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008-11-04蒋栋
蒋 栋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设计具有很关键的作用,方法有串联照应,以故拓新;叙述故事,增强趣味;创设情境,引发共鸣;由面到点,过渡自然;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导入新课等。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オ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级学员曾在北京某校对两个水平相近的班级作过对比调查:教师开始所讲的10句话,在有导入的班级,最少的记住了6句,10句都记住的有22人,占全班的57.8%;在无导入的班级,最多的记住了7句,还有一个学生1句也没有记住,记住2-5句的,有26人,占全班的78.9%(转引自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载于《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第1页)。上课伊始,许多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只有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做好准备的时候,教师的授课才能有效地被学生接受。而成功地导语设计往往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导语的设计呢?
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一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文体的类型、作家的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的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灵活运用,力求达到讲求实效,简明扼要,方法多样,给人以和谐的美感。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具体谈谈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串联照应,以故拓新
教师根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过渡,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深刻的批判了封建教育和封建文化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摧残。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著名小说《孔乙己》。这篇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一个“苦人”和弱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最终走到末路的悲剧。那么,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孔乙己的遭遇说明了什么?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会对此有更真切的了解。”这个设计,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出《孔乙己》,提示两篇文章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由旧知到新知,并领会比较学习的读书方法。
二、叙述故事,增强趣味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都是在故事的滋养下长大,对故事有着特殊的敏感。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老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故事来导入课文,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囚绿记》时,穿插陆蠡的故事,陆蠡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极有个性的一位。他的散文委婉多姿而清丽媚人,然而他本人却是副傻傻的书生相。抗战期间,他主持出版社工作,一次日军突然前来查抄反日书籍,抄走满满两卡车书。陆蠡恰巧外出,幸运地躲过一难。然而陆蠡却为自己不在场而内疚,他自己竟主动上门,来到租借巡捕房论个理儿。人家正愁没处找你呢,结果明摆着的:喀嚓一声,投进监狱了!此后他便作为犯人被无休止的提审。这时陆蠡依然是那副倔骨和“傻”相,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陆蠡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他便吐血而死。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口气强硬。老朋友吴朗西曾经说过:“陆蠡太傻了,然而他的可爱,感召我至深的,就是这股傻气、正气。”故人已去,然而他留下的文字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散文《囚绿记》。
三、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有效手段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学习《春》时,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音乐(播放音乐《春之声》),听了这曲美妙的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谈感受)面对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来表现,画家用色彩线条来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春天的世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这个设计,教师借助音乐把学生带入春天的情境,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生活表象,从而使学生产生急于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四、由面到点,过渡自然
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则可反其道而行之,由一般情况落实到特殊的一篇课文上来,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后人传唱。”[JP]
五、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的导语设计:“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一千贯。”这种悬赏缉拿的告示一出,下面的学生就炸开了锅,纷纷为鲁达鸣不平,要为他辩护:“鲁达无罪!镇关西罪有应得!”在辩护过程中,教师就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使用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方能达到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的效果。
六、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语文。做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生活,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如《苏州园林》一课的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小卧室吧!其实,每一个家庭的布置和装饰都体现了你和家人对美的追求,谁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小卧室的布置?这样的布置体现了什么特点?(指名回答)看来各家的家居布置,反映了个家人不同的审美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那么苏州园林在建筑设计上究竟有哪些特点呢?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古人云:“教亦多术。”导语设计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无论如何设计,导入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成功的导语必然可以建立起师生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