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出应急意识软肋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7期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进行的“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项目组成员于2008年5月30日奔赴灾区,针对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问工作,希望获取灾区居民的生活感受、心理感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及对未来生活预期和需求等方面的第一手数据。本次调查访问结果表明:灾民普遍缺少过往应灾经验,防灾应急知识与技能也准备不足,不利于科学高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政府应重视防灾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在未来的宣教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另外,更为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真实可靠的信息发布渠道应成为将来灾害信息发布更加坚实的基础。
灾民普遍缺少应灾经验,加大了身心冲击
人们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熟悉与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事件给他们身体与心理带来的冲击力度。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七成以上的被访者没有经历过地震和水灾,八成以上的被访者没有经历过火灾和雪灾,而没有经历过滑坡、泥石流、矿难等生产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故的被访者则超过了九成。这表明:绝大多数灾区居民没有遭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历,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导致此次地震巨灾带来较之平常更大的身体与心理冲击。
本次地震发生在山区,地形复杂,次生灾害多,必然导致恢复重建工作较一般更具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由于灾区群众之前缺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历,他们对灾后重建的艰巨性相应的认识也会存在不足。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并提高灾区群众参与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力。
灾民普遍缺少防灾应急知识与技能
此次的灾害发生地位于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地震带,地震是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然而,有超过六成的被访者“不太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地震逃生、救援等方面的知识,而“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只有35.4%和2.6%。这说明平时的应急管理宣教工作没有到位。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结合地方频发灾害的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教工作,有利于提高群众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从而能有效降低和避免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从不同的年龄组来看,17岁以下的人群对地震救援、逃生的了解程度最高,其次是18-35岁的人群,36岁以上的人群普遍知识不足,这部分人群恰恰是远离校园,但在各行各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的人群。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促进灾害救助知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如何寻求学校教育之外的可行途径,建立有效的社会化灾害教育与培训机制值得思考。尤其是加强作为社会中坚力量,承担较大的社会责任的36-55岁人群的防灾应急知识的普及,将会在社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提高公众自救和互救能力
调查显示本次地震中灾区居民在第一时间主要依靠自救和他救逃生,其中有75.8%的被访者是“自己设法逃生”;有8.1%的人依靠了“邻居或亲戚、朋友、同学救助”;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救助在内的其他救助方式救助的比率仅为3%。当然,政府救助的往往是个人、亲友所无力救助的,救助难度比较大的,而且受救助器材、装备等的影响因素很大。(图1)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调查的“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首期调查结果”
根据世界各国灾害救助经验,按照灾害救助及时性的一般顺序也基本上是自己→亲友→周边人员→政府→其他(志愿者、国际救援等),所以说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是挽救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最有效途径,这就对灾区居民的科学自救与施救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调查显示,获取地震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人们日常谈论”(44.7%)、“新闻媒体”(35.1%)、“通过书籍/网络等”(35.1%)这些非正式的宣教渠道,而“学校教育”(24.1%)和“政府部门宣传”(11%)这些正规的宣教途径的提及率则相对较低。(图2)
注:此题为多选题,应答比例之和大于100%。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调查的 “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首期调查结果”
灾害防护、救助知识的宣传普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属于纯公共产品范围,应该主要由政府予以提供,而非主要靠民间舆论、新闻媒体的非规范性、非系统性传播。因此在现阶段,政府应当加强“灌输式”的应急管理宣教工作,注重工作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充分满足群众对应急知识的需求并提高他们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人们在灾难中倾向于利用日常依赖的渠道获取信息,而更为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的渠道应成为将来灾害信息的发布更加坚实的基础
此次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通讯设施、设备和网络的中断,依赖电视、广播、电话或短信获取信息的灾区群众形成了“信息孤岛”。本次调查的受访者表示,地震发生后通过“人们传言”第一次获取外界信息的比例达到了29.5%,但是,在更愿意获取信息的途径中,“人们传言”只占到了2.2%。同时,灾区居民也非常希望能够及时澄清“人们传言”的真实性,并消除“传言”带来的影响,他们表示更愿意通过电视(59.4%),广播(12.0%),亲戚、朋友、同学的电话或短信(7.0%)获得真实信息。这说明灾害发生时,人们对灾害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尽管“车载无线电”、“军用设备,如卫星电话”和“收音机”的提及率并不高,但是,这些渠道可以帮助克服电视、广播、电话或短信这些渠道在面对线路中断时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因此,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除了继续保持既有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和有效外,相关部门还应开发收音机、车载无线电等更为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的渠道,重视对相关规范性的技术和手段的利用与宣传,为将来灾害信息的发布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图3)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调查的 “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首期调查结果”
灾区的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中,其实需要建造的不仅是受灾群众的家园,更需要在全国人民的心里建造一个防灾应急的大堤,需要提升的不仅是灾区房屋的抗震能力,更是全国人民应对灾害的能力。灾害难以避免,所以全社会都需要提高危机意识,提升应对能力。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成都、绵阳、都江堰、彭州、安县和绵竹6个地区,针对889名受灾居民(16.4%为住在自己家中的本地受灾居民;39.5%为住在帐篷中的本地受灾居民;14.1%住在帐篷中的外地受灾居民;另外1.8%为投亲靠友的外地受灾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访问。其中,包括220名10至17岁的未成年受灾居民,669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受灾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