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008-12-29罗诗伟陈波
体育教学 2008年5期
学校文体活动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里求得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我们在不断摸索中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致力走“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强身健体为根本,以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特色之路,不断开展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文体活动,让校园“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把校园营造成为少年儿童欢快和谐的乐园,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充满乐趣的文体活动中逐渐强壮起来,让学生在快乐幸福的环境里逐渐茁壮成长起来。
一、校正工作思路,积极扫除阻挡文体活动的拦路虎
如何拔掉制约学校文体活动开展的钉子,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文体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校之长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为此,我们多次召开校委会,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制定并通过了开展文体活动的三个原则,即针对债务沉重问题,我们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陋就简,变废为宝”的原则。针对应试教育的制约问题,我们提出“立足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负责”的原则;针对安全方面的顾虑,我们推行“加强学生安18xHN3MWi/eMPePv4xWk6w==全教育,学生活动全程监控,摒弃因噎废食”的原则,从而为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兴趣小组。广泛开展体育艺术“121”活动
近年来,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体育艺术“121”活动,即要求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每个人每天至少保证有1小时的文体活动时间,至少参与2项体育活动和1项艺术活动。为了切实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开设了武术、棋类、球类、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项目,并以之为主要内容成立了8个兴趣小组。我们还聘请了在体育、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有专长的校内外人才担任学生的辅导教师,并硬性规定每天下午第二节为学生活动时间。每到下午第二节下课铃响后,校园就成了沸腾、欢乐的海洋。
三、立足传统项目。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我们把挖掘开发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们开展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的生成资源。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踢毽、跳绳、滚铁环、转呼啦圈、拔河等传统体育项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创新,增添花样。像跳绳运动,有单人双摇和双人单跳及双人摇五人、十人一起跳等花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充满了乐趣,更培养了学生的步调一致和团结协作意识。在开展转呼啦圈运动中,学生的转数越来越多。不少学生还自加难度,一人同时转2~3个呼啦圈。
四、开发廉价资源,不断增设学校文体活动
尽管因“普九”债务沉重,学校财力捉襟见肘,但我们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陋就简,变废为宝”的原则,不等不靠,紧缩开支,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周边学校撤并的机会,把撤并学校的废弃器材廉价收购过来,进行维修,补充添置了组合架、单双杠、平梯、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器材。我们还到学校附近的修车厂低价购买了一批报废的旧汽车轮胎,搭起了轮胎迷宫。我们还发动教师,自己动手,把学校的边角废料树木进行加工,锯成一截一截的矮墩子埋植在操场一角,就成了传统古朴的梅花桩。广大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描画了趣味横生的套圈图、田字格活动图、八卦阵图……特别是我校六年级学生,他们就地取材,信手拈来,拿自己吃饭用的钵盖和筷子当器材,自编自创了碟子舞;利用校园竹林的竹子,创编了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采的竹杆舞……全体学生在新增的文体项目中尽情活动,强身健体,感受新奇,体验快乐。
让校园“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近年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校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合格+特长”的人才。全体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学会了交流,增长了才智,校园变成了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全体学生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