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2008-11-21杨永良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9期
关键词:文体意识新课标教材

【摘要】新课标要求对选文按照文体进行分类,对文体特点的共同强调和统一标准,突出了文体特点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到《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是伴随着学生语文课程的不断加强,而对文体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文体意识除了对文体知识进行传授、对文体内容进行训练之外,还要将其与构成语文素养的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连接、组合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体意识。

【关键词】教材 新课标 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在写作教学中有比较多的强调,但在阅读教学中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个缺陷。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文体归属,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由文体决定的这些特征对于理解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传统教学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抹杀课文文体特点的同时,也导致对课文的理解表面化、庸俗化、概念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抹杀课文文体特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按文体分类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依据。语文教材的编写不仅体现着教材本身的理念,也体现着整个语文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将语文课程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语文课程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在具体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主要的依据。另一方面按照语文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出现了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它们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且它们共同地对选文按照文体进行了分类。这表明了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基本依据的语文教材,对文体特点有了共同强调和统一标准。这种强调和标准,突出了文体特点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教材”这个语文教学中最具权威意义的媒体,呈现和强调课文的文体特征,同时通过文体特点的呈现和强调,在教学中强化文体意识的养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缺乏对语文教材的编辑者在宏观设计和细节处理方面的良苦用心的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注具体篇目而很少考虑篇目之间的联系及这种联系中所体现出的编辑的整体设计,这就造成了对课文文体意识的淡漠,造成对教材的误读。因此根据教材以文体作为标准对课文进行单元分类的具体情况,以及文体在理解、体验、感悟课文中的特殊意义,真正理解和落实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想,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文体感知、文体运用感。这是真正读懂和理解语文教材的基本的原则性要求。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分别从文体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

语文教材以文体作为标准进行单元分类的原则和作法,使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和运用文体意识。语文新课标则更具体地对阅读教学中的不同文体的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到《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是伴随着学生语文课程的不断加强,而对文体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得不是非常具体,在教材编写的实施建议中提到:“教材选文是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而到《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文体教学就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语文教学选修课的五个版块,就是根据五类文体提出具体要求,即:诗歌与散文(语文选修1),小说与戏剧(语文选修2),新闻与传记(语文选修3),语文文字应用(语文选修4),文化论著研读(语文选修5)。由此可以看出,文体意识的培养和运用,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新课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对文体意识的培养,但处处涉及文体意识培养和运用的内容,可以说缺少文体意识和对文体意识的培养,就没有真正落实的新课标语文教学。

三、文体意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影响

语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体意识并非单纯的文体知识,它是语文综合素养在文体方面的表现。因此培养文体意识除了对文体知识进行传授、对文体内容进行训练之外,还要将其与构成语文素养的其他文面的内容进行连接、组合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体意识。同样,文体意识形成之后,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也是综合的。对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都具有直接的价值和意义。这里我们集中谈一下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1)文体意识是对课文文本的理解规范。有无文体意识对课文理解的反差是非常之大的。本文开头时提到,语文教学中不顾文体特点,千篇一律地使用模式化教学方式,其结果就是造成了对文本的误解,不同文体的课文是不同认识的体现,对其进行解析时必须采用与文体相对应的解读方式,它实际对于读者的理解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规范。同样一个题材,用不同的文体加以表现,它的意义和内涵就会发生变化,写作理论讲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就是这个道理。优秀的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有什么内容就有什么形式,文体属于形式因素,它为内容服务,采用不同的文体是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根据文体去理解内容,文体作为形式因素是对理解的一种规范。

(2)文体是体验课文文体的契机。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进行了特殊的强调,而传统语文教学对于体验是陌生的。如何进行体验需要摸索,而文体意识为我们进行阅读中的体验提供了契机。首先,文体意识的形成是以体验作为基础的。文体意识形成中“体验”的经历,正是为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提供了范本。其次,文体意识是根据文体特点迅速进入文章行文情境的保障。面对具体文体的课文,文体意识能够迅速地确认体验的方向和主旨。如小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虚构,是用典型环境和细节表现人物。散文,在真实的基础上可采用艺术手法,具有形散而神凝的特点。这种体裁上的特点为具体进入作品提供了具体体验契机的方案。

(3)文体意识对课文进行感悟的引导。文体意识对感悟具有引导作用,不仅不会将生活与作品混淆,还能分清文学作品和普通写作文体的不同,使学生在感悟优秀课文文本时,既能深入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从而引导学生根据文体特点实施感悟策略。

文体意识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被普遍忽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必须要充分地意识到文体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应首先以自身的文体意识的运用作为示范,使学生感受到文体意识对于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本意识的自觉性,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简介:杨永良,内蒙古通辽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文体意识新课标教材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文体意识”的觉醒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阅读教学,不妨多点文体意识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