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艺美术业的现状研究和发展对策
2008-11-27成乔明
成乔明
【摘要】江苏工艺美术门类之全、品种之盛居全国之首,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江苏工艺美术市场和工艺美术业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江苏可以从理顺管理体制、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启动人才培养工程、推动资源整合、推进技艺创新、实施保护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业。“十一五”是江苏利用工艺美术业启动本省文化产业走向兴盛的重要转折期,而在“十一五”期,成立“一会”、建立“一馆”、设立品牌、订立法规的“四立工程”是江苏奠基江苏工艺美术辉煌明天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江苏工艺美术 发展对策 文化产业 “十一五”
Investigations and Strategies about Industrial Arts
of the Province of Jiangsu
Cheng Qiaom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bstract: The full classes and sorts of industrial arts of Jiangsu are more than any other province in China, but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within the marketing and trades of industrial arts of Jiangsu by our investigations. How will we make up those insufficiencie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arts more development? I think that we may realize our purpose by adjusting the systems of management, establishing the marketing of procreative elements, starting the project of fostering persons with abilities, promoting the harmonies of resources, accelerating the innovations of crafts and actualizing the policies of protecting. The Eleventh Five Years will be the important transitional period which Jiangsu develop its cultural industry utilize industrial arts. And in the Eleventh Five Years, found an institution of industrial arts, build a museum of industrial arts, confirm a group of name brands of industrial arts and constitute the laws of industrial arts may be named Sili Project. Sili Project will be a great project through which Jiangsu create the fine future of industrial arts.
Key Words: Industrial arts of Jiangsu; 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 Culture industry; the Eleventh Five Years
江苏省工艺美术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据调研显示,江苏工艺美术品有23个门类,近500个品种,门类和品种之全列全国各省之首;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3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92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124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400多人,人员之盛也列全国各省之首。但近几年的数据还显示,江苏工艺美术市场和工艺美术业的业绩却从没有位居各省之首,与山东、浙江、广东相比,江苏总是稍逊风骚。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十一五”发展期成了江苏发展工艺美术业的“黄金机遇期”。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省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市场潜力大的门类,做优做精艺术附加值高的门类,切实保护濒临灭绝的门类,成了摆在江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江苏工艺美术业的基本现状
经过深入民间的调研和了解,进入新世纪之后,江苏工艺美术业的基本现状呈现两大特征:一、江苏工艺美术业面临着新机遇;二、江苏工艺美术业存在着老问题。
(一)江苏工艺美术业面临的新机遇
1、新认识:工艺美术业是江苏文化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工艺美术业的重要作用,并已将工艺美术业列为文化产业的支柱性产业来加以支持和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也已将工艺美术业的发展纳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支持。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以及各地区行业协会也已充分做好了相关规划、协调工作,以此准备促进全行业的发展。各类工艺美术专家、学者、工艺美术企业大量介入工艺美术业的实践层面,积极为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投资人士、法律界、新闻媒体、商业中介、运输行业等也纷纷开始关注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2、新举措:各级政府正在对工艺美术业给予各项政策支持
在法规政策上,江苏于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之前就率先颁布了《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为传统工艺美术“以法护业”和“以法兴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经济政策上,省政府以及部分市、县政府纷纷出台了对强势工艺美术业实行规模化投资、对弱势工艺美术业采取有效扶持的投资政策,用现代科技来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业的创新,从而寻求和开辟工艺美术的新市场、新销路。在区域政策上,部分地区已经针对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把发展区域工艺美术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相应的区域政策,如苏州刺绣、常熟红木制品、扬州漆器和玉器、宜兴紫砂陶瓷、常州宫梳名篦、无锡惠山泥人、南通扎染和蓝印花布等在区域政策的支持和促进下,逐渐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3、新成就:近年来的走势和市场行情
江苏工艺美术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潜力大、亮点多、优势明显。“九五”期末,江苏工艺美术业全年规模总量为130亿元左右,生产总值占全国工艺美术业总值的1/5,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位,出口创汇占全省轻工出口的l/3,出口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在《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下面简称《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这两个重要文件的指导下,江苏工艺美术业由低谷逐渐复苏,并迅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5年来,全省工艺美术品销售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以21%和17%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省工艺美术品销售总额约230亿元,约占全国工艺美术品销售总额的1/5,占江苏文化产业销售总额的1/6;出口总额约占全省轻工产品出口总额的1/3,仅次于广东,列全国各省同行第二。
(二)江苏工艺美术业存在的老问题
“十五”以来,在江苏省《纲要》和《意见》的指导下,江苏工艺美术业在各个门类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艺美术业是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
相当一部分人主观地弱化了工艺美术业的文化艺术属性,把工艺美术业看成是纯粹的加工工业,在税收上要求工艺美术企业完全按照纯粹的加工工业来纳税。事实上,在江苏的绝大部分地区,工艺美术业的税率与一般加工工业的税率是相同的。
2、现行的管理体制不顺畅
正是人们普遍把工艺美术品当成了工业产品,所以,工艺美术业的管理权也归划到了轻工业部门名下,造成了工艺美术业的生产与工业生产的混淆,甚至导致工艺美术业的生产缺失了自身的文化艺术的精神标准,而被工业标准完全代替了,这是工艺美术业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一。工艺美术终究是美术是文化产品,不能等同于普通商品。
3、工艺美术资源配制缺乏统筹安排
江苏省内各地区相同或类似的工艺品种、工艺技术、工艺原料、工艺人才、工艺品牌等在整合上缺少统筹规划。工艺美术市场的资源整合也极不平衡。强势工艺美术业因供销两旺,从而获取了更多优质的市场资源;弱势工艺美术业市场供销两亏,市场资源的配置逾发不足,如盐城丝织地毯、南通蓝印花布、扬州剪纸、宜兴青瓷、苏州缂丝等精美的传统工艺美术正陷入艰难发展的绝境。
4、工艺美术人才结构不合理
许多传统工艺采取的是师父带徒弟的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形成后备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同时,复合型高级人才紧缺,而高级工艺美术技术人才明显不足与江苏作为工艺美术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江苏拥有过量的低档次工艺美术品的制造者,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江苏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瓶颈。
5、工艺美术技艺创新不够
传统工艺的传承中普遍存在投资不足、后继无人、技术创新困难、式样老化等问题,即使像东海水晶、扬州漆器、苏州刺绣、宜兴紫砂、南京云锦等强势工艺美术业也面临着技艺创新上的危机。天然材料的替代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工艺技术与文化精神的融合不足构成了工艺美术业技艺创新上的拦路虎。
6、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工艺美术业首先是一种文化产业,其在精神和艺术上独创性的认定是很难用指标来量化的。工艺美术业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相当严重,某一种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出现了,假冒仿制品立即就会充斥整个市场,从而严重侵犯了工艺美术原创性成果的合法性既得利益。由于侵权行为盛行,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严重影响了江苏工艺美术业的发展。
二、江苏工艺美术业发展的对策
在笔者参与了省政府、省委宣传部、文化厅联合组织的调研基础之上,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江苏工艺美术业,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深化改革,尽快理顺工艺美术业的管理体制
(1)工艺美术产业是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启动工艺美术文化工程的同时,应该考虑把工艺美术业的管理权限由工业部门划归文化部门。(2)政府要确立为工艺美术业服务的意识和理念,特别是对于传统而古老的工艺美术业,政府就是服务者。(3)通过成立职权对等的工艺美术协会来对工艺美术业进行专职专能的管理:作为深刻了解工艺美术业的工艺美术协会应该是工艺美术业最主要的管理机构之一,政府要尽量放权给工艺美术协会,弱化对工艺美术业发展的包办习惯和做法。(4)政府应该授权工艺美术协会制定工艺美术业的行业标准,以专业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工艺美术企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市场合理、公平的竞争。
2、规范市场行为,培育生产要素市场
通过加强监督、引导、奖惩、保护甚至取缔等方式来规范工艺美术市场,而在规范市场的过程中,应该着力培育和管理好工艺美术的生产要素市场。(1)工艺美术业可以通过成立基金会进行投资市场的运作,基金属于专款专用,其作用一是促进强势工艺美术业的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二是扶持、保护弱势工艺美术的生存、传承和发展。基金来自全社会。(2)工艺美术业的土地市场应该是在政府政策性倾斜下的配置市场,这种集中的大市场的创建有助于地区性文化产业规模的形成,如苏州就免费或以很便宜的价格开辟了专门的刺绣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3)工艺美术的产权市场主要指知识产权市场,而对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应该是在做好严密保护下的顺畅流通。只有知识产权得到合理保护了,市场利益才有保障。(4)工艺美术劳动力市场能够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布局,通过提供技术级别收入作为工艺美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调节信号,才能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5)工艺美术技术市场应该是通过使各种特定技术迅速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而转化成生产能力的方式来发展,工艺美术技术市场的建立能够形成技术价格、实现技术价值、加快技术推广、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优化人才结构,启动人才培养工程
充分利用江苏现有的工艺美术人才资源来发展江苏的工艺美术业是根本之策。政府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使用好和留住现有工艺美术人才,通过加大投入、保护知识产权、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创立人才品牌等来鼓励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和持续培养。要定期进行工艺美术人才资质认证,以此来对江苏工艺美术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艺人进行承认、肯定和奖励。工艺美术人才资质的认定应由省工艺美术协会、省人事厅、省劳动厅以及各地方工艺美术协会、人事局、劳动局联合进行。高校应该适当恢复和增设工艺美术专业,加强对工艺美术的专业性理论研究,同时高校应该担负起工艺美术专业理论人才、实践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4、推进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市场潜力大的工艺美术门类
有针对性地建立苏北、苏中、苏南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在一个地区内,生产相对还是以民营资本、个体经营、家庭作坊为主,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将它们凝聚在一起,构成地区性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实现必须通过做大做强某些基础雄厚的工艺美术门类来达到,如苏北可以打造连云港水晶产业集群,苏中可以打造扬州漆器、南通扎染产业集群,苏南可以打造苏州刺绣、宜兴紫砂、常熟红木等产业集群,南京可以打造南京云锦产业集群。全省应该在做大做强的工艺美术门类中培育龙头企业、拳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带动各地区小企业发展的局面,以此形成富有地方特色而又具有全省南北、东西呼应的产业区,依托遥相呼应的多个产业区。
5、推进技艺创新,做优做精艺术附加值高的工艺美术门类
通过技艺创新来发展工艺美术业是一条推动工艺美术业走高端、尖端、精端的有效之路。这种技艺创新包括工艺美术本身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突破,也包括现代科技的嫁接植入,还包括文化艺术精神价值的融合性运用。如1998年,在南京市科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南京云锦研究所和东南大学计算机系共同开发研制了云锦CAD系统,这项研制填补了计算机在云锦设计、生产中的空白,通过对传统工艺的计算机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这就是现代科技在传统工艺中的嫁接植入。
6、实施保护政策,保护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门类
全省有许多工艺美术业门类正徘徊在灭绝的边缘,如连云港的羽毛画、贝雕,盐城的丝织地毯、仿古国画,扬州的剪纸、金属工艺、刺绣、通草花、琉璃灯工艺,南通的蓝印花布,苏州的缂丝、桃花坞木刻年画,宜兴青瓷、金陶工艺,无锡纸马、经纬绣工艺等都面临即将灭绝的境地。政府应该担负起对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业保护的重要职责:(1)加大资金投入,用政府投入来养人,特别是养技术精湛的民间大师,也可以用投入来奖励立志投身这些工艺的传承者。(2)结合全球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把这些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业及早纳入全球或者全国的保护视野。(3)启动学校教育、规模培养、儿童培育工程来对这些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业进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高校、研究院所来做好这些工艺美术业的理论性研究和总结。(4)通过各级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来保留、传承和发扬这些工艺美术业的精品、珍品和传统技艺成果。(5)培育成立大型工艺美术品拍卖行,通过频繁的、有针对性的拍卖活动来建立、活跃工艺美术业的二级市场,通过二级拍卖市场,反促一级市场的升温。(6)对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业实行零税收甚至奖励性的补贴政策。(7)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报刊和书籍出版机构、电脑网络信息系统对濒临灭绝的工艺美术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推广,从而“炒作”和“烘托”某些“奄奄一息”的工艺美术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声誉。
三、是尾声,更是开端
当然,调研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表扬成绩和批评不足,也不仅仅是为了列举出文稿上的种种对策后就不了了之,调研的重心仍在于推广真正的成就和经验,同时切实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关于江苏工艺美术业的调研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只是一个开端,政府、社会以及民间在“十一五”期对全省工艺美术业的所作所为在笔者看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未来的成与败、得与失全在这五年的工作和付出。江苏要想成就文化产业的发达尚需从现代时尚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两方面做起,而历史传统文化的产业化除了江苏传统戏剧戏曲的产业化就是江苏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在“十一五”期间,笔者认为江苏省在工艺美术业方面应做好“四立工程”:成立“一会”、建立“一馆”、确立品牌、订立法规——江苏国家级工艺美术博览会的举办称为“一会”;江苏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立称为“一馆”;打造一批江苏工艺美术的知名品牌并大力推广;订立和完善工艺美术市场的法案法规。“四立工程”是江苏“十一五”期内启动江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奠基江苏工艺美术辉煌明天的伟大工程!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工艺美术市场的生态学研究”( 07SJD760019)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艺术市场研究”(V0734~1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