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之我见
2008-11-24丁春晴
丁春晴
笔者作为文化馆的一名专职摄影干部,长期以来在开展群众性摄影活动,特别是老年摄影活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拟就如何开展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如何进行老年摄影教学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开展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好了,腰包里的钱也多了,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新,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因此,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可以满足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可以弘扬并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包括海内外华人华侨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无形的作用。
随着健康意识的加强,健康水平和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44亿人,超过了总人口的11%。这一庞大人群的绝大部分都已退休,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生活在他们的整个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文化馆作为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我们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职责。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摄影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受到众多人们的喜爱。而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照相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庭,许多老同志退休后都爱上了摄影,很多地方的老年大学都开办了摄影班。老同志们从事这一活动有其特有的优势,他们生活阅历丰富,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他们退休后时间充裕,可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他们饱经沧桑的视角,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去聚焦祖国的大好河山、聚焦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聚焦城市和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拍摄出题材丰富的照片。例如,2007年我市老年摄影俱乐部的六十多位老年摄影爱好者曾举办了一个名为《古风今韵美扬州》的摄影展,展出的130余幅作品都是从这些老同志多年来走街串巷拍摄的上千幅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内容丰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中的古城扬州、人居扬州、文化扬州所取得的成绩,展现了扬州的古风今韵。观众反响热烈,副市长等多位领导同志还出席了展览开幕式。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积极开展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内涵,还为提高人们的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的做法和经验
1、认真搞好摄影教学,针对老年学员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一支具有浓厚摄影兴趣和创作热情,又有一定摄影技艺的老年摄影队伍。
1998年笔者受市老年大学的邀请到老年大学摄影班任教,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近几年为适应学员的需要,又增开了摄影提高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适合老年摄影教学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受教对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摄影班学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中学水平的都有,学员的学习要求也高低不同,有的带着傻瓜相机进校。只求学会一些基本的摄影知识和技法,能拍拍生活照、旅游照即可;有的带着中低档的单反相机进校,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要求也高。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大课集中讲授、小课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每次讲课,集中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留有适当时间和学员们交流讨论、讲评学员的照片、答疑解惑。这样,既适应了一般学员的要求,又满足了要求较高的学员的要求。每学期还抽出适当时间,安排三次左右集中点评学员的习作,从取材、构图、用光、表现手法等方面肯定优点,使学员学有榜样,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和鉴赏水平;并注意在小范围内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拍摄中得到提高。
(2)根据老年学员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的特点,教学中注意避免过多过深的理论、公式的讲授。笔者把大学摄影教程中的理论选取必要的,结合本人30年来的摄影实践经验,有机的揉合在一起,经过提炼,安排到两个学年里讲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专业知识通俗化、形象化。同时要注意在教学中多应用照片实例,十年来,为制作教学范片共拍摄了3000多幅照片,从中精选出500多幅自费扩印成10寸左右的照片供教学用(老年大学没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其中仅讲授《花卉摄影》就使用范片近100幅。在教学中使用照片实例作用很大,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可帮助学员理解理论,加深印象;二是能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三是能启发学员的拍摄思路,指导实践。总之,教学范片对提高学员的摄影技艺更直观、更形象。
(3)处理好课堂讲授和户外实习的关系。室内课堂主要讲授摄影知识,但摄影技艺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对老年学员显得尤为重要。老年学员基础高低不一,记忆力差,过多的课堂讲授往往使不少学员不能接受,也记不住,使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将室内教学与户外的拍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对“景深”这一概念,课堂讲授时不仅要分析镜头焦距、光圈、拍摄距离等因素对景深的影响,还要涉及到物理学中透镜聚焦成像的知识,要弄清这些内容,对于来自各行各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老年学员来说会有困难。在花卉摄影的户外实习教学中,笔者用三脚架架起相机,演示了如何运用“景深”知识来虚化前景和背景,突出花卉主体的方法,学员观察后印象深刻,不但加深了对“景深”概念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拍摄中应用。此外,户外实习还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增进学员之间的团结与友谊。
(4)要加强对学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少老年学员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娱乐行为进摄影班学习的,以为掌握一点摄影技术就行。但只有熟练的摄影技巧而缺乏审美能力,要拍好照片,特别是要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局限于摄影技术和理论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了解“功夫在画外”的道理。老年大学的摄影教学应以摄影技术为基础,追求摄影艺术为目的。例如,在摄影提高
班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范片的讲解来说明摄影艺术中的阳刚美和阴柔美,阳刚之美显示气势、雄伟,而阴柔之美呈现韵味、风采,摄影者应运用适当的摄影技巧和手段将这些美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只有美的作品才是人们喜爱的作品。学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对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在摄影作品创作中作用的理解,激发了学员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美的创作热情。
十年来的老年摄影教学,先后有300多名老同志参加了学习。这些人都成了老年摄影活动的主要力量,许多人离开摄影班后又转入老年摄影俱乐部参加活动,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浓厚摄影兴趣和创作热情,又有一定摄影技艺的老年摄影队伍。为我市老年摄影活动的活跃开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学员在以后的摄影创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1500多幅作品在省、市和全国性的报刊、摄影展览比赛中发表、入选、获奖;举办市级大型专题摄影艺术展览三次;个人摄影作品展一次,出版老年摄影作品集一本。先后有四人加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近30人分别加入省摄影家协会、省艺术摄影学会和省老年摄影学会,有60多人加入了市摄影家协会和市老年摄影协会。
2、以文化馆为依托,成立老年摄影俱乐部,为老年摄影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营造氛围。
通过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习离校后,许多老年摄影爱好者在进行个人拍摄活动的同时,常几人结伴,或外出摄影或相互观摩讨论。他们迫切感到需要一种能够让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交流研讨摄影心得,方便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文化馆的支持下这批老同志成立了“老年摄影俱乐部”,推举了活动召集人,笔者以文化馆专职摄影干部和摄影指导老师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并起俱乐部与文化馆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俱乐部会员每两周活动一次,文化馆为他们提供了活动场地。
由于有了稳定的活动场所,固定的活动时间,便于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大大的激发了老同志们的活动热情,进而促进了老年摄影活动的开展。俱乐部的活动内容主要有:①观摩交流各自拍摄的照片,先由拍摄人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拍摄方法和经验教训。然后由指导老师点评。会员们结伴外出到黄山、婺源、坝上、新疆等地采风创作回来后还组织专题片的交流观摩活动。这种形式既为每个会员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个人的成就喜悦与众人分享,也使大家从中得到收益。②邀请资深摄影家或有经验的摄影人士作专题讲座。例如,老同志们普遍对风光摄影感兴趣,俱乐部曾先后多次邀请在风光摄影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摄影家作报告;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影像质量的提高,不少老年摄影爱好者又购买了单反数码相机,俱乐部又两次邀请专家作“数码相机摄影知识”讲座;笔者本人也作过“动体摄影技巧和创作体会”的讲座。③在自愿参加自愿组合的基础上组织或协助老同志外出采风摄影。⑤举办老同志影展,展示自己,回报社会。(③、④两点详见下节“3”)
俱乐部是群众自发组织的老年摄影团体,会员中有机关干部、大中小学教师、科技工作者、医护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等,他们退休后在共同爱好的基础上走到了一起。摄影俱乐部坚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宗旨,活动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形成了浓烈的交流探讨摄影技艺的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摄影爱好者参加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会员人数在2002年成立之初时仅20多人,到2007年十月已发展到60多人。最大年龄在80岁以上,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一些并未经过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的老年摄影爱好者也被吸引了进来。
由于会员人数的增加,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扩展,以及举办影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俱乐部的对外联系也在拓展,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在俱乐部召集人和笔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市老干部局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经民政局批准注册于2007年10月成立了“扬州市老年摄影协会”。从老年摄影俱乐部到老年摄影协会的重大转变为我市老年摄影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在老干部局的协助下,协会将《古风今韵美扬州》的影展办进了大学校园、办进了社区街道,这对于宣传扬州。展示改革开放中的扬州新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积极组织老年摄影爱好者参展、参赛,组织外出采风创作、自己举办影展等形式激发创作热情,多出好作品,回报社会,为社会服务。
在做好摄影技艺、摄影作品交流研讨的同时,我们还向会员们及时通报省市摄影界的影展、比赛、讲座等信息,鼓励他们参展参赛。参展参赛是一种命题创作,既可以锻炼根据展览主题要求构思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又能激发创作热情,同时也是让评委和公众来评价自己作品水平的一次机会,老同志们的积极性都比较高。随着摄影创作能力的逐步提高,07年在全国、省、市级别的影展中共有21人荣获各种等级的奖励45项。
外出采风摄影可丰富摄影人的创作内容,激发创作热情。根据退休老同志的特点,采取自愿参加、自由组合、量力而行、费用自付的原则适当组织或协助老同志们去外地摄影是老年摄影爱好者们感兴趣的活动。通常可组织一些当天来回的到邻近县市去采风摄影,例如,到江都花木园拍花卉、到高邮拍水乡风情、到溱潼拍龙船庙会等。对于远地的采风,考虑到安全因素,活动的组织要慎重,可采取自行组织协会协助的方式。
举办老年摄影作品展是一种让老同志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就感的好形式,同时也是老同志们把自己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为社会服务,回报社会对老年人群关爱的好形式。体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精神。2006年在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老同志们举办了《荷韵》摄影展。参展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荷花的生态美和气质美。尽显荷花的娇艳妩媚、娟柔幽美,展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清白挺拔的风骨。影展在风景优美的瘦西湖展出了三个月,许多中外游客看完后盛赞影展办得好,是一种“美的享受”,一些人甚至不相信这是出自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普通老人之手。市委宣传部长还专程到场祝贺,称赞老年影友们用“荷韵”作品表达了心中的爱。
要办影展经费是关键,显然,全部由已退休的老同志自己承担是不现实的。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半由个人自出,其他为由文化馆出一些、笔者向三个彩扩和摄影器材店的赞助筹集到一些,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荷韵》影展终于成功得于举办。再如前文所说的2007年举办的《古风今韵美扬州》摄影展,其规模是扬州几年来最大的,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需要的经费也比《荷韵》影展多,我们通过宣传和努力,取得了市建设局的支持,基本解决了所需的经费。
以上的做法和经验是笔者和老年摄影爱好者们在多年的活动实践中获得的,它使笔者深切体会到,老年群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服务对象,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是公共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适应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搞好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是肩负着政府公益性文化服务事业的文化馆的责任,更是文化馆专职摄影干部的职责。只要我们拓宽思路、用满腔的热情、灵活的工作方法,勤奋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将群众性老年摄影活动开展得更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