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程设计单位造价资料的积累

2008-10-11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8年13期
关键词:投标报价工程设计

王 娜 张 磊

【摘要】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探讨设计阶段造价工程相关资料的积累、整理、分析工作的重点,描述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及应用体系,以期提高设计单位造价工作质量,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工程设计;造价资料积累;投标报价

工程设计单位设计范围一般涵盖了建设过程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招投标阶段等设计文件的编制,其造价咨询工作相应的包括投资估算、投资概算、施工图概预算、投标报价、工程竣工决算等不同深度的工作内容。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虽然费用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2%~4%,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是项目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重点。因此,工程咨询、设计单位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高质量的投资估算、概、预算数据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发包、总包单位、施工单位提供项目决策、设计优化、标底编制、投资控制的关键依据。优质的工程投资估算、概算工作有赖于对造价工作者对各种造价信息及设计资料的准确把握,因此,造价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是各工程设计单位日常工作的应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造价资料收集的途径

工程造价是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以及其他的相关费用。这实质上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就是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围绕着工程造价各类要素构成,设计单位的造价资料收集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向施工企业收集。施工企业是工程造价资料使用最频繁、最直接的单位,施工企业各项工程的竣工决算资料是造价工作中最为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施工企业的已完工程造价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可以得出一定时段、条件下最为接近市场价格水平的各类造价指标,为造价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2. 向市场收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需要注意实效性,因此,了解市场上最新的各种材料、设备价格咨讯,对提高造价工作的质量有很大帮助。不同生产厂家、设备厂家、供货商直接面对市场,了解建筑市场的动态,它们提供的各种建筑设备、材料的工程造价信息最直接,最丰富。

3.关注各地域的工程造价部门颁布的工程造价资料。各地区、各行业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各自都有自己的工程造价信息刊物,向社会发布各类工程造价信息及国家的有关建设工程管理的法令法规等文件,设计单位可藉此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以指导造价工作的方向。

4.向同类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收集。工程造价咨询设计单位不仅应注意对自己单位所完成工程设计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而且应注重与同类设计、咨询企业进行资料交流,以互补各自的不足,为造价资料分析工作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样本。

5.向专业设计人员收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欲提高造价工作质量,对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思维、设备参数等要有尽量深入的了解,才能理解好设计者的意图,收集到更为准确的造价资料,做好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概预算工作,因此,对其他工艺专业的基本工艺流程、设备参数信息也要系统的收集整理,成为造价资料库基本信息。

6.网络信息系统。现在网络也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有很多有关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网站及造价工作者交流经验的网站平台可以为设计单位提供丰富、便捷的造价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将成为造价资料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

二、造价资料收集的原则

造价资料的信息繁杂,资料多样,设计人员对造价资料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对资料进行甄选、整理,有助于选别出好的样本,提高资料的可借鉴性。

1.准确性原则。对造价资料须辨别其真伪,提高可信度,使收集来的工程造价資料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如实地反映建设市场活动的变化,只有掌握真实、准确的工程造价资料,工程造价决策才能有可靠的依据。

2.全面性原则。造价资料应具有广泛的社会覆盖性,种类要全,数量要多,应收集整理完整的竣工决算资料,以反映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终成果,使工程造价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3.统一性原则。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工程项目划分、设备材料目录及编码、表现形式要做到统一,才能便于管理和有效利用,从而能够提高工程造价资料的处理能力和重复使用,使被处理的信息在不同的系统中具有通用性、互换性和可流通性。

4.代表性原则。某一类造价资料的收集应是该类造价资料中有代表性的资料。

5.时效性原则。由于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造价资料的收集应具有时效性,应注意及时更新。

三、造价资料的分类

收集的工程造价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后才能作为有用的工程造价信息,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1.造价资料的分类。对收集到的造价资料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分类,工程造价资料建议围绕设计单位造价工作特点进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工程资料。工程资料是造价资料收集、分析工作的重点,工程资料可按工程设计阶段包括估算、概算资料、投标报价资料、竣工决算资料。为便于管理和查询,首先应对工程类型分门别类,建立不同的工程系统,如民用建筑、矿山、工业厂房等。

对同类型工程,按建筑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顺序依次划分。如工业建设中的一个住宅区建设,是该项目的一个单项工程。该单项工程中包括单位工程如下: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等。单位工程可分为分部工程,如土建工程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防水工程等。

(2)造价指标。在整理的工程造价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计算出各类、各级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如:工程综合造价指标、单项造价指标、建、构筑物单位造价指标,建筑系数,各种投资费用占工程投资的比例等。同时应建立一套造价指标测算模型(如钢筋混凝土基础单位造价),能在一些影响因素变动时(如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予以调整替换,以核算出贴近当前市场实际价格水平的造价指标。

(3)设备资料。包括从各种途径收集来的设备价格汇总、设备询价价格、已完工程设备采购合同价格等,注意设备价格资料的时段性,可以按工程专业划分设备类别。注意设备价格变化的趋势及新设备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4)人、才、机价格。不断更新的近期市场上人工、材料、机械价格资料,可通过类比、替换等方法,用于测算更接近市场现状的造价指标。

(5)定额、法规。是有关造价工作的工具性资料,包括各类概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取费文件、工程其他费取费相关文件、政策等,注意行业内政策变化及新文件的发布。

(6)工艺、辅助专业知识。从各途径了解到的各类工业项目工艺流程、配置设备、主要参数等,可按项目或按专业划分类别,便于查找,并关注行业内新技术的应用。

2.造价资料的整理方法:

(1)典型测算:当收集的造价资料离散性较大不便于使用统计方法时,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典型工程进行测算;

(2)统计方法:当造价资料一致性较好时,即从时间、标准、规模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测算出平均结果;

(3)单项测算:对于特殊的项目,可以对某个单项按要求进行测算;

(4)类比测算:造价资料在拟建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类比法。通过对类比工程分析,采用分解、换算、替代等方法,考虑影响造价变化的因素和造价指数的变化并加以经验判断,可以方便合理地对工程造价做出计算。并可对已做出计算的造价进行合理评估。

3.整理的手段。为便于对造价资料整理、分析、查阅,应尽量采用计算机整理方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不同格式的表格,整理造价信息,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造价资料信息库,造价资料设立多级编码,便于从不同的途径查询需要的资料。同时,现在有关造价工程的应用软件业也很发达,也出现了许多有关造价资料收集整理的软件,企业可以挑选适宜的软件,引为己用,系统化的整理企业的造价资料信息。

四、结语

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设计单位造价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收集、科学的整理、完善工程造价资料体系,才能促使工程设计单位提高造价工作的质量,为各方提供更为可靠的投资参考信息,适应建筑市场未来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娜,女,吉林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概预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猜你喜欢

投标报价工程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制度下的投标报价策略探讨
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报价确定及投标策略
成本预测在投标报价中的作用解析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