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
2008-11-17田振华吴晓峰李云勇徐兰君
田振华 吴晓峰 李云勇 徐兰君
(1.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5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43)
摘 要:以2006年“中国天津‘塘沽杯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暨中国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62支参赛队伍中的部分运动员(男子)为研究对象测试了63项指标,其中形态指标29项指标,机能指标11项,素质指标23项。利用 T 检验、相关矩阵进行指标筛选和因子分析法得出有效反映龙舟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指标。
关键词:龙舟;高校;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
中图分类号:G8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437-04
A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Condition of Chinese Elite Dragon-Boat Paddlers in Colleges
TIAN Zhen-hua1, WU Xiao-feng2, LI Yun-yong1, XU Lan-jun1
(1.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Shandong 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subject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re some men dragon boat paddlers from 62 teams who took part in the 2006 Tanggu Cup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Dragon Boat Invitational Tournament and 1st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Dragon Boat Tournament in Tianjin. China. 63 indexes are tested, including 29 morphological indexes, 11 function indexes and 23 quality indexes. These indexes are screened by methods of T-testing, relation matrix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indexes which effectively reflect physical condition structures of paddlers are obtained.
Key words: dragon boat; colleges; elite athletes; physical condition; characteristics
本文拟对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员体能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龙舟科研人员、教练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其预期成果将对运动员选材、体能的诊断、训练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为龙舟运动的理论体系建设和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参加2006年“中国天津‘塘沽杯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暨中国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62支参赛队伍中的部分运动员(男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
研究对象人数/人年龄/岁训练年限/a一级以上 二级二级以下龙舟运动员
131.2 研究方法 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评价法。依据体育测量评价身体形态标准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测试。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包用GUTTMAN SPLIT—HALF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为 T检验,显著水平为P <0.05。由于测试指标和派生指标数目较多,因此首先利用原测指标和派生指标的相关矩阵,将同类指标中两指标相关系数大于0.75以上者,剔除其中一个指标。对经过统计筛选剩余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以找出最能反映龙舟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 ┆将优秀龙舟运动员(58人,以下简称优秀运动员)与一般龙舟运动员(48人,以下简称一般运动员)的形态原测试指标进行比较,两组运动员在大部分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优秀运动员的长度指标大于一般运动员的指标,这正符合龙舟运动的技术要求。ケ2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
指标与一般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指标充分地表现了我国优秀龙舟运动员形态的专项化特征。上臂紧张围、大腿围和肩宽指标,反映了龙舟项目运动员鲜明的外在形态特征。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臂围指数较一般运动员大,说明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龙舟运动员的上臂肌肉体积和横断面积大,肌肉发达,收缩能力强。龙舟的前进要靠双手握桨,通过桨与水的相互作用推动船快速前进。因而可以说,运动员的每一桨都离不开上肢的主动发力。经过长期的专项训练,运动员的上臂围度、大腿围普遍大于正常人,甚至大于很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从技术角度看,龙舟划桨的动作周期,运动员坐在滑坐上前后移动产生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积极力量主要产生在水下的拉桨过程,它使船艇前进;而消极力量主要产生在身体(重量)向船移动停止而后改变方向,产生一个很大的力阻碍船前进。当桨叶入水时,体重通过腿部发力向脚蹬板传递。入水是腿部动作的完成。在拉桨的开始,腿部的发力是重要而明显的,随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部和臂部肌肉的力量。可见,运动员腿、臂发力是贯穿于划桨过程始终的。从生理角度看,愈是大肌群其力量就愈大,大腿和上臂力量要优于小腿和小臂力量。故大腿和上臂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对同一个体,肌肉体积越大,肌肉力量便越大。而大腿围和上臂放松围指标,反映了龙舟选手划桨时主要用力肌群的肌肉体积。因此,大腿围和上臂放松围的大小,对龙舟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肩宽是很多运动项目普遍重视的基本体格指标,如举重、游泳等项目。我国龙舟运动员选材用该指标作为典型形态指标,充分说明了该指标的重要性。
作为长度指标,国内的龙舟选材均重视身高和指距或指距-身高指标,一直忽视坐臂长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把形态作为技术的外在力学条件去考察,可以发现,在同等动作幅度的情况下,坐臂长的运动员抓水距离远,即前弧远。在龙舟技术中前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教练员不断提醒运动员注意这一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坐臂长,很难达到良好的前弧距离。跪臂长这一形态指标作为完成技术的力学条件,在起航、冲刺时,龙舟运动员是跪在船上完成每一个拉桨周期的,跪臂长越大,则在相同动作幅度下的抓水距离越远,做功距离越大则船速度越快。
从运动员帕格休指数(胸围/身高×100)大可以得出,优秀龙舟运动员的体型比较粗壮。劳雷尔指数(体重/身高)×107)和威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能够反映人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优秀龙舟运动员的这两项指数都较一般运动员大(表2),说明优秀龙舟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较一般运动员好。
根据上述分析,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表现出长度指标大,在力量和肌力上占优势的特点。ゴ硬煌水平等级运动员的体型分值表(表3)发现优秀龙舟运动员体型分值均数为1.78-4.41-2.58,一般龙舟运动员体型均值为1.84-4.34-2.80。龙舟项目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持久的保持较高的速度。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有利于在比赛中快速、持久、有力的划桨。所以,教练员选材时要注意选拔躯干部发育良好,身体稍粗壮型的运动员。ケ3 不同水平等级运动员的体型分值
2.80±1.142.2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的机能特征 参考其它项目的测试指标和本项目的特点,选取并测试了下列指标:将优秀龙舟运动员的机能指标与一般龙舟运动员进行比较(表4)。ビ判懔舟运动员的心率显著低于一般运动员,说明优秀龙舟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脏保持着较良好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肌耗氧、耗能量维持在最低水平,保持着良好的心力储备。随着龙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障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本条件。因此,在今后的龙舟运动员的选材中应注意心血管系统的评价。
表4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龙舟运动员的
机能指标比较
P<0.05 优秀龙舟运动员的心功指数明显低于一般龙舟运动员,说明优秀组运动员定量负荷后心率增加不太多,并且心率恢复较快,是运动员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现代龙舟运动的竞争激烈,负荷逐渐增大,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本条件。龙舟运动员的心脏功能的评价是今后选材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在今后的训练中,也应注意加强心脏功能的练习,如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等。
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反映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测试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シ位盍/体重是每千克体重的肺活量值,能更合理地反映肺功能的强弱。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有着显著的差异,这说明通过长期系统龙舟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吸气、呼气的能力,提高肺活量。由于肺活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肺活量大的运动员进行训练。
2.3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将优秀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一般龙舟运动员进行比较(表5)。优秀组的力量、速度、速度耐力和灵活性优于一般运动员,其它则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优秀龙舟运动员上肢力量大,有利于运动员持久的保持强有力的划桨。握力较大有利于运动员在划桨时完成操向动作。背力较大有利于运动员划桨躯干整体性发力。测功仪100 m成绩有显著差异,这有利于快速的起航。测功仪100 m跑指标的入选再次证实了龙舟项目以高度的有氧能力为基础,同时对无氧能力也有高度要求的运动项目。测功仪100 m成绩的好坏反映了运动员磷酸原系统的代谢能力,由于龙舟运动的全程竞速分为起航加速、途中和冲刺3个阶段,起航加速阶段对运动员的磷酸原系统要求很高。目前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能在0~6桨内使桨频从静止提高到150桨/min以上的水平,没有很好的速度爆发能力是很难参与高水平对抗的。速度爆发能力的内在制约机制是磷酸原系统,而基础是绝对力量,核心是快速力量(爆发力)。如何进行转化是过去我国龙舟训练界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1 500 m跑成绩、500 m测功仪成绩呈现显著差异,优秀龙舟运动员良好的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正符合龙舟运动以高强度有氧供能为基础的项目特征。
表5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龙舟运动员
p <0.052.4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指标的因子分析和体能评价与诊断
2.4.1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指标因子分析 在对专家调查法确定的入选指标和根据实际测试的便利程度进行测试的原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相关派生指标,并根据优秀和一般运动员 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指标,再结合龙舟项目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矩阵,在两个指标高相关(r >0.75)的情况下,筛选了34项指标(表6)。
表6 因子分析指标一览
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形态身高/cm、跪臂长/cm、坐臂长/cm、指间距/cm、上肢长/cm、下肢长/cm、手宽/cm、骨盆宽/cm、肩宽/cm、上臂紧张围/cm、上臂放松围/cm、大腿围/cm、颈围/cm、身高臂展指数、肩宽/骨盆宽、体脂百分比、瘦体重机能
素质肺活量/mL、 心功能指数、次/1 min)肺活量/体重、1 min卧推(次)、2 min卧拉(次)、1 min引体向上(次)、背力/kg、1 min俯卧撑/次、1 500 m/s、800 m/s、500 m测功仪/s、1 000 m测功仪/s、30 s立卧撑/次、立定跳远/m、100 m/s、100 m测功仪/s、400 m/s对上述34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为了使分类集中,对因子载荷矩阵采用了方差极大法进行正交旋转,根据特征值λi>1,累计贡献率大于80.18%,得出反映龙舟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个主成分,见表7和表8。
-0.405呼吸机能因子9心功能指数-0.783心血管系统机能因子2.4.2 对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的单指标评分评价 根据因子分析载荷的大小,从主成分中选取1~2项指标作为代表对龙舟运动员体能水平进行单指标评分评价。挑选指标的依据:其一是与龙舟专项有密切联系,且在实际训练中常用的指标;其二是能够比较简单便利地进行测试的指标。下面对9个主成分因子选取的指标分析:
在第一个主成分中3个高载荷指标中,跪臂长是越长越好。身高和下肢长则不然,因为龙舟的体积是一定的,身高和下肢太长,则使船上运动员之间太拥挤,不利于划桨。再根据专家咨询的意见,在第一主成分中选取跪臂长这一指标作为代表。
在第二个主成分中,100 m跑反映运动员的良好的无氧能力而且载荷也都较高,选取100 m跑作为代表性指标。
在第三个主成分中,上臂紧张围、胸围/身高这两个指标相比,前者的载荷较高,再结合教练员的意见以及龙舟技术的需要,选取上臂紧张围作为代表性指标。
在第四个主成分中,400 m指标是反映速度耐力的典型指标,用1 500 m跑能反映龙舟运动员的一般耐力水平,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常采用400 m和1 500 m这两个指标,所以选取两者作为代表性指标。
在第五个主成分中,肩宽、肩宽/骨盆宽反映龙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但肩宽载荷较高,故选取肩宽作为代表性指标。
第六个主成分,1 min卧推、背力指标能反映龙舟运动员的力量指标,且载荷也较高,在征求教练的意见和龙舟技术的特点,选取二者作为代表性指标。
在第七个主成分中,100 m测功仪、500 m测功仪是反映龙舟运动专项速度、速度耐力指标,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常采用100 m和500 m测功仪这两个指标,并且载荷较高,所以选取这两个指标作为代表性指标。ピ诘诎烁鲋鞒煞种校肺活量/体重指标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呼吸机能,而且消除了体重差异带来的影响,故选取其作为代表性指标。
在第九个主成分中,心功能指数指标是反映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因此,选取心功能指数作为代表性指标。
0.023最后确定11项指标组成我国高校男子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模型(表9)。
制定单指标评分表的方法是:以各指标的平均数为基准值;在所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范围内高优指标(跪臂长、30 s快速立卧撑、上臂紧张围、肩宽、1 min卧推、肺活量/体重)按 T=10+10(x-x)/3 S,低优值(100 m跑、400 m、1 500 m、100 m测功仪、500 m测功仪) T=10-10(x-x)/3S 。将结果列表,即成单指标评分表(略)。
2.4.3 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综合评分评价及体能水平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 对于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综合评价的步骤是:将受试者11项入选指标实际测值回带到相应的单项评分表中查出单项得分;将运动员各单项评分进行加权,权重系数(βi)以各主成分特征
为了能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在各指标单项及综合体能方面的差异,我们用百分位数法和聚类法建立了运动员体能评价的等级标准,以便对我国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水平进行整体等级评价
3 结 论
1) 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表现出长度指标大、在力量和肌力上占优势的特点。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这有利于在比赛中快速、持久、有力的划桨。
2) 我国优秀龙舟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更强。
3) 身体素质表现为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更好的特征。
4)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得出11项指标可以有效反映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建立了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选材的单项指标评分表;并运用百分位法和聚类法建立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等级评价表。建立的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特征及评价标准模型,可为训练实践中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诊断和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的中、高级选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http//dragonboat.sprot.org.cn/,2006-4-18.
[2]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钟添发,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5] 刘华山,郑家润.龙舟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 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 刘德琼.龙舟运动员某些生理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45-47.
[8] 冯连世.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 何江川.龙舟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划水质量分析评定[J].体育科技,1997,3(4):34-37.
[10] 体育测量评价(全国体育学院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1] 曹景伟.中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形态特征模型及其评价方法与标准[J].体育与科学,1999,22(1):28-33.
[12] 刘慧泉.对划船运动成绩的综合评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25-28.
[13] 尤春英.优秀赛艇运动员形态生理指标与测功仪2000M成绩的关系[C].北京:国家体委体科所,1996.
[14] 蒲均宗.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