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学视角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
2008-12-29裴胜利
中国市场 2008年35期
摘要: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对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政治学视角,从政治学有关政治权利、政党、政府、民众政治心理等的作用关系原理出发,探讨和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的若干历史经验。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不仅有变动的现实背景,更有着深刻的历史起点。在中国近代到当代政治发展的链条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在政治发展上存在深刻的、内在的关联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研究,能使我们从革命前辈为解决他们所面对的矛盾问题而进行政治变革的尝试中获得有益启迪。从政治学视角,以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和政治建设,其基本历史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宪政形式的继承和民主内容的革新
在近现代政治史、思想史中,宪政与革命都是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专制政治形态和观念的对立面出现的。“近代革命的实质性最终目标,首先是推翻专制与特权统治的社会制度,确立立宪政体,重新创立以其为依据的新政治秩序,消灭等级身份制社会,建立自由市民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宪政与革命并没有矛盾,是同一项事业的两个有机联系的步骤。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及西方国家及日本立宪政治的示范效应,立宪思潮兴起,清末新政作为传统及专制条件下的社会变革运动开启了中国立宪政治的端倪。辛亥革命后建立共和政体的立宪实践,也作了制度形式上的尝试,但这种立宪思潮和制度尝试,具有强烈的“制度决定论”的倾向,随着内忧外患的深化而不断地走向激进,带有引发失范和整合性危机的盲目性。
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体现的宪政模式,其特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如果按照“民有、民治、民享”三个层面来界定民主,那么,共产党在苏维埃时期追求的是“民有”和“民享”层次上的民主,尽管也有一些“民治”的想法和实验,但没有认真地探索。“三三制”政权则主要是从民治的角度思考的,而且注重治理的开放性和程序性。从政体形式上来说,它没有像孙中山的权能分开、五权宪法那样具有更多的混合性。它的混合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代表构成上的多元性上面,也就是从制度层面规定一个反映社会阶级构成的比例,由政体直接地反映阶级构成,这是古典混合政体的特征。因此,新民主主义政体继承了三民主义政体的混合特征,但前者更多地反映了古典的混合精神,后者更多地反映了现代的混合精神。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如何获得真正意义,既要摆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非现实性,又要与国民党统治后期所谓“宪政”的虚伪性泾渭有别。宪政在形式上就是民主政治,宪法是宪政的基础,但不是宪政的前提,在毛泽东看来,宪政的前提是民主。真正的宪政不仅需要民主这个事实,而且需要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解放。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基本指标就是政治民主的扩大,即在政治生活中享有政治权利的人数的相对增多和政治民主范围的扩大。事实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都是通过代议制实现的。毛泽东同样运用了代议与选举的概念,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制度,通过人民的二次授权来实现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管理。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创新而创制的社会制度体系,不仅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了几百年的老路,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这是一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走向现代化之路。
二、政治变革中政党推动模式的创新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条是政党、政府推进型道路;另一条是社会自主型道路。由于国内下层的社会主体自主能力发育极不成熟,因此,这一阶段,政党权威成为引导政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实践,形成严重的无序化的党争,是缺乏像西方国家长期孕育的一系列社会自主性支持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政治失范现象。这种多党制只具有西方多党制的外在形式,无法像西方多党制那样对社会政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国民党较早进行了确立政党权威的努力。然而,国民党的资源支持,主要面向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部分面向中产阶级,把广大民众排斥在社会动员之外。同时,由于对外国的依赖,国民党的民族主义主张受到影响,虚化了它所声明的民族主义的信度。尽管国民党通过加强精神价值系统建设和强化政治控制等方式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是由此又带来了镇压工农革命、军队干预政权、派系分立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党的革新能力和整合功能。一些在政治上并无势力,政治动员能力匮乏的中间势力及民主党派,力图通过形成自由舆论来制约国民党权威政治的腐败倾向和专制力量,以实现其政治变革的诉求。他们对于全国性的政治整合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其仿效西方多党制政治选择已失去了原动力。因此,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都无力通过政党权威,有效地整合政治资源,进行政党及政府推动的政治变革。
就中国国民的政治文化特点与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历史来分析,中国的下层民众,没有自发组织政治运动的传统,只有以某种意识形态的理念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对他们进行政治动员的情况下,他们才有可能被组织起来,参与政治,投身革命。而且,这个时代,革命阶级中的绝大多数同质性与板块性的政治利益诉求,不同于西方受契约性法制规范维系妥协机制的社会结构中的多元利益集团诉求。中国共产党凭借适合的价值体系,高效的组织系统,以及在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建立起了强有力的政党权威。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把握和代表了中国农民阶级为主力的各革命阶级的政治利益诉求,通过政党组织的扩展和渗透,广泛地动员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三、新型社会政治动员、政治参与基础的造就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在推翻旧帝制之后,革命派并未做好掌权的准备,也没有能力建立一套有效的章法,去规约社会的各个层面。致使在旧的社会体制被打破、传统权威丧失,新的法律制度一时难以形成的情况下,众多利益集团和社会势力都在为确立起自己的权威而角逐,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运作机制。1928年,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全国,进入蒋氏政权的一党制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为克服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危机所引发的对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扩大的需求,与国家权力军阀专制式的集中及国家权威资源的不断流失,这两者之间构成深刻矛盾。国民党政权非但无法通过孙中山所设想的“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来解决自身统治合法性危机,对城市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没有提供任何推动力和机会,也不可能在面对现代化多方挑战下,对这种传统权威政体进行合理的转化。相反,为扩大和巩固其政治权威,对外通过投靠国外列强,对内不断地采取高压政策排除异己,来强化它的统治合法性。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可供动员和利用的政治资源流失殆尽。
四、政治活动中对广大民众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人民,最重要的是在革命过程中由最初对抽象的政治理念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实际存在的各个革命阶级阶层状况及其经济利益、政治诉求的关怀,并在政治变革中实行了有效的政治控制的方式——利益机制方式。
(1)政治上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声,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鉴别和取舍各个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党的“二大”明确以此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并从此锲而不舍、奋斗不懈。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主张,进一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英勇奋斗的实际行动,吸引、感召了人民,将人民聚集在了自己的周围。
(2)实行有效的政治控制的方式——利益机制方式,积极而确实地解决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要赢得人民,就“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给人民以东西”。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其中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其要害是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把土地革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经济上、政治上解放了农民,使之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并通过农村革命,彻底打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统治的基础。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日]中野实.革命[M].北京: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