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区别及其中文译名

2008-12-08王祺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2期
关键词:古生物学古生物化石

王祺

一 引言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古生物学名词》[1]中都称为“古生物学”。从构词法的角度看,这似乎无可非议(palaeontology源于希腊词palaios古代的+ontos生物+logos论述;palaeobiology源于希腊词palaios古代的+bios生命+logos论述)。作者查阅了近三十年国内古生物地史学教材和相关文献,发现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中文译名很不一致(见表1)。本文拟从古生物学发展史的角度讨论这两个名词的区别及其中文译名。

二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发展简史

palaeontology一词最早由法国人de Blainville于1825年采用,代替当时的同义名化石学oryctology,专指生物化石的研究,[2]也有说法是de Blainville和Fischer von Waldheim始用于1834年[注]参考《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络版(http://www.1911encyckopedia.org/Palaeontology)。。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最终促成了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从广义的博物学中分离出来,它是古生物学形成和发展的第一块重要的里程碑,[3]使古生物学成为一门专门研究地质时期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侧重于化石分类和形态描述,所以通常称之为描述古生物学或传统古生物学。1969年开始兴起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古生物学发展的第二块重要的里程碑,[3-4]反映了古生物学开始由积累资料的描述性阶段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在传统的以分类描述为主的基础上,开始从经验性学科向理论性学科转化,[5]逐渐形成能与生物学相互比较、相互补充的palaeobiology。

palaeobiology一词最早由奥地利古生物学家Othenio Abel于1911年在PrincipleofPalaeobiologyofVertebrates中提出,其含义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阐明化石生物的适应、生活方式和系统发育关系”。[6]如上段所述,这个分支学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发展成熟和兴起,它主要包括化石的生物学、生态学(Ecology)、演化理论和分子古生物学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由于palaeobiology注重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化石,即以化石为研究材料的生物学,故有人称之为纯古生物、化石生物学或现代古生物学(见表1)。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Gould[7]将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之间的关系表达为palaeontology + Ecology = palaeobiology。

表1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中文译名

注:“—”表示未提及。

近来,谢树成等[20]提出古生物学经历了从palaeontology到palaeobiology,再到geobiology的发展历程。最终,地球生物学geobiology强调了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相互交叉渗透。

三 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中文译名商榷

综上所述,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这两个名词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它们虽然都是以化石为研究对象,但是前者侧重分类描述、地质学和定性综合研究,属于经验性较强的学科,后者则注重进化理论、生物学和定量分析研究,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浏览两个著名的古生物学领域的杂志Palaeontology(英国)和Paleobiology(美国)上刊登的论文,就很容易领悟出上述的差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英文名为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1951年成立),其下属的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英文名则为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2001年成立)。从这两个英文名中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的使用,可以领略到中国的传统古生物学也正在向现代古生物学转变。

2006年6月19日,第二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成立会议,计划在《古生物学名词》[1]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古生物学名词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补充和必要的注释,统一有关术语的使用,重点反映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和现状。Palaeontology作为“古生物学”的中文译名使用在先,且由来已久,宜仍保留,而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两个名词的中文译名也不宜重名,以免混淆。因此,笔者建议在新版的《古生物学名词》中应该对palaeontology和palaeobiology两个名词的中文译名有所区别,前者译作“古生物学”,后者可译为“化石生物学”或“现代古生物学”。

参 考 文 献

[1]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古生物学名词1990.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门凤岐,赵祥麟.古生物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3]舒德干,陈苓.当代古生物学新进展及发展方向.西北大学学报,1993,23(2):177-188.

[4]秦洪宾,张永辂,赵祥麟,等译.古生物学百科全书(上、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5]戎嘉余,方宗杰.理论古生物学.地球科学进展,1993,8(4):74-76.

[6]Kutschera U. Palaeobiology: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scientific discipline.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7,22 (4): 172-173.

[7]Gould S J. Palaeontology plus ecology as palaeobiology. In May R M,ed.Theoretical 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2ndedition). Oxford,London,Edinburgh,Boston,Melbourne: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81:295-317.

[8]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地史学教研室.古生物学(上、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9]门凤岐,赵祥麟.古生物学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10]何心一,等.古生物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11]武汉地质学院外语教研室.英汉常用地质学词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2]张永辂,刘冠邦,边立曾,等.古生物学(上、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13]何锡麟.普通古生物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14]戎嘉余,方宗杰,吴同甲.理论古生物学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5]齐格勒.现代古生物学导论:综合古生物学.赵祥麟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16]穆西南.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7]何心一,徐桂荣,等.古生物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1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英汉古生物学词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9]杜远生,童金南.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0]谢树成,龚一鸣,童金南,等.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科学通报,2006,51(19):2327-2336.

猜你喜欢

古生物学古生物化石
漫谈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黑科技
迄今世界最大的企鹅石被发现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中国古生物学会:风雨兼程九十载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我的古生物博物馆之行
古生物博物馆的红五月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