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层”代“阵”的妙处
2008-12-18杨顺仪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1期
杨顺仪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雨话凉”的一个场景,作者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在哪里呢?
深究开来,笔者认为:一是从音韵上说,“阵”读zhèn,是仄声字,“层”读cénɡ,是平声字,把仄声的“阵”字,读成平声的“层”,自然形成一种舒缓的咏叹调,便于抒发衷情;二是从字义上看,“阵”是表时间的量词,侧重于时间发展的进程,过去了不能再倒回来,消逝在流程中,只能经历,难以叠加累积,是可遇不可贮之物,而“层”是表空间的量词,侧重于空间的叠加与累积,可以在层面上进行叠加,是可遇可贮之物;三是从语境上说,“一层秋雨一层凉”就是说时间流程上的“秋雨”与抽象感觉的“凉”是呈层面叠加关系,而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形象地解释了秋凉是建立在秋雨的基础上,基座是一层秋雨,其上就是一层凉,反复叠加,越显秋雨过后的秋凉之味浓,把动态流逝的过程化为层面叠加的画面图像,把抽象的“凉”具体地叠放在人们眼前,可感也可视,以空间贮存的视角来写时间流逝的秋意,也许正是作者悟及但未说出的好处;四是从文章上看,作者眷恋故都的秋,他不爱秋天火红的香山红叶,不爱秋天热闹的田间地头,而钟爱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如何留住那份悲凉,他不学李清照“无计可消除”,而出人意料地让“层”来代“阵”,让“层”来进行层面叠加,贮存悲凉,如窖酒便于日后品味,而不只在当下感受,以己情度“歧韵”,暗扣其衷曲,故而言好。
[作者通联:江西崇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