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教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8-11-04

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8期
关键词:教育法教育管理

夏 铭

【摘 要】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学校管理方式改革而产生的新的科学管理方式,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依法治教;教育管理;教育法オ

教育管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使教育的优点和潜力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在社会的每个领域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展示。现代教育要求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教,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办事。依法治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学校管理方式改革而产生的新的科学管理方式,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1、依法治教是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

在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对象全民化的现实情况下,各种教育利益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合理地进行教育利益的安排,正确处理教育利益的冲突,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通过法律途径来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是现代社会公正解决纠纷的最高形式。目前国家已经颁行的教育申诉制度、教育仲裁制度、教育行政复议制度、教育行政赔偿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等,是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依据,但还没有得到完善实施。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加快教育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法制化观念依然是当前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2、依法治教是实现教育管理手段间联系的需要

现代社会用经济管理手段、行政政策管理手段等管理教育活动,也要以法律为保障。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我们进行过几次大的教育体制改革,但是,教育投入的标准、政府行政、学校治教都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管的事情又没有很好的管起来。如何确立学校的自主权地位、教育投入的法定标准、国家和地方办学的权限、政府的宏观管理等等,都必须通过法律确定下来并辅之落实,通过法律保障行政、经济、道德等管理手段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教的重要手段。

3、依法治教是营造高校和谐环境、协调发展,培育学生成才的需求

和谐校园主要特征是安定有序、协调发展。而教育管理法治化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并约束着高校内外的各种行为,保障着高校和谐健康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法治化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保障作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系统失效,从而使高校运行不协调,不能保障学校达到预期目的。高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努力形成一个使学生全面成长的和谐环境。营造和谐环境,实质就是要求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和谐校园最根本的表现是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和谐发展,学生能在管理法治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材、自主学习;教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自主教学;学校能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发展壮大,自主办学,而这一系列的目标实现离不开教育管理法治化建设。

当前教育讼案中出现的权利冲突、观念碰撞和价值矛盾说明,法律法规在高校具体化过程中出现偏差、纰漏和失误是学校管理失职、校园生活失序的表征原因,而法律法规缺位、法治意识缺失、法治精神缺乏则是纠纷频起、冲突纷争的深层原因。高校协调发展必然有赖于稳定安宁的校园环境和有条不紊的教学科研秩序。如果校园矛盾激化、事故频发、秩序混乱,势必导致师生难以和睦相处、教师无心教书育人、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因而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深刻领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性,切实以法律规范去协调、解决好影响师生利益关系的问题。只有认真执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师生员工的一切行为都在“法”的轨道上运行,才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才能为全面育人、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和谐的环境。

4、教育管理法治化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方针的现实要求

高校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依法育人、以德育人。如果这一教育目标实现得越理想,那么,其巨大的社会效益、高尚的公益形象将使高校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名师巨匠、莘莘学子便会慕名纷至沓来,高校便会走上良性、协调、持续的发展之路。因而,围绕以人为本的要求依法育人、以德育人,既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现实要求。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充分尊重受教育者权利,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义务关系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从近几年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所引发的司法案例来看,人性尊严正在从一种潜在需要迅速地成为显性需求,人们越来越追求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自由、公平,越来越重视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尊严的确认与维护。在权利至上的理念下,传统的管理观念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也需要重新审视。

二、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

1、明确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内容

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利义务,依法治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凡属于教育活动所涉及到的主体均可看作依法治教的主体,诸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各种主体。学校内部工作所涉及的主体,即学校,包括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学生等,明确了主体即是明确了内容。从学校管理学角度而言,凡是属于学校管理的一切范畴,均属依法治教的内容,即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体育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劳动教育工作管理等;从法律角度上讲,凡是学校管理主体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均可看作治教的内容。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等权利和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等义务。推进依法治教主体和内容建设,需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教育行政领导及学校管理者更应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2、高校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依法管理学校

首先,高校主要负责人要根据国家教育法规来管理学校,这些教育法规是由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执法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违反教育法规,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基本要求,使学校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其次,教师应该是依法治教。作为文明社会前沿的学校,依法治教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而且应该在依法治国的总体事业中起榜样示范作用。依法治教的最重要内容是学校必须依法管理和服务教师。教师带头依法执政,一方面需要

保护、落实教师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指导、管理、评价学生的权利;获取工资报酬和享受各项福利待遇的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权利。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教师可依法要求国家部门以强制力来保障。教师这些重要的法定权利在有的学校并不能有效落实。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督促教师履行义务。教师权利和义务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需要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学校与教师之间难免会因为学校管理不当产生各种利益纠纷,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构成了学校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建立咨询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建立教师申诉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保证教师申诉渠道畅通,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特别需要处理好依法聘任教师。依法与教师鉴定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最后,依法治教需要依法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对教师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对于违反相关法规的教师要依法惩处。要建立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文化,从根本上杜绝教师的违法行为。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采取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3、推进高校民主建设,不断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在依法治教过程中,学校应当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参与和监督的力度,发动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调动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需要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学校要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学校重大决策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其次,需要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要明确校务公开的范围和要求。除党和国家机密、法律规定、学校按规定需要保密的事项之外,凡是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事关教职员工民主权利、切身利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政策规定等事项以及上级部门要求公开的事项,原则上都应公开。学校要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和公开的形式,适时向社会和师生员工公开学校校务,做到学校决策实施程序、过程、结果公开。三是规范学校决策和议事程序。学校应当规范学校决策机构和议事程序,征求党组织意见,集思广益,集体讨论决定,防止随意性。如教职工奖惩办法、分配制度等涉及教师权益事项的制度,不能只由校长或少数领导讨论决定,而应发动广大教职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提交教代会讨论。

总之,依法治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要求我们在教育管理法治化实践中注意增强法治观念、注重法治实践;强调法治与教育的协同进步。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胜.依法治教深析[J].教学与管理,2000.(3).

[2] 蒋虹.依法治校的重要性.http:∥www.jgjxxx.net/teachedublog/userl/3251/.

[3] 许根友.大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J].前沿,2007,(4).

[4] 张玉堂.教育法与现代教育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3).

[5] 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神州学人1995.3.22.社论.

猜你喜欢

教育法教育管理
新职业教育法:热烈地祝贺,冷静地看待
26年来首次修订,新职业教育法自下月施行
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
《职业教育法》修订进入“倒计时”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教育信息化写入《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