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物不迁论》的发展观

2008-11-18陈豪珣

关键词:动静

陈豪珣

[摘要]僧肇的《物不迁论》通过事物的动静、因果关系的探讨,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间断性和连续性。僧肇采用“不迁”这个新概念来阐释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发展状态,从而超越了动静的争论。故“不迁”不是指静止。而是指事物的一种发展观。

[关键词]不迁;动静;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3-0161-03

僧肇对印度佛教中国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磐无知论》等是佛教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代表著作。其中,对《物不迁论》的争议最多。

在诸多的评论中,对《物不迁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僧肇的《物不迁论》是主静,如任继愈先生和郭朋先生。任先生认为僧肇以《物不迁论》为命题,“重点是在论证物本身是不变的”,有物“流动只是为了导俗用的假说,属于俗谛;不迁才是唯一的真理,亦即真谛。所以说到底,不动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圣人达到的境界”郭朋则认为:“好象僧肇在这里讲辩证法,其实不然,他是在讲形而上学,是在讲事物的不迁和常静”,“完全否认事物的运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僧肇提出的命题虽然是“物不迁”,但是其主要的思想是即动即静具有辩证法的特征。如汤用彤先生认为“不迁”讲的是“动静一如之本体”,法身是超越动静现象之上的绝对本体,“非谓由一不动之本体,而生各色变动之现象。”

表面上看来,僧肇的《物不迁论》一文主要是讲事物的动静关系,以及事物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些现象都是僧肇所要否定的或超越的。僧肇只是想通过人们熟悉的和争论最多的动静关系来论证事物现象的虚幻不真,从而超越动静现象揭示事物“不迁”的本质即事物发展的间断性和连续性。所以,我们不能仅从动静的角度来看僧肇的《物不迁论》的主旨,综合起来看,这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观,它揭示了事物存在、发展的形式、状态和过程。

世俗之人或普通人的运动观:“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在常人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四季更替,寒来暑往,这就是事物在运动变化。但是在佛教的真谛看来,僧肇认为万法即一切现象没有生灭变化,事物的动静变化都是虚幻不真的,是假象。在《不真空论》中,他认为由于缘起论,万物本性都是虚幻不真的,故空。在这里,他没有否定现象的有无,他没有否定事物的动静,相反,他肯定事物作为假有的存在。事物和现象是有无的统一,也是非有非无的统一。“《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无。《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在魏晋玄学,王弼贵无,以无为本,翡裴崇有,郭象则认为万物独化于冥然之际。佛教徒认为,一切事物都以因缘和合而生或因消散而灭,没有独立的自性,故曰“不有”,但既然有因缘条件存在,所以曰“不无”。破除了有无之争,而是从现象的“不真,故空”出发,得出了“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同样,作为事物存在方式的动静现象,它们也因事物的自虚也是一种假象,是虚幻不真的。但是他没有否定动静等现象的存在,而是肯定作为假有的动静等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他们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那么事物的动静关系作为假有是存在的,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角度。但是,事物的动静关系不是僧肇所要阐发的主题思想,不是他所要肯定或否定的,而是从动静的虚幻不真体悟到事物存在的发展状态和阶段,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只有如此,才能通过动静现象而又超越动静现象,不迷惑于事物的假象认清楚事物的发展本质。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过去的事物没有延续到现在,世俗之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运动,僧肇则称之为静止。为什么对同一现象,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如果明白了动静不二的道理,如果通晓了万物之自虚的本性,那么动静等现象就好理解了。也就是说,面对“昔物不至今”的现象,把它看成运动或静止都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如他举例说明之:一个和尚少年出家,白首归来。邻居问他过去的你还在吗?和尚回答说他自己既是过去的他,又不是过去的他。邻居听了很愕然。也就是说,白首而归的和尚是动静不居的,少年的他只是存在过去,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少年和尚与老年和尚虽然是同一个人,他们是一个事物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外貌和思想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他们是又不是同一个人。这是事物发展规律所决定了的,事物发生了量变到质变或部分量变到部分质变。对“昔物不至今”同一现象,世俗之人和僧肇得出相反的结论,从而否定了动静的真实性,两相矛盾都不成立。所以僧肇认为不能从动或静的关系分析“昔物不至今”的现象,否则谁也说服不了谁,纷争永不停息。如何解决动静之争?僧肇采用“不迁”这个新概念来阐释事物的存在形式,从而超越了动静的争论。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今……故各性住于一世。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关于动静、去往,百家争论不休,看似莫衷一是。世俗之人认为,从文字表述来看,不迁和流动是对立的。但是,从佛教真谛和俗谛来说,“不迁”和流动是同一现象(昔物不至今)的不同称呼,其本质是万物虚幻不真,故性空。事物分别只停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事物有不同的形式和性质。从某特定的时空看,事物是静止不动的,从整个过程看,事物各个阶段的不同状态和性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所以,僧肇反对把“不迁”与静止等同起来,动、静,去、往等现象都是虚幻不真的。把事物的存在看作是动或静的都不可取,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不顺俗,要不逆真,只有“不迁”这个新概念弥补了两方的缺陷,融合了各自的优点,具有高度的圆融l!生。“不迁”不是针对动静关系而提出的概念,其实质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观。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由于事物有其特定的时空限制,所以过去的事物不能穿越时空而来到现在,今天的事物也不能返回到过去。孔子对颜回说,看到新的事物,就在擦臂而过的瞬间,它就不

是原来的事物了。所以运动着的山川河流是静止的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而古希腊芝诺提出“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上乌龟”新命题,突显了哲学思辩能力。僧肇在这里也强调了动静的相对性,反对绝对的静止。事物的发展都是瞬息万变,即动即静,靠感性认识难以把握,只有用理性思维去理解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透过纷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僧肇把老庄思想、魏晋玄学和佛教空观结合起来,超越动静现象看到了事物发展过程的间断性和阶段性。

“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踟蹰于动静之间哉?”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但是原因不会和结果同时存在,也不和结果一起延续到今天。这里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讨论事物发展的起因和结果,是一种典型的缘起说。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不同步性说明《物不迁论》所强调“不迁”不是静止的意思,而是事物发展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阶段的,“不迁”不是运动观,是发展观。

所以物“不迁”不是讨论事物的动静关系的命题,而是探讨事物本性问题的。他超越有无之争,通过“不真故空”的新命题成功解决万物性空的难题。同样,在事物运动的问题上,他超越动静之争,通过“不迁”的新命题顺利论证了“事各性住于一世”,圆融了动静关系,推动了佛教发展观的中国化。事物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条件以及不同的阶段,它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特性。事物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性质,表现了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由有限和无限的属性构成,有限体现无限,我们只有通过有限把握无限,在矛盾中认识事物“不迁”的特性。“不迁”论证的不是事物动静、去来、因果等现象的运动观,而是论证了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特定时空观。所以,过去的事物只能存在过去特定的时空,它不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现在。而且,过去的事物永恒的停留在过去,永远也不会消失。事物不同的性质存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永恒性和连续性。事物的间断性表现出事物静止的特性,事物的连续性表现出事物运动的特性。事物是瞬息万变的,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但是僧肇要想说明的不是事物的动静关系,而是要向世人展现事物发展的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事物的性质也在不停的发生改变,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总之,僧肇在《物不迁论》一文中,通过世人熟悉的动静、因果等现象的探讨,超越世俗认识,用“不迁”的新命题避免了动静关系不休的争论,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动静现象的虚幻不真和事物发展的本质特性,以特定的时空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责任编辑:李晓光)

猜你喜欢

动静
初探雨林
勇气
微·视界
千万别碰我
动静之间
思“退”
从舞蹈作品简析杨丽萍的舞蹈风格
漫画
奏响有效课堂的四重节奏
追求“动静”平衡,构建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