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中国入世后贸易摩擦的对策探讨

2008-11-13刘志成

总裁 2008年7期
关键词:反倾销贸易摩擦世贸组织

刘志成

摘 要:分析我国入世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世贸组织;反倾销;贸易摩擦

1 中国入世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从经济上来说,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之间竞争的存在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既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客观普遍性,又有其针对不同国家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对我国而言,贸易摩擦的产生既有不可避免的外部根源,又有其自身的因素。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外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间实力此消彼长相伴随的是国别利益的强化,它刺激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由此导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其次,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和出口市场地理分布过于集中,加大了我国对外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逐步升级和优化,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因此我国的出口产品不仅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及其国内产业直接竞争,而且与中等发达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发生越来越多的竞争。在我国加工的出口产品都集中于劳动密集环节,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水平不大,而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出口,并且是大批量的出口,极易引起进口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进口国壁垒的限制。

再次,企业的自我防护意识差、预警机制不完善。我国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远未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致使企业竞争手段单一,国际营销谋略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即使在国外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我们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之时,我们的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大量涌入出口市场,使自身陷于被动地位。不仅如此,我们的企业在一旦遭遇贸易摩擦时,经常连完整的、符合国际要求的有关成本、销售的记录也无法提供,更使得自己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加大了在摩擦中可能遭受的损失。我国预警机制的行业范围也过于狭窄而且行业协会的作用尚难以全面发挥,难以承担起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宜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事务。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出口经营秩序混乱。我国的一些产品的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可替代性较强的产品,其竞争优势大多来源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出口企业大都采用压价战略,出口经营秩序混乱,在国外的反倾销案件中处于劣势。

2 对策分析

(1)在建立和谐的双边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经贸协调机制。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构成了中外贸易摩擦的主体。因此,中国政府应致力于同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和谐的双边关系奠定基础。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中长期政策的核心应当是经济与政治双管齐下。加强双边政治对话与合作,发展良好的政治关系,并在两国之间建立某种协商与合作机制,形成经济推动政治,遇到具体问题时,就能够在规定的、可预见性的范围内解决,这样就在制度上保证贸易摩擦的顺利解决。

(2)加快技术创新及技术认证工作。近年来,中国卷入贸易摩擦的出口产品大都是工农业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在中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替代性强,容易被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所取代。因而当这些产品对进口国市场造成冲击时,极易受到进口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等的指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只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的能力,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3)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措施。虽然就贸易摩擦本身来说,通过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摩擦具有共同的尺度和标准,但由于中国与不同国家进出口结构不同,不同国家在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采取的手段不同,中国在解决与主要国家的经贸摩擦时必须采取不同的对策。如针对美国在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中经常打制度牌,中国应以制度对制度,尽快建立健全本国的法律制度体系,同时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应防止美国的制度陷阱;针对日本对华投资战略的变化导致的日资企业对日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应该建立磋商协调机制,由中日双方共同承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反倾销贸易摩擦世贸组织
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
文化价值维度下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的语言对比
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探究反倾销措施中的价格承诺
中国货如何面对“反倾销”
阿泽维多:世贸组织感谢中国为多边贸易谈判所做努力
世贸组织通过贸易便利化协议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