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参加拔河比赛要“慎重”

2008-12-29王孝领

体育教学 2008年5期

  笔者近期被安排担任以“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大赛的裁判工作。比赛项目设置了拔河、滚铁环、踢毽子、跳绳、沙包投准等,掀起了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高潮。学生的精彩比赛的确让笔者大开眼界。
  但是在进行拔河比赛时,我却捏了一把汗。由于比赛采取计分制,所有参赛队都要以成绩排定名次,按名次计算得分。这样,在十几个队参加的拔河比赛中,每个队在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要参加至少4~5轮的比赛。每场比赛三局两胜,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一下午要参加十局以上的比赛。参加拔河的同学,个个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紧握绳子,瞪大眼睛,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拼尽全力向后拉。一局局下来,嗓子喊哑了,腿累得抽筋了。比赛结束后一个个都累得瘫坐在地上。看到这些,笔者感到既心疼又担心。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训练学副教授孙卫星认为: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拔河会伤害心脏。拔河比赛中,当肢体负荷量迅速增加时,机体主要依靠加快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还可能伤到孩子的“筋骨”。儿童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为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很弱,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时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的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肢体变形,影响儿童的体形健美。
  因此,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组织拔河比赛一定要慎重:
  1.注意参赛者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年龄不满15周岁,未经过健康查体者,一律不能参赛。
  2.赛程的安排要合理,让参赛学生有一个充足的休息时间。
  3.参加比赛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及伸展运动,避免受伤。
  4.比赛现场要安排医护人员,处理突发伤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