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下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研究
2008-11-13杨琼王水菊
杨 琼 王水菊
摘 要: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都采取无偿支援的方针,久而久之大家潜意识里把这种民族政策导向下的无偿援助看成一种对其他地区的负担,这种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恰当对待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及如何合理制定相关财税政策,对树立从政府到地方的正确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特色企业;比较优势;政策优惠;自我发展
1 发展民族经济现有四大优势
1.1 丰富的人文资源
凉山独特的历史,习俗等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是一种不可在短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彝族的服装、食品和手工品等是稀缺资源。
1.2 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
世界多元化发展推动着诸如民族文化等“稀有资源”的亮相。
1.3 国家政策优势
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凉山很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具有磁性的“特殊待遇”,使资本入主凉山市场。
1.4 小聚居的特色
小聚居是凉山彝族人口分布的一大特色。凉山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村落分布较为零星,因此有了小聚居存在。 “小聚居”的特色,适合“小作坊”的运作,大公司方便对各个小作坊分区管理,针对不同“小聚居”的特点分工,发挥内部的“比较优势”。
2 劣势
2.1 观 念 转 变 迟 缓
因为观念转变迟缓而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忽视教育的重要性,观念变得更加迟缓,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
2.2 工艺与技术的矛盾
众所周知,商品的价值与其包含的无差异人类劳动成正比。凉山的传统工艺大部分由人工完成,这在讲求机械化大生产流水作业的今天,矛盾凸显:一边是有高产量的设备不能用,一边是供不应求的缺口增大。
2.3 科研薄弱
长期以来,民族服饰科研创新意识淡薄,科研队伍不强,创新型科研人才缺乏。
2.4 产业脱节
各种原因造成的小作坊“各自为政”的局面,成为产业脱节的温床。 产研脱节,各自为战,工艺落后,难以形成批量效应。
3 对凉山地区民族产业发展出路的思考
主要思路:国家通过投资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人才→各彝族聚居地设小作坊点,对居民进行培训,生产各种地方特色的服饰或食品,手工产品→小作坊点将产品统一交到企业→企业再在海内外进行市场交易。也就是“散户+公司”的模式。
3.1 政府财政投资基础设施
凉山发展经济就要解决交通问题,这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为小作坊和企业,企业和海内外市场疏通渠道。凉山地区经济太落后,私人投资成本很大,国家若把一部分无偿转移用于对企业的投资,减少私人成本,必然是一种吸引力。
3.2 税收政策和地方法规
国家对在凉山地区的民族产业企业除了和其他企业一样的税收优惠,还应该有其他的减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增加税收的征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小作坊”的操作,保护散户和消费者的利益。
3.3 模式选择
首先是“公司+散户”型发展模式,各地的小作坊作为大企业的半成品车间;其次是联合发展模式,通过引导成立各种产品协会、建立合作社等形式:如小饰品协会,服装合作社,食品协会等,对大企业统一负责;三是扶持发展模式,对于条件困难的小作坊,大企业要扶持发展,做特别指导。
3.4 货源与市场
财政投入,各种文化班、技能班要办起来,国家和企业要舍得真正的投入。市场,在各地我们会经常看到从事民族产业的小企业,但是影响不大,如果这些企业能和凉山的大企业很好的合作,会达到双赢的效果。再就是和海外的有关企业合作,或者是大企业在海外设立分公司,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