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8-12-29张宇星

中国市场 2008年18期

  摘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增加。金融资本的功能决定,金融资本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对农村金融资本进行有效引导,将有利于促进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实现金融资本支持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为解决河南农业发展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资本;产业链;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将农业的产业链延长,使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在一起,更好地对接市场。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农民组织度,避免家庭经营与市场的不对称性,在促使产品增值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农民变成了公司的员工,就地消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增添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民增收和就业增加的有效途径。金融最根本的功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服务,因此金融资本的支持能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产业化程度却依然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河南农业发展问题,本文就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加强河南农业信贷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基地、涉农中介组织等,有较高的农业的参与度和涉农投入,包括小型农业设施和农业交通建设、农户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投入、农业技术宣传与推广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和农民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其中,于2005年公布的128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平均总资产达4.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5.1亿元,不少龙头企业已形成品牌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地发展。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在确保粮棉油收购储备信贷业务不出偏差的同时,适应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趋势,立足龙头企业,为河南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龙头企业与省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组成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科研合作,特别是着重围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以及河南的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进行。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合作,把握市场动向,重视经济效益,加强各方诚信履约意识,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有序流通,促成产业链条的衔接,形成良性发展的机制。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和项目经营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于有抵押品的企业,应在一次性办理好抵押担保的基础上,按净资产的一定比例确定贷款授信额度,在限额内客户随用随贷。对于实力强、信誉好的大中型客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可通过社团贷款方式大力扶持。农村信贷机构应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立“品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保护品牌是河南农业结构调整中一项重要政策。加强品牌农业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发展城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省以双汇、华英、大用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以白象、斯美特、南街村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加工基地;以莲花等企业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以思念、三全、科迪等为代表,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这批名牌产品在增强河南农产品国内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河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省实现农产品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4%,在全国排第14位。在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对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各信贷机构应积极引导授信龙头企业走品牌发展的道路,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这里,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坚持引导企业创立“品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动深入到企业,走访调研、现场办公,为企业解决困难,积极引导、扶持企业注册地域商标和产品商标,利用品牌开辟市场,帮助企业做大做活。从龙头企业自身来讲,各企业要抓住当前大好形势,根据自身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好的项目、优质产品,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企业要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诚信度,赢得金融部门对企业的信赖和支持,促进银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河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讲,还存在农产品批量小,标准化低,商品率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农业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逐步深入到农业领域和国外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持河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档次,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应配合河南农业产业政策与地方政府一起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引导农村金融部门突出加强对特色产业、优势行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河南应根据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出河南省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省人行应根据省内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会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如财政贴息,项目奖励等,支持鼓励各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当地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农业发展。
  
  三、支持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河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虽然我省创汇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全国范围来看,河南还是农产品出口小省,创汇农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据省农业厅提供的资料,从2001年到2004年,河南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2%。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出口农业发展却步履缓慢,原因之一便是金融资本对农业出口支持力度不够。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及河南对农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