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态省建设监测评价研究
2008-12-29张首芳李娜
中国市场 2008年35期
摘要:为确保生态省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需要及时跟踪监测生态省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地的进程状况、与目标的差距等,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制定生态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生态省建设;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
山东省2003年9月正式启动了生态省建设,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为确保生态省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需要及时跟踪监测生态省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地的进程状况、与目标的差距等,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跟踪监测建设进程。
什么是生态省?按目前研究水平,所谓“生态省”,就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省份。它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民主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程度高;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
一、山东生态省建设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生态省建设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通过不断筛选最终确定出了关于山东生态省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1)目标层:生态省建设G。
(2)指标层: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A1包括:B1:人均GDP,B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B3:单位GDP能耗,B4:单位GDP水耗,B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B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社会发展进步水平A2包括:B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8:农民人均纯收入,B9:人口自然增长率,B10:恩格尔系数(城镇),B11:每千人医生数,B12:城镇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B13:城(乡)人均住房面积;生态建设和资源永续利用水平A3包括:B14:人均用水量,B15:森林覆盖率,B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B1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B18:地下水开采率,B19:退耕还林还草占地率,B2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B21:主要工业污染(二氧化硫)去除率,B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环境保护水平A4包括:B23:单位工业废气的治理设施运行费用,B24: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B25:农用化肥使用强度,B26:农药使用强度,B27: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 例。
二、山东生态省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2.消除指标量纲,进行指标“价值”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