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反思性研究

2008-12-29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08年7期

  在学校体育学科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目标系统: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体育课目标等。这些目标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但这些目标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晰,并相互交错,构成了比较复杂的目标大杂烩,从而造成理论体系上缺失及实践中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以上各目标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思考。
  
  一、认识学校体育学科中的“目标体系”
  把学校体育各个层面的目标进行分层与划分,最后形成一个“目标体系”概念,该概念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领域特征层面、年龄特征层面、时间特征层面、内容特征层面。
  1)从领域特征层面认识体育课程目标。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运动参与目标;技能发展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2)从年龄特征层面认识领域目标。它主要从小学到大学的1—6个水平的目标。
  3)从内容特征认识各层次目标。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各单元教学目标;各课次教学目标。
  4)从时间特征认识各层次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课次教学目标。
  二、正确对待学校体育各层次目标的关系
  1.学校体育目标是根本,它统摄了各个层面目标
  在学校体育学科中,学校体育目标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开展方向,又标志着学校体育最终的归宿。从形式关系来看,学校体育决定了以身体练习为本质特征教育的一般性作用,因此学校体育目标必然体现了一定的体育哲学的观点,如“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等,这种一般观念性的目标对于课程编制中的教学内容、选择标准、教学计划与教学的展开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南。但它仅仅提供了一种方向,并不代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如“终身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一个长期的目标,对于教育活动虽提出了一般的方向,但与日常的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并不直接发生联系,因此必须在学校体育目标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课程构成计划、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活动产生直接关联的目标,这就是我们通常指的体育课程目标,因而学校体育目标指明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性,而体育课程目标是学校体育目标更为具体化的目标。
  就学校体育目标的时间效应而言,学校体育除了通过体育活动实现其“现实功效”(即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之外,还有一大“未来长效”的作用,即为学生今后的终身体育活动提供基础。
  当然除了上述重要目标,学校体育还需考虑其它更为复杂的问题,首先是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即通过学校体育途径,承接前人已有的体育运动文化,并不断把这种文化传接下去,使各种体育运动得到不断的继承与发扬。其次是学校体育如何为竞技体育服务的问题,因为学校体育是组成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为了使竞技体育内容不远离学生,也为了使学生能利用不同的竞技内容使身体各机能得到均衡发展,就需要把众多的身体练习手段与内容编入体育课程之内(当然如何把竞技内容教材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一切安排均为国家的利益、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作一个比较系统的考虑。
  通过以上分析,学校体育的目标可拟定为:促进在校期间学生的身心健康;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传承体育运动文化;挖掘、发现、初步培育学校中具有运动天赋的人才。
  2.体育课程目标是学校体育目标的细化
  体育课程是新课程调整与实施后出现的名词,若按教育学的理论来理解,体育课程目标则在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同具体课程的构成计划、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活动有着直接关联的内容。
  体育课程包含了体育学科教学(即通常称之为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概念、目的与功能的再认识”一文已有所述)。体育教学是依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组织师生进行的双边教学活动,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课外教育,它主要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与发展学生自主的、自治的集体教育活动,可以说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体育学科教学的延伸又是体育学科教学的补充,体育教学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联系与结合,共同完成体育课程的目标。
  另一方面,从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来划分,体育课程又可分为体育显露课程与体育潜在课程,体育显露课程通常是指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如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安排的课程,而体育潜在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的制度、组织、社会过程和师生交互作用等方面所内含的没有直接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陶冶的课程。
  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目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关系能力与合作能力;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学校体育目标“现实功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具体化内容,而“培养运动的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目标“未来功效——有利于终身体育”之具体化内容。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相同,皆具有“传承体育运动文化”的作用。但在体育课程目标中,“挖掘、发现、初步培育学校中具有运动天赋的人才”则不应包含在内,因为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而不是仅仅针对学校中极少部分学生的课程。
  3.体育课程领域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更具操作性的目标
  有关五大领域目标中的“运动参与目标”,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在体育课程标准中不应包含参与目标。笔者认为运动参与目标也不应包含在体育课程领域目标之中,因为目标是“①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②攻击和寻求的对象。”(新华汉语词典689页),从概念上理解,目标应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过程,而“运动参与”只是一个过程,只代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参与的态度,这个态度虽也可以观测,但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不能与其它四个目标并列看待。
  在体育课程目标中罗列了五大领域之后还具体列出了领域、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同时又对水平目标具体表述为:“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笔者认为这个做法有些多此一举,建议直接说明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即可,或把水平目标与“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合二为一直接说明提出具体的水平目标。
  4.水平目标体现了领域目标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智力、体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要达到的目标也自然各异,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举措,应该说,这个举措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一个人性化的理念,但我们对于各个水平某些领域目标的衔接性研究不够,导致了各个水平需要达到的领域目标层次性不明显。
  以心理健康目标为例:水平1: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水平2: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水平3: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水平4: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学会其它调节情绪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的目标。水平5: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以上各水平的心理健康目标设置表现出几个问题:1)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其心理的变化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但在课标中不同层次学生心理变化侧重点表现得不够明显;2)心理健康目标的词语表述比较含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如水平3中的“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是否能作为体育课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呢?好像与体育课程教学无关。3)各水平的心理健康目标缺乏一定的衔接性,没有鲜明的递进关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各个水平学生的心理尤其是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与发展的规律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5.每个项目各课次目标、各项目单元教学目标分别构成了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
  体育课是组成体育课程的最小单位,而每个运动项目单元教学是由多节体育课组成的,体育课节数的多少由每个项目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把各个运动项目内容按体育学科的特征与规律、学生的特点、其他课程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到一个学期之中就构成了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按学期特点、季节特点、运动项目特点又把学期计划安排到一个学年之中,又构成了学年体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各个年龄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把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学段中,则形成了学段体育课程计划,如小学六段体育课程计划、初中高中各三年学段教学计划等;最后把各学段的教学计划同归于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大概念之中。
  在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体育课程体系中,能直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注意和关注的是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因为它涉及了每个运动项目教学中各节体育课与其衔接性,并直接与体育教师的具体工作发生联系,而有关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因过去主要由体育教学大纲决定,体育教师则较少地关心它们,至于学段体育课程计划,有的人则更是“从未听说”。由于新课程倡导了“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理念,即教学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受大纲限制的做法,体现了较大的自主性,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的次序安排、衔接性问题、搭配性问题就接踵而至了,这是新课程中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当然要确保体育各个项目教学的衔接性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对各个运动项目内容的难易程度、内在关联性、差异性、层次性研究不清,可能造成各年级中的教材内容安排的重复,容易形成各年龄阶段一些内容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其二,对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等研究不足,容易造成各年龄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该得到发展的素质因没有及时安排而得不到发展)。
  其三,对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体育需求了解不深,也可能造成体育教学的强制性现象,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其四,从小的方面来看,只有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课外体育活动目标。目前国家对体育课外活动非常重视,不断推出了诸如“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类课程”等活动工程,这些活动若不纳入体育课程的统筹范围,看来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
  其五,由于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搭配问题研究不够,造成了各个教材内容的排列产生了比较大的问题。虽然各个体育教学内容的关联并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那么严密,存在着先学内容决定着后学内容,如不会加法、减法就不会四则运算等。但是体育教学内容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先学内容与后学内容的运动技能正负迁移现象等,这就需要对各个教学内容作出合理排列,使每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合理化、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避免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安排各个运动项目单元教学计划、课次教学计划方面应该问题不大,但在安排学期、学年,甚至学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时,就暴露出缺乏意识、能力不强的问题,总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事实上专家学者只能给予体育教师一个指导,要紧跟新课程的步伐,真正体现为学生中心的思想,关键还是体育教师自己,因此广大的体育教师一定要真正地把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己任,着力关注与研究学生的特点,在专家、学者们的理论指导下,切实合理地安排好各单元、各学期、各年度、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形成一个衔接性较强的、符合当地学校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三、如何把体育课程大目标与具体的体育课小目标串联起来
  目前基层体育教师经常犯的毛病是随意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找几个目标填写在体育课的目标上;或脱离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马马虎虎随意写几个;或有目标但没有具体的教学情景支持等。那么应如何制定相对合理的体育课目标呢?
  有一些简单的信息容易被体育老师忽视或遗忘,如“某某教师在10月8日上高中二年级男生(2)班学生上午第三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排球垫球第二次课”,事实上,在该“习以为常”的普通信息中包含了与体育课目标有关的丰富的信息:
  1)体育课授课时间(10月8日)——可提示该学期的教学目标(下半年秋季,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
  2)授课班级(高中二年级(2)班)——可提示该学段的教学目标(高中学段)、该水平的教学目标(水平5)。
  3)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男生(2)班)——可提示教学对象是:男生。
  4)授课内容(排球垫球)——可提示该项目的单元教学目标。
  5)授课内容课次(第二次课)——可提示该课次的具体教学目标。
  这些信息虽然很普通,但很重要,它是体育老师制定适宜体育课目标的关键且重要信息,同时又是进行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的基础,许多体育老师正因为忽视了这些重要的信息,制定出来的体育课目标才会很空洞、不切实际。
  在掌握与分析以上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策略:
  (1)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理清此次课要解决的运动技术主要问题。一节课不能解决太多的运动技术问题,因此体育课的运动技能目标不要定得太多、太抽象,而应具体、实际、到位。以上述例子为证,运动技能目标可参考定为:“学会垫球过程中整个身体的正确用力顺序;提高垫球后出球的准确性”等。
  (2)还是以具体教学内容为逻辑起点,分析该内容对影响学生个性心理方面作用的基础上,制定体育课的心理健康目标。以上述例子为证,心理健康目标可参考定为:“善于观察老师与同伴练习动作;体会身体用力情况对改变排球方向、力度的感受,体验正确垫球带来的成功感觉等”。
  (3)分析该教学内容及其班级教学所内含的社会学方面的因素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目标。以上述例子为证,社会适应目标可参考定为:“善于调整身体位置,给对方输送比较适宜垫球的球,学会两人抛垫球合作方式;乐于和不同技术水平的同伴进行合作垫球等。”
  (4)分析该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有效影响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5)考虑以上四个体育课目标的可操作性。
  在体育课目标中不一定要说明具体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应体现能考核体育课目标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内容,则制定的体育课目标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摆设,只有当目标与具体的教学设计相吻合时,体育课目标才具有实际的价值与意义。
  根据以上思路,并以上述排球模块教学内容为例,笔者认为具体的教学设计可参考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