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冬天
2008-12-26曹永刚
曹永刚
春华秋实,夏日浪漫,冬季冷漠。冬天,没有了淙淙春水、濛濛春雨、嫩嫩春芽;冬天,遗失了夏的飞流、夏的蓬勃、夏的喧哗;冬天,比不上秋的紫山、秋的红叶、秋的黄花……,冬天是严肃的,冷静的,理性的。
2008年的冬天更是分外寒冷,更显落寞但特别理性。
其实,这个冬天之所以更觉冷肃,萧瑟无比,是因为以前的四季似乎不够分明,有意无意地多过了几个“暖冬”。其实,这个“冬天”早就来了,美国2006年春季开始萌动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个“冬天”的序幕,而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早在今年2月份就准备“过冬”了。
最擅长“过冬”的中国企业当首推深圳华为。华为总裁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2000年时,华为内部出炉了《华为的冬天》,让不少企业家开始了解企业的“冬天”;2004年和2008年任正非又两次发出厉声疾呼和冬天的警告。因为常在“过冬”,常常思虑失败,所以任正非曾说,冬天也很可爱,并不可恨,更不可怕,我们完全能够度过去的。马云在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冬天的使命》中提出,面对冬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第一,要有过冬的信心和准备!第二,要做冬天该做的事!
冬天该做的事情很多。冬天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冬天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回归理性,褪去浮躁,夯实基础,再创辉煌!
面对全球复杂的金融环境和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政府首先要理性。最近,中国公布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无疑是全世界阴霾笼罩下的一道闪电,各地政府也相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稳定和促进就业上。11月15日,苏州市政府率领苏州当地企、事业单位150余家去北京高校招贤纳士;在此之前,辽宁省人事厅牵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辽宁省赴上海招才引智活动”;其他各省市也都闻风而动,打响了冬天里的人才争夺战。
面对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现状,企业单位更要多一些理性。既不能盲目扩张,也不该轻易裁员,要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还要借机练好内功,图谋大业。面对就业压力加重和收入水平走低的境况,个人也要理性。员工要珍惜已拥有的工作岗位,理性看待薪酬调整,要与企业共渡难关;大学生们要理性择业,要勇于到农村和贫困地区去锻炼自我、开创事业。
冬天来了,冬天也会很快过去;而冬天过后,站立潮头的一定是那些理性、自信、勇敢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