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桂铁路K11+250~K13+000段石方爆破方案及应急预案

2008-10-11潘善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3期
关键词:应急预案

【摘要】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11+250~K13+000段为新建双绕线地段,位于既有线右侧的山体上,距路线路中心最近为3.5 m,最远为72. 0m。文章对黔桂铁路K11+250~K13+000段石方爆破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黔桂铁路;石方爆破方案;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11+250~K13+000段为新建双绕线地段,位于既有线右侧的山体上,距路线路中心最近为3.5 m,最远为72. 0m。该段为高路堑边坡,最大爆破高度为38m。地形复杂,坡面陡,地质条件复杂,层状结构,强度极不均匀,必须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石方控制爆破。爆破石方数为30万m3,工程量大且比较集中。

爆破区左侧靠近既有线,铁路运输繁忙;右侧紧靠村庄及公路,来往车辆多,周围还有电力、通讯、地下管线及铁路其他重要设施,需严格控制爆破飞石和振动。

二、施工方案设计原则

1.施工必须做到四个确保:必须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及周围居民安全;必须确保行车正常安全运行,必须确保既有线通讯、电缆、信号、电力线等设施的安全;必须确保既有线路基、桥涵、轨道、站房等原有设施安全。

2.根据实际地质、地理环境条件、爆破作业点与既有线的距离和路堑的高度,选择不同的爆破方式,严格控制飞石方向和飞石距离以及冲击波与震动对既有线的破坏。

3. 根据地形地质特点及经验系数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选定台阶高度和临空面位置、最小抵抗线和炸药单耗量、炮眼的孔距和排距、起爆方法和起爆网络布置、延时微差间隔时间和装药结构。进行试爆后,根据试爆结果进行参数的进一步调整,以保证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三、施工方案

根据爆破点与既有线的距离与开挖厚度,采取两种不同的爆破方式。两端紧靠既有线、距离线路中心在3.5~10.0m、开挖厚度在≤10m的地段,实施B类控爆,采用人工风枪打眼,浅孔松动控制爆破,按照“浅孔、密孔、少装药”的原则,自上而下逐层形成纵向小台阶法进行开挖。双绕线中间距既有线路中心>10.0m、开挖厚度在>10m的地段,实施C类松动控爆,采用潜孔钻打眼,自上而下逐层台阶开挖、纵向拉槽施工。

(一)两端紧靠既有线扩堑地段

1.台阶、炮眼布设方法。由高到低逐层向下钻爆,形成平行既有线路的数级小台阶。每级台阶高H取1.6~2.0m,台阶长度为6.0~8.0m。炮眼布设先顺边坡布一排边坡预裂炮孔(顺边坡斜度打眼),然后在靠近既有线一侧顺线路方向布一排较密边孔,边孔距外侧边坡60~70cm。重直线路方向在预裂孔和边孔之间布2~3个主爆孔(垂直打眼),每一层的主爆孔为3~5排,见下图所示:

2. 孔网参数的选择。孔深控制在2米以内,孔径为φ42mm,控制爆破参数的选定见下表:

3.药量计算。所用炸药均为硝铵炸药。单孔装药量采用公式:Q=qWH或Q=qabL在爆破前应进行现场试验,以便确定爆破参数是否准确,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要分析原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孔深、孔距和排距以及装药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每个爆破点使用的爆破参数。

4.起爆网路设计。浅孔爆破采用非电毫秒微差复式起爆网路,起爆网路必须保证全部药均能起爆,且起到改变临空后方向,使飞石方向避开既有线和房屋方向。微差起爆网见下页图3:

(二)中间高路堑地段

1.台阶的确定。采取自上而下沿线路方向台阶拉槽施工法进行。台阶高度正常情况下为5.0~10.0m,台阶长度为10.0~15.0m。

2.炮眼布设方法的确定。先顺边坡两侧各布一排边坡预裂炮孔(顺边坡斜度打眼),边孔之间布设主爆孔(垂直打眼),主爆孔个数根据路堑宽度而定,每一台阶的主爆孔为3~5排。见下图所示:

3. 孔网参数的确定。潜孔钻的孔径选定为φ80~φ100mm,深孔控制爆破参数设计见下表:

4. 药量计算。主爆孔和预裂孔的单孔药量计算公式:Q=kawh或Q=kabh其中:孔距a,排距b,主爆孔单位耗药量K=0.3~0.45 kg/m3,預裂孔单位耗药量K=0.2~0.3 kg/m3。

5.装药结构及堵塞长度。台阶中部主爆孔采用底部连续装药,边坡预裂孔采用间隔装药;底部装药2/3,中部装药1/3;装药后保证堵塞长度为3.5~4.0m;堵塞材料使用粘土或钻孔岩粉,分层捣实。

6.起爆网路及起爆顺序。采用毫秒微差起爆网路,加大一次爆破方量,控制一响最大药量,减少施工封锁要点,降低总体爆破次数,保证震动效应影响控制在设计范围内。起爆顺序为先预裂后主爆,主爆为先下台阶后上台阶,每个台阶先前排后后排;微差起爆网见下示意图。

五、对既有设施的安全防护

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爆破岩体和炮孔的覆盖,二是架设钢轨排架防护,同时用木枕覆盖钢轨及轨枕、用塑料彩条布覆盖道床对线路设施加以防护。

1.爆破岩体和炮孔的覆盖。为防止飞石的出现,爆破岩体表面应进行覆盖,其覆盖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面积、重量、强度、强性、柔性和耐性等特点,并容易搭接和搬动。爆破岩体上先覆盖稻草或树枝,其上部分布钢丝网,再上用沙包或土袋压顶,最上一层为尼龙安全网。炮孔上覆盖炮被,用条宽为0.3~0.5m的旧轮胎裁条编织成1.5×1.5m被块,四周以锚杆固定,上绑胶带,顶压沙包、草袋。

2.钢轨排架防护。沿既有线边坡每隔2m架立P43型旧钢轨长8~10m,两钢轨间补3~4根钢管(50型),钢轨和钢管均用锚杆(长1.5~2.0m的Ф22螺纹钢)以钩形式固定于岩壁上,底部插入侧沟底下约30~40cm深,横向用钢管(50型,间距1.0~1.5m)与竖向钢管以十字卡联结,排架用8号铁丝捆绑竹排或枕木,排架顶部每隔2~3m 拉钢丝绳(Ф15.5mm)到堑顶的地垅上。

钢轨排架的见下图:

六、抢险应急预案

(一)爆破施工前准备工作

1.成立抢险应急小组并组建应急小组管理机构;

2.组织抢险应急人员安全理论学习;

3.将应急预案将抢险材料及机具于开工前运到施工现场指定地点,堆码备用,并派专人看守。

(二)爆破施工应急方案

1.预见险情:(1)既有线边坡塌方或飞石、滚石坠落损坏既有线线路、通讯、信号、电力及站房等设备,影响行车运营。(2)运营线外,飞石坠落砸坏周围农村房屋、交通公路。(3)人员伤亡。

2.抢险预案:

(1)对于既有线设施一般损坏的险情:如小塌方、折断钢轨1~2根、折断轨枕50根以内等,及时组织劳力及设备,灰愎线路,争取在施工封锁点內排除险情,不影响开通运行。(2)对于既有线设施损坏较严重的险情:如大塌方、钢轨和轨枕折断数量较多,线路有明显变形、位移,通讯、信号或电力设施打断的等,排险工作量放大,在施工封锁点內无法完成排险,不能按时开通运行;此时应立即将险情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通过驻站联络员告诉车站调度需增加封锁时间;另一方面,出动劳力及设备清除险情,首先对线路进行抢修,保证在最短时间內先开通线路,灰愎通车,并按规定设置各种防护信号,同时积极配合通讯、信号、电力等部门进行相关抢险。(3)对于运营线外的抢险:应及时通知权属部门、户主或村委、当地政府,组织劳力及材料设备进行抢修,并对事故论定赔偿等处理事宜。(4)对于人员伤亡的抢险:对一般轻伤的,由项目部临时医疗队施救;对重伤人员,拔打120,请求就近医院施救,并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及处理方案。(5)建立明确的安全通讯。

七、实施结果

黔桂铁路K11+250~K13+000段30万石方爆破,经工程施工人员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每天利用既有铁路的维修天窗点封锁线路实施一次爆破,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顺利完成。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没有发生过因控爆引起的任何安全事故,确保了铁路行车及既有设施的正常运营。

【作者简介】潘善华(1972-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中铁二十五局柳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土建。

猜你喜欢

应急预案
电视安全播出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方式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及注意事项浅谈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优化措施研究
浅谈夜间灭火救援演练的特点及对策
浮式储存气化装置解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