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教学探究

2008-10-15李锡达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知者课堂气氛物理

李锡达

在心理学中,兴趣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特定对象集中的、持久的、相对无需努力的注意,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感情.兴趣能够很好地解释个体乐此不疲的情况.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初次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这门功课倍感新鲜和好奇.教师应抓住这个心理特征,着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树立学习目的,为形成学习兴趣提供思想保障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和社会的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追求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为学生形成学习兴趣提供了保障.

二、抓住时机,点燃兴趣火花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言》是学生进入物理大厦的第一道门坎.学生怀着非常好奇和急切的心态等待教师如何揭开物理的迷宫,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点燃兴趣的火花.如演示“打蛋入杯”,“热水再沸腾”,“煮不死的小金鱼”等实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认为物理有玩有学,提高兴趣.根据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还可提出一些问题.如雨过天晴,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电视机为什么能出现图像?电风扇为什么会转动……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但是对于这些实验和问题不能全部解释清楚也不能束之高阁留给今后,这样只能给学生留下新奇、疑难,感觉物理难学.要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诱导使之得到解答,使他们觉得物理有趣、易懂、好学,使之有所收获,得到初步的满足,使他们对物理更感兴趣,更有信心.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很难长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听课. 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可

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采用小实验、讲故事、放多媒体片段、提问题等.

例如,讲授杠杆时可讲阿基米德“推动地球”的故事;讲大气压强时可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可放“千手观音”的舞蹈片段;讲电荷时可提出为什么冬天脱衣服有电火花出现;讲物态变化时可提出雪花为什么出现在窗内侧而不是外侧?

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以熟悉或有趣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讲授重点难点时节奏要放慢,语言要简明有力,要富有自信心和感染力,使教学上的节奏严密而和谐,课堂气氛紧张又轻松,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知识.

四、利用成绩反馈,加于心理疏导,强化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持久还受到学生学习的基础、方法、习惯、智力、个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不仅依赖于学生愿学、乐学、善学,而且还要适当进行考试,利用成绩反馈促使学生有“自我求成”的需要,调动和活跃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要使“成绩”发挥更大的效力,首先必须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对“成绩”的认识,其次要考试方式多样化、知识基础化、次数要适当.第三成绩要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让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有了进步的也应及时表扬,这样“成绩”杠杆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师生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灌注情感到教学内容中,课堂上要民主、平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个体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要用热情感染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总之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可敬,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学生动,富于情趣,他们就不会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会充满明媚阳光.

猜你喜欢

知者课堂气氛物理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留言板
古语积累
《论语》佳句精选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后知者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