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力跑课也可以这样上

2008-12-29祝先甲

体育教学 2008年5期

  耐力跑是学生比较厌烦的一项练习,作为体育教师采用何种练习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是颇费神思和周折的。然而最近一次的耐力跑课练习,学生的表现着实令我满意。
  当我宣布了耐力跑内容后,耳畔响起的照例是学生不满意的埋怨声、牢骚声。学生一片无奈的感叹:真没劲!我面带微笑地说:“今天我们上的耐力跑课,和以前不一样了,是5分钟时跑,看你们能跑多少距离,在跑的过程中不需要尽全力,可以慢跑,但要记住跑了多少圈。现在有一个让大家思考的问题,每个人的体力都不一样,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体力情况合理地长跑呢?如果用靶心率来计算,有一个公式:靶心率=(最大心率一安静时心率)×(0.6~0.8)+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是220一年龄来推算。大家算一下。”学生们开始有了兴趣,很快算出自己的靶心率。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的心率是132次。我说:“这就是你长跑过程中最佳的心率。现在我们来测自己的心率。”我用右手按自己的颈动脉,学生跟着做。把测得的10秒心率乘以6,有的学生是80多次,有的是70多次。我接着说:“每个人的心跳次数不一样,说明每个人的心脏功能不一样,下面我们自己找适合自己跑的心率。”学生开始思考怎么找最佳心率。
  我开始在一块比篮球场大一点的场地上,划了30米、28米、26米、24米的四个折返线。然后对学生说:“根据你们对自己的判断,可以随意定位在哪个组。”学生立刻自主地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10个学生。我自己发令并负责5分钟计时,要求学生自己计圈数,根据自己的体力,跑得快慢由自己决定,返回后立刻测心率。
  这时,学生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开始时,有的学生跑得快,有得跑得慢,回来赶快测心率,然后慢走休息。平时学生休息时是很放松的,但这时学生都在思考,我下一次该跑快还是该跑慢,我的心脏功能怎样?再跑的时候,学生跑得很认真,变化着跑的速度,调整着跑的距离。
  快下课了,我对学生说了三条:(1)要想跑得利学,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感觉,大家找到了吗?(2)要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每周要跑三次,每次跑20~30分钟,下次课我们尝试根据自己的体力跑6分钟,以后逐渐加长时间。(3)回家告诉你的父母,靶心率=(最大心率一安静时心率)×(0.6~0.8)+安静时心率,用这样的心率控制跑步的速度是锻炼最有效和最安全的。
  点评:耐力跑教学为什么那么令学生生畏,因为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简单和练习方法的枯燥无味,学生总是千篇一律地绕圈跑,体育教师则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大声地说着:快点跑、不准走……学生或带着惊恐、或厌烦、或愤懑的情绪“挣扎”在跑道上。腹痛者有之,走走跑跑者有之,借故抄近道者有之,跑步的速度和成绩可想而知。今天,这个体育教师的耐力跑课,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就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来源于他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素质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