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京奥运的喜庆灯笼说起

2008-12-23王继延

关键词:组合体三视图逻辑推理

作者简介:王继延,理学硕士. 曾执教高中十余年,并任中学校长.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全国初中数学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常务副主编,教育部基础司项目“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数学学科负责人. 作为主编或主要人员参与编写或翻译多本数学教育专业著作与教材,如《全国初中数学实验教科书》《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数学)》《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数学教学理论选讲》《数学物理方程》《文科数学-数学思想和方法》与《高中数学选修读本》等书,在《人民教育》《数学学报》《高等数学研究》《生态学报》《数学教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读者朋友,你会认识图形吗?你知道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吗?你会逻辑推理吗?下面请王教授给你一一指点吧.

你可能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的精彩场面吧.那时全国各地喜气洋洋,走到街上,一眼望去,满街上喜庆的大红灯笼映红了大人小孩的脸庞;五个灵气十足的奥运福娃更是引来了大人小孩的频频欢呼.

你是否注意到那喜庆场面中形形色色的图案,形状、颜色不一的大红灯笼,“北京欢迎你”的奥运福娃,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这一切都与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图形的初步认识”有关.

走在街上,映入我们眼帘的都是一个个空间物体,若去掉一些外观的因素,剩下的就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数学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实际上你从小就玩过这些形状的物体,现在你有了一些较为理性的认识,知道这些图形和那些有类似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你一定能从一大堆立体图形中挑选出你所喜欢的形状,搭起一座富有诗意的“建筑物”.

那么从数学的角度,如何认识立体图形呢?我们常见的方法就有三种.第一种是直观图,这是你在美术课上经常画的图形.第二种是三视图,人们发现只要知道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与上面)所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主视图、侧视图与俯视图,就可以认识这个立体形状的物体.下面图1给出的就是远程直升飞机的三视图.你能猜出图2中的两组图形是哪两种图形的三视图吗?你还能画出由5个大小一样的长方体堆成的图形(如图3)的三视图吗?第三种就是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这也应该是你早就看到过的事实.中秋佳节,一家人会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多么美好啊!那时你是否也会发现,将月饼包装盒打开摊平,就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当然为了能构成一个包装盒,它还多了一些边角料.当然不是每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都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你最喜欢玩耍的圆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它们的表面就无法展开成平面图形.以后你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现在请你试试看,相信你一定可以迅速说出下列各图形(如图4)分别是哪些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

对于体与面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加以分析.将一个平面图形绕着某一根轴旋转一周,便产生了一个立体图形.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种景象:一扇门绕着门轴旋转一周,就产生了一个立体的圆柱.与“面的运动可以形成体”同样的道理,“线的运动可以形成面”,“点的运动可以形成线”.可以说,点和线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了点和线,就有了角.有了角,就可以研究线与线的相互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

不知你是否发现,原先较多采用的量一量、看一看的直观的方法,现在有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多了一些“说理”的数学形式过程.人们常说“言必有据”,也就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例如“对顶角相等”,我们可以对图形中的任意两个对顶角用量角器进行度量,发现它们都具有相等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将两个对顶角中的一个角绕着它的顶点旋转,观察发现它恰好能与另一个角重合,即两角相等.

这些都是实验操作的直观的方法,运用这样直观的方法,我们可以探索发现一些有用的结论,这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然而度量可能会产生误差,旋转可能会因纸张的粗糙产生偏差.那么要使人们确信,就必须运用数学上的推理,即通常所说的“逻辑推理”.

下面就是“对顶角相等”的逻辑推理过程.

如图5,因∠1+∠2=180°(∠1,∠2互补),故∠1=180°-∠2(等式的性质).又因∠3+∠2=180°(∠3,∠2互补),所以∠3=180°-∠2(等式的性质).故∠1=∠3(等量代换).同理可推得∠2=∠4.即对顶角相等.

你看,这里一步紧扣一步,步步有据,没有一点漏洞.尽管这些步骤看上去有点枯燥,但相信你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习,一定会感到这同样也是数学的美!

试试看,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以下这个问题:

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依据或结论.

如图6,已知∠1=∠B.

∴AD∥BC().

∴∠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数学学习离不开必要的数学说理,因此在你观察剖析、操作实验、归纳猜想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运用数学逻辑推理,务必使两者很好地有机结合.

现在再回过头去看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认识了不少数学图形,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你对探索几何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注意到解决问题需要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两者结合,才能使你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今天关于图形的话题,仅仅是你在初中阶段学习几何的开始,只是初步的认识.源自生活的几何图形的世界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图形,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奥秘,有了它们的帮助,你的数学本领就会越来越大,你就可以描绘出更具诗意的画面.

最后,请你思考下面的问题,看自己能否独立解决.

如图7,让我们且用“纸板盒”来称呼一种用两个正方体黏合而成的长方体.我们将只认可这样的纸板盒组合体:其中每个纸板盒至少以一个整面(正方形或长方形)与另一个的其他部分黏合.在这种定义下,用两个纸板盒事实上只能构成两种组合体.那么,用三个纸板盒能构成多少种组合体呢?

提示:把三个纸板盒按题目要求组合起来的样式有11种,如果不是下意识地规定纸板盒在黏合时必须将正方体与正方体对齐,组合体还不止这些.取消了这一限制,就会有无穷多种组合体.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组合体三视图逻辑推理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嫦娥五号离回家又近一步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花生是谁的
真假借据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