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对等理论述评
2008-10-11游辉英
【摘要】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在各种翻译理论繁荣的今天,仍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存在价值和应用意义。文章就奈达翻译对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局限性做了粗略评述。
【关键词】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关联理论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它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重视读者的感受,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理论。本文将对奈达翻译对等理论作一阐述,同时也对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二、奈达翻译对等理论概念
奈达放弃了翻译史上长期探讨的“直译”、“意译”、“忠实翻译”等传统用语。主张作为翻译行为的对等的两种基本方向和准则: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奈达认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对翻译接受语所达的目的性不一致。
(一)形式对等
形式对等强调要注意讯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所谓形式对等,是指接受语中的讯息应与原语中的不同成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形式对等希望达到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对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文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语言上的特点;形式对等要求译文贴近原文的结构,这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影响极大。最典型的类似翻译是“释译”(gloss translations),最贴近原语结构,通常附以注释让读者对该原语文化的语言和习俗加深理解。
(二)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是基于奈达的“对等效应原则”,要求“接受者和讯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来的接受者和讯息间所存在的关系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在动态对等翻译过程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对应。动态对等的目的是希望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它把焦点放在了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例如,普遍受大众欢迎的饮料Coca-Cola,Coca的原意是指一种名为“古柯叶”的植物而Cola是指一种名为“可乐果”的植物,旨在说明该饮料富含天然成分,是一种值得信赖、可放心饮用的饮料。在翻译中译成“可口可乐”, 既说明了饮料的口感“可口”,又体现了饮用时的快乐心情“可乐”,同时巧妙地运用了汉语叠声词,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
三、奈达对等原则的实现模式
奈达对等原则所起的关键作用在于为翻译应摆脱词与词之间的严格对等指明了道路。他所提出的形式对
等和动态对等概念,为翻译理论引入一种以接受者为导向的概念具有重要影响,是最切近、最自然对等原则的实现。
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語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ee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它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它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它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所谓最切近,主要是指意义上的最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等。按照奈达的定义,动态对等翻译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美地再现原文意旨;而“自由翻译”或“活译”则没有此种要求,“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很明显,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求得译文和原文章之间等价对等。
奈达在他的著作中还反复强调,“对等”是相对的对等,不是“绝对对等”。
四、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一)从关联理论角度看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丹·斯珀伯(Dan Sperber)与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1986年在格拉斯(H.P.Grice)提出的语用学相关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见于1986年他俩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
关联理论虽不是翻译理论,但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为取向,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为取向。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和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因此,从关联理论看来,当原文与译文有以下情况时,对等原则很难实现:
1.原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交际目的不一致时,其功能、效果不可能对等。
2.原文、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阅读等不相同时,读者的反应也就不可能对等。
3.原文读者、原文作者、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不一致时,原文意图也难以传达。
(二)在圣经翻译基础上追求对等原则的实现
奈达的对等原则是建立在圣经翻译的基础上的,以传播基督教义为宗旨,为了传教,译者着重于考虑译文语言必须为读者所理解。因此,奈达主张翻译要重视读者,强调读者的反应,追求等效原则的实现。奈达的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的问题上,因而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在《圣经》的翻译领域强调可懂性自然有其道理,但对于文学翻译,把对等原则作为检验和衡量译文的唯一标准是欠妥当的,势必导致原作语言的简化,甚至非文学化。
五、结语
对于翻译对等理论,奈达本人指出,“对等总是相对的,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传意,力求尽量与原文接近,绝对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马会娟.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外语学刊,1999,(3).
[2]孟志刚,陈晦.从关联理论看对等原则的局限性[J].湖北大学学报,2001,(5).
[3]李红霞.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的合理性及其破缺-奈达翻译理论一瞥[J].探求,2004,(6).
[4]朱浩彤.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基础的再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5]陈冬兵.试论翻译对等的合理性与有效性[J].宜宾学院学报,2007,(5).
[6]何瑛.奈达翻译理论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6).
[7]李红梅.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品牌翻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作者简介】游辉英(1981- ),女,广东兴宁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英语语言学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