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训练损害学生健康
2008-12-29李东明
体育教学 2008年7期
试,许多学校开始进行突击训练,以此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这种盲目、投机的锻炼方式显然违背了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运动训练的原则,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的危害
1.学生身心疲惫
为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各校均采取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早上训练半小时,上午课间操时训练半小时,下午课外活动再训练五十分钟左右,一天下来训练时间近两个小时,有的学校周六、周日还加班训练。这样的运动强度对于没有训练基础的初中生来讲,负荷太大了,多数学生身体吃不消;再加上老师、家庭给予的压力,个个疲惫不堪,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
2.运动损伤明显增多
由于长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不能得到及时恢复,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韧带、肌肉、骨骼的工作能力明显削弱,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运动损伤。练习前的准备活动和练习后的放松活动得不到重视,也促使了运动损伤的增多。在水泥地和校内马路上进行跑跳练习,过硬的地面也增加了学生跟踺、脚腕、膝盖受伤的机率。经调查,本地某中学初三(1)班56名学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有22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且多为肌肉、韧带的拉伤,其中有2人伤势严重,不得不申请免考(免考只能得到及格分数)。
3.伤害事故频发
几百人同时涌到面积有限的操场上,安全系数必然会降低,一些学校的管理措施又不完善,伤害事故定会频频发生。掷实心球时,学生多采用对面互掷的练习方式,学生被球砸伤的现象时有出现;练习短跑时,窄窄的跑道挤了十多人,被绊倒、挤倒也就难免了。去年,本地某校初三年级共有十个班级近600人,突击训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16起学生伤害事故,占学校全年伤害事故的80%;其中有2人手臂骨折,留下终生遗憾。
二、深刻的反思
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学生的健康。一些学校的突击训练行为虽然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但却严重违背了循序渐进和合理运动负荷的锻炼原则,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也背离了体育考试的宗旨。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考试在一些地方已经变了味,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得不到重视,占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外体育活动只是排排计划,根本不去落实检查。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每周只上一节体育课,体育考试结束的时候就是体育课完成使命的时候,至于课外体育活动只给二十分钟,突击训练自然会成为最后的“绝招”。而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以体育考试成绩论英雄,考试成绩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就好,就能得到表扬,对于平时的工作却疏于检查督促,此做法也助长了突击训练的风气。
三、合理的建议
1.落实相关规定,把功夫用在平时
首先,各校要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每周三节的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师要认真理解新课程标准,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好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努力让学生掌握多种锻炼方法,不可考什么教什么。第二,各校必须认真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确保每天不少于一小时。要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排入课表,形成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领导,保证学生安全地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第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动活泼的体育文化氛围。
2.改变考试方式,不投机取巧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早公布考试方案,以便学生及早准备。为了让学生全面地锻炼身体,考试项目的设置应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且要具有不确定性。本人建议:考试项目按教材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素质项目,即5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另一类是技能项目,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滑冰、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考试项目以三项为宜,从素质项目中选一项,从技能项目中选两项。为便于操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作几种固定组合,如:50米—篮球—技巧、立定跳远—排球—武术、实心球—足球—健美操、一分钟跳绳—羽毛球—健美操等。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地锻炼身体,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有效防止突击训练行为的发生。对于评分标准不宜设得过高,要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三年正常的体育锻炼就能达到满分,给每个学生参与运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