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2008-12-16任保平张如意
任保平 张如意
摘 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重点和途径也不同。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起点、内容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上。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差异出发,东、中、西部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反哺路径,并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差异;区域协调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6—0062—05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重点和途径也不同。根据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先有工业哺育工业实现工业化,才会工业反哺农业。只有在农业哺育出工业以后,才会提出反哺农业问题”。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以资金反哺为主,而且资金主要来自财政。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自身的积累水平高,具有一定能力的情况下,主要以收入与要素反哺为主。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和同一发展水平,财政实力也不平衡,工业反哺农业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本文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分析来研究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一、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统计描述
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东中西部工业反哺农业的成就和进程,更好的指导工业反哺农业实践,我们对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进行统计观察。
1.城乡空间联系的区域差异
城乡空间联系的区域差异主要反映城乡之间的要素载体和要素流动,从城市数量、公路网络、小城镇密度来说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和带动条件。城市数量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反映一个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计算,2006年全国共有地级以上城市288座,其中东部101座,占全国城市总量的35.07%,中部有101座,占全国城市总量的35.07%,而西部仅有城市86座,占全国城市总量的29.86%,是东部、中部城市数量的85%。
公路网密度反映一个地区的通达及便捷程度,意味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健全,从而可以使货畅其流,加速周转,既可以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缩短农副产品存放时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计算,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公路网密度差别较大。东部各省公路网密度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是中国公路网最密集的地区。上海公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64公里,最低为海南省每平方公里仅0.52,上海是辽宁的3.1倍;中部地区最大密度是河南省,为1.36,最低为山西省,为0.72,河南是山西的1.89倍;在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区级内部公路网密度差异较大。重庆公路网密度名列第一,密度为1.3公里/平方公里,其余各省区人口密度均低于东部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平均是西部地区的3.3倍。
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功能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它的聚集功能,二是它的辐射功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计算,东部地区小城镇密度较大,上海、天津、江苏分别达到167.1924、96.88109、104.3786个/万平方公里。中部地区镇数量大于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西部地区城镇数量少,只有重庆、陕西、内蒙古、广西的城镇数量大于其乡数量,其他省份的乡村数量远大于城镇数量,说明地区城镇化率较低。
2.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差异
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差异主要反映城乡之间的经济关联,即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对农村的生活及文明的影响。主要指标有:人口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城市化率是衡量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计算,东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城市化率高于西部地区,最高为上海,城市化率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其他省份最低为河北,城市化率为38.44%;中部地区最高为湖北省,城市化率为43.80%,最低为河南,城市化率为32.47%;西部地区最高为重庆,城市化率为46.7%,其次为青海、宁夏,最低为西藏,仅为28.21%,上海为重庆的2倍左右,是西藏的3.3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差别较大。东部各省人口密度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是中国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计算,区域内各省人口密度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人/平方公里,上海以2862人/平方公里的绝对优势超过天津、北京,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中部地区河南省为全国人口之最,达9392万人,人口密度为562.40人/每平方公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区级内部省级人口密度差异较大。重庆、贵州、广西、四川、陕西五省人口密度列前四位,略高于全国水平,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平方公里,其余各省区人口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差异性
在农村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过程中,东西部农村在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及制度变迁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从而产生出截然不同的经济绩效。那么,在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起点、内容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上。
1.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起点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甚微。据统计,1949—1979年的30年间,以现行价计算的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为6.81∶7.2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1980—1994年的15年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19.9∶15.9,差距明显拉大,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0个百分点。1995年东部地区GDP比1988年增长3.6倍,占全国的比重由41.4%上升到45.7%,而同期西部地区增长2.9倍,比重由18%下降到16.9%。仅占国土面积约10%的东部地区所创造的GDP,却是占国土总面积约60%的西部的2.7倍。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差距不断缩小,2005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12.58∶12.4,但东部地区GDP总量是西部地区的3.52倍。东西部总量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64%、18%。同时西部地区农村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明显不足,农村改革实现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制度建设和组织创新等方面的工作都大大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致使家庭经营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受到了制约。超越家庭的经营、服务组织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些必不可少的制度尤其是财产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的建立还没有破题。因此,东西部地区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起点上进行工业反哺农业。
2.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内容的差异
农村工业化是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增长和发展的历史性过程,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的提供者,也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东部农村工业化由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极大地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出现了专业化的城镇,形成了块状经济和专业镇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而农业则成为接受反哺的部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形成了工业与农村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局面,工业反哺农业先行一步,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基本化解,逐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也已基本解决。而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矛盾严重,即在城乡发展中存在一种不对称的生产和生活的存在形式,城市是现代的生产和生活存在方式,农村是落后的生产和生活存在方式,从上述居民的消费水平看出东西部差别之大。同时西部重工业化问题严重,大多是资源开发与加工等项目,由于所需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等因素,西部农村参与程度低,导致农村工业化较低,还没有摆脱为农业而发展农业,农村的工业基础薄弱,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农业产业链短。因此,加快农村工业发展是西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途径。目前东部农村已出现工业升级并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这也符合产业进化论,即一国经济质的飞跃是通过不断的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来实现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建设的内容差异巨大,即西部地区的主要内容是发展,中部地区继续发展,东部地区是加速发展。
3.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基础条件的差异
东中西部地区从城市数量、公路网密度、人口密度等指标差距都是较大的,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小,西部地区城乡差距大,从而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基础条件的差异。除此之外,在西部农村,由于地域、历史、人口等诸多因素,村民对符合传统心理的制度安排有着强烈的心理依赖,力求巩固这种制度,导致新制度最终被扭曲、变形,形成符合村民传统心理的一种制度安排,最后使制度的无效率认识经济发展陷入“锁定”状态。而东部人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作为“经济人”的理性精神,善于接受和利用新事物、新制度。东部农户抓住现有制度安排提供的获利机会,并且通过组织学习过程,对制度进行再投资,使基础性制度发生衍生效应,再生出其他一系列规则或非正式规则,并使这些新生规则在民间迅速扩散,加以实施。沿着这种既定的路径,任何制度的实施都能进入良性的轨道并迅速优化,提高制度的效率和效力。另外,从东西部市场化程度来分析,西部地区以落后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东部地区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总体评分平均为7.72,而西部地区仅为4.46,与全国平均指数5.98相差1.52,东部相差3.26。这一切基础条件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条件的差异,从而应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尽快消除“三农”问题。
三、东中西部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协调
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转变。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起点、内容和基础条件都有差异性,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协调。
1.东中西部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
东中西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各地区要从自己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
(1)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建工补农模式
东部地区在实践中创造了农村工业化和发展小城镇的道路来协调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他们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农村工业化,实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形成了城镇化协调城乡发展的建工补农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就地发展了小城镇,由此创造了城镇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乡镇企业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城镇建设和社区建设的费用,使乡镇居民集中居住。农民有了非农收入可以自筹资金发展小城镇,形成民间城市化的发展,这样不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农民就可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自己转移自己,离土不离乡,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因此,东部地区完全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条件,东部地区要在全国率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继续完善建工补农模式:(1)提高东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档次。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3)以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明水平。(4)进一步增强农民的主体地位。东部地区整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各层次的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存在着差异,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待加强。
(2)中部地区要选择多元化的反哺模式
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落后于东部,但是比西部地区发达。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中部地区应改变仅从资金补贴农业的单一促农模式,实施多元化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
首先,要积极完善中部地区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机制。中部地区要有自我发展和壮大农业的心理准备,中部地区是全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粮食和原材料是农业和工业互动的重要平台,农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供给来源,这种作用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中部地区显得更为明显。中部地区应该积极成为本地区工业甚至全国工业的最主要原料供应基地,发挥农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
其次,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实现工农业双赢。发展农村工业化是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村二、三产业其实就是乡镇集体企业和小城镇经济。把城市工业的利益触角延伸到农村乡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参与乡镇企业改制和调整中去,从而帮助乡镇企业重振雄风。重振乡镇企业雄风其实就是间接地搞活了农业,直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城市工业要积极帮助农业实现信息化。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城乡信息差距,从流通领域降低农业交易成本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经济以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经济的过程中,中国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人群极容易被边缘化。城市工业可以在与农业合作中加大在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力度,让农业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这样不仅农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价格必然会下降,而且城市工业也能在农业信息化中享受材料成本降低的好处。
(3)西部地区要选择财政反哺为主的模式
发展经济学家桑加亚·拉尔(Sanjaya Lall)依据激励有效性假设,认为成功的工业化是激励、能力和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同时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西部各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结构突出。因此,西部地区面临着完成工业化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双重任务,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不可能靠自身的工业化发展来反哺农业,必须要走以财政反哺为主的模式。从2006年的数据来看,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8.36%,而西部地区平均为19.69%,高于全国水平。而且西部地区的陕西(24.05%)、重庆(19.17%)、青海(19.94%)、贵州(19.54%)、内蒙(19.20%),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西部地区在地方财政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通过财政支持西部地区的工业反哺农业。
2.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协调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反哺模式和反哺路径,而且从国家层面上要积极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1)突破城市优先发展倾向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
要使目前工农、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转变成一元结构,关键问题是改变二元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使得农业与非农部门、城市和农村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能够在一个自由流动和激励相容的市场体制平衡发展。为此,需要突破城市优先发展倾向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一是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过程中,从市场建设和产业集聚角度,突破城市优先发展倾向,探索城乡互促的激励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分配和支出结构,创造一个有利于加快“三农”发展的投入环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逐步建立起国家投入为导向,企业、农户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是建立健全鼓励创业的政策机制,营造激励创新创业的发展氛围,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创业环境。促进人口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集中,从农村向城镇、城市转移,从农业部门向工业、服务业等转移。
(2)健全和完善经济发展各主体之间利益均衡和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
“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以农业这个第一产业完全转变为边缘产业为代价。我国的城市化也不可能建立在农村不断衰竭基础之上”,在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过程中,健全和完善经济发展各主体之间利益均衡和激励相容的市场机制:一是要实施以农村为本的发展战略。现阶段,工农互动和城乡互促的主要任务是在工农部门、城乡之间建立一个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和机制,取消限制农民进入市场获得先进生产要素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二是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的政策来引导城市工业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带的企业和外企投资于农村。一方面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和一定形式的财政补贴,增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减税或特殊行业免税的优惠政策,吸引城市工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人才向乡镇企业转移。三是激励和引导农村的要素供给。谋求农村工业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保证优先提供,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生产能力,熨平供求缺口,维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增加有效供给。四是激励和引导公共服务的完善。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行条件。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大力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3)实行以创新为导向的工农互动、城乡互促的发展战略第一,实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工农互动、城乡互促的发展战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新技术引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土地密集型农业生产转变成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生产,提高农业边际生产力,为工业发展释放新的剩余劳动力。第二,实行以制度创新为导向的工农互动、城乡互促的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市场制度创新,引导各种创业活动的开展。为本地创业或跨地创业的企业家活动安排好新型产业集聚和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吸纳。第三,实行以公共服务创新为导向的工农互动、城乡互促的发展战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壁垒,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除政策和机制障碍。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13—20.
[2]任保平,钞小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及其对西部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2006,(2).
[3]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138.
[4]任保平.以制度的正确激励引导新农村建设激励结构的新设计[J].学术月刊,2008,(7).
[5]王振耀.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6]尚娟,申尊焕.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8,(2).
[7]周立群,许清正.“工业反哺农业”若干问题述评[J].经济学家,2007,(2).
[8]宋德勇,姚洪斌等.工业与农业相互依存的内生增长模型——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基础[1].经济学家,2007,(4).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