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08-12-29魏凤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1期

  摘 要:伴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学习“学困生”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不断增加,因此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本文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是参差不齐,因此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对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诱发动机,培养兴趣
  
  1.加倍关爱,唤起学习动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动力,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关心、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做起,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往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个手势,一下爱抚,都会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算0ee4dfb6f5e829ed2941e9ab1334ad17法灵活多样,小学生又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所以教师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促其手、脑、眼、口多种器官共同参与,以手巧促心灵。
  3.实施鼓励评价,巩固学习兴趣。“学困生”在班级活动中出现问题较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学困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恰当表扬,同时要注意适时分层评价,因为“学困生”的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别表现较优秀生更为明显,如果以一种标准衡量定型,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创造条件,促其参与
  
  1.简单问题,优先提问,优先板演。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简单问题,让“学困生”来
  回答,答对了立刻表扬鼓励,答得不完整或不正确,可以让他坐下想一想,静听别人回答后再让他重答,答对了再做表扬,这样让“学困生”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努力鼓舞“学困生”的上进心和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教师在教学前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调查了解“学困生”掌握旧知识情况,为他们在课堂板演作准备,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就让他们优先板演,同时不但要求他们用心算,认真写,还要面对全班同学讲讲这样做的道理,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添了自信,再一次强化了“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2.游戏活动优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尽量多让学困生参与,他们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掌握知识,品尝到学习成功的愉悦,诱发他们获得成功的欲望。
  
  三、精心设计 树立榜样
  
  1.结合教学内容,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力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地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引导他们控制和约束思想和行为,集中精力搞好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在克服学习困难中锻炼意志,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使“学困生”“跳一跳,够得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和趣味性的题目,鼓励“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成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他们的意志。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困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困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能起到最好的示范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萌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勇攀高峰,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给他们讲述数学家进行创造的故事,树立起身边和心中的榜样。
  总之,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良好的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是获得学习成功的保证,要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我们教师矢志不渝地充满爱心,坚持不懈地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使他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培养自信,锻炼意志,发展能力,坚定不移的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