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2008-11-26韦永春
韦永春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运用插图、激活文字、朗读领悟、领略内涵、结尾留白、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运用插图,巧妙创作
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前都有一些插图,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像的直接凭借。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运用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例如,学习了《归去来兮辞》一文,面对“问征夫以前路”的插图,我要求学生成为画中人,进入角色,展开想像,有的同学说得很精彩:陶渊明上前问:“老人家,请问到柴桑还有多远呀?”老樵夫回答:“不远了,前面四五十里吧。大人,看你的打扮,不像是一般人,你去柴桑干嘛呀,那里可是个偏僻的地方。”“谢谢您了,那是我的家,我要回家。”“回家好呀,在外面当官久了,也该回家看看父母了……”老人喃喃地走了。唉,他哪里知道我陶渊明的心思呢?这官虽没当多久,可是,我厌倦了,我现在就想马上到家,想到就要到家,我真是太高兴了。利用插图进行再创作,变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一条良好途径。
二、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打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三、朗读领悟,培养想像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就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像成一幅幅的画面。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然后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最后,我指导学生边饱含深情地朗读边想像画面。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边缓慢而又舒缓地吟诵,边在脑中想像着这幅荷叶美景图,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
四、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五、结尾留白,激发想像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叙述到事情发展的高潮时突然收笔,其意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像空间。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像去填补,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想像潜能。例如,《项链》这篇课文,故事写到佛来思节夫人说她的那一挂项链是假的就戛然而止了,至于玛蒂尔德心里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表现,课文没有写出来,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像,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从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他们都能循着事情的发展,把握人物的特点大胆想像。这样续编故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懈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