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8-12-29杨雪莱
中国市场 2008年35期
摘要:由于金融理论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的推陈出新,在金融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重要一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认真组织教学,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创新能力。
关键词:金融理论;教学;创新能力
对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际金融部门的日常操作及产品研发工作,进入20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理论也成为经济理论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光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无法理解现实金融理论的变化,更不能针对现实金融环境设计出新产品、新服务,因此,在金融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重要一环。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
传统教育认为,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受用一辈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加速更新换代,有关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从传统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其余的约80%是在以后工作和生活磨炼中适应需要不断学习的结果。
由于理论依据、判断标准、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对创造力即创新能力的定义也不相同,有关创造力的定义多达数百种。早在1960年李普茨就对各种不同的创造力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归结为6类。托兰斯于1988年将创造力的定义方法也分为6类。不管这些分类和定义有多大差异,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认为:创新能力指的是在学习学科知识、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的问题过程中,力图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空间、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和转换信息、储存信息、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从而达到产生或可能产生出某种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和反思提升这些信息的智能品质。
就金融类学生而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①快速扫描现实,发现经济金融领域新问题的能力。这指的是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锐度,这往往是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前提。②原始性创新能力。伴随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许多具有原创性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涌现,这也推动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甚至有人说金融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甚于科技的进步,这足以说明金融领域工作者原创能力的重要性。③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能力。原创性的创造能力毕竟不够普遍,但集成创新在现实社会中是很常见的。在金融领域里,结合别人的创新并将之整合,是很重要的创新能力。④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作为转型期的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更多的是引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改造,这种创新能力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
理论联系实际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尝试发现新问题,这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吸收各种有关信息知识的积极心态,提倡一学期读一本到两本金融专著,并动员班干部把征订的金融刊物摆放在教室里好让同学们经常浏览,公布主要的财经类网站,要求学生定期浏览,并能将某些热点问题提出来供全班同学讨论;另一方面,在每一周的课堂教学中,安排5~10分钟时间专门给学生介绍最新的金融行情、金融学科的发展状况。课后利用电子教学平台与同学们互动,提出一些中国最新的经济金融现象供学生思考。比如,目前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课堂中就书本上的相关理论,提出目前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先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进行解释,然后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经过准备后,再在课堂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并将主要观点摘抄到电子教学平台上,供同学们讨论、评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经济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学中思考、思考中学习的模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发现热点问题,特别是找到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三、教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原始创新能力
金融理论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理论性较强,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当今改革开放的需要。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定律和原理大部分属于原始性创新成果,在讲授教学内容中,首先从源头阐述基本定律和原理来源于最初的哪些文献,提供它产生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
一方面,备有详细、科学的教案,在教案中着力刻画不同理论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理论产生的背景,学生了解不同理论观点的产生是因为原有理论缺乏解释力而出现的;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帮助学生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阶段的目标是研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在各个教学阶段,以出思考题的方式动员学生密切关注新型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的创新点。比如,在学习凯恩斯理论时,首先从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入手,对当时的历史现状、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金融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进行阐述,然后讲解传统理论对大危机的解释力不够,凯恩斯如何从各个方面批判古典金融理论的,以及如何提出富有原创意义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并对这一理论在凯恩斯理论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通过这种教学帮助学生对原始创新能力的感知,鼓励学生以批判学习的态度对待经典理论。特别重要的是在具体分析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时,指出凯恩斯的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有很大突破,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维克塞尔理论的启发,在这种引导式的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原始创新产生的途径,激发学生结合现实问题提出原创性观点的勇气和发散思维能力,并自觉地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思考现实问题,用所学的理论尝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
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育一种发掘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氛围。好的学习风气会让绝大多数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了促使学生厚积薄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奇谈怪论”,当学生们以此为荣时,学生们的创新欲望也就被激发了出来,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直接推动因素。
四、激发学生的集成创新、吸收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许多基础课程仍然建立在旧的科学结构和体系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少进入教学内容体系中。时代在前进,知识在发展,教学内容却依然如故,因而在教学内容中,先进的前沿理论与陈旧的教学内容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到了影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地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基础课程和当今众多新兴理论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当今众多理论是在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产生的,这些技术的发展对基础课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表现为基础课程的一些概念建立在新的社会现实上,因而有了新的内涵。基础课程的一些原理有了新的应用,人们对这些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些原理有了新意。用现代的观点更新基础课程的内容,这是知识整体性和教学系统开放性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