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佁(yǐ)然”注释管见

2008-11-26谢佩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辞海注音读音

谢佩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佁然”注释为“呆呆的样子”。笔者认为释义欠妥,注音为“Yǐ”有误。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有异同。

在易小平主编,与人教版2003年秋季新教材配套《文言文双色诠解》中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P102)对读音避而未注。吴铜运主编的与人教实验版2006年最新教材配套《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中注为“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佁:一本作‘怡。”笔者认为对佁然的注释可通,而对“佁”注释欠妥。若读音作“怡”,则否定了“yǐ”的注音;若义作“怡”,则既否定了“静止不动”之义,又误解“怡”本身的含义。另有资料注音“yī”、“yí”、“chì”的也有。“佁”读音该以哪个为准?先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编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北京版)等,都未收入“佁”字。然后在《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中查到:“佁:痴皃,从人台声,读若騃,夷在切。”由此可知:“佁”意为痴呆的样子。(“皃”是貌的异体字)“从人台声”说明“佁”是一个形声字,“台”为声符;“读若騃”说明“佁”的读音近似“騃ái”;“夷在切”这是给“佁”的注音。最后查考《现代汉语辞海》得:佁(ǎi)(文)①痴呆的样子;②静止的样子。<佁然>P5。

我认为:在教材的此处,“佁”的注释应取:“②静止的样子”理由有三:原课文中释为“呆呆的样子”看似与《现代汉语辞海》注释“①痴呆的样子”等义,但与作者写景、怡情的情感格调不入;其次,释为“静止的样子”既与《说文解字》中“佁”字的引申义相符,又与《现代汉语辞海》的释义②相吻合;第三,课文中写潭中鱼“佁然不动”与“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作对比描写,一静一动,相得益彰,突出了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场景。

由以上资料的查考,结合课文内容,笔者认为:“佁然”的注释应为:[佁(ǎi)然]:静止的样子。当否,供语文教学者参考。

猜你喜欢

辞海注音读音
赵国春与《辞海》的故事
“那”与“哪”的读音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字词篇
《辞海》的创新之路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我国最大综合性辞典《辞海》启动第七版编纂
我是小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