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根据地的早期货币

2008-10-10

北京档案 2008年9期
关键词: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

刘 睿 淑 华

1931年11月7日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当时中央苏区到处是一片欢欣的革命景象:红旗、红缨枪、红标语、红袖章——一片红色世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就相应地筹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并着手发行国家银行货币。为了急需解决印制钞票的铸版问题,国家银行特地通过上海地下党的关系,聘请了两位雕版工人,从上海长途跋涉,厉尽千辛万苦,到达中央苏区,进行设计制版,当时还在白区搞到了几台印刷机,辗转运入苏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一九三二年开始发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货币计有:一元券、五角券、二角券、一角券和五分券五种。票面上的图案,一元券与二角券是列宁像,五角券与一角券乃是花框,五分券是群众大会图景。票币的左下角,有当时的行长毛泽东同志的签字,右下方有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同志的签字。这些货币通用于中央苏区。

当时由于军事上的原因,中央苏区与其他苏区还处于分隔状态,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还设立了几个分行,同时也发行了货币。计有:“湘赣省分行”(井冈山地区)发行过一元券、五角券、二角券、一角券与十枚券;“湘鄂西特区分行”(洪湖地区)发行过一元券、五角券、二角券、一角券。长征以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陕北还建立了“西北分行”,发行了纸币与布钞,面值有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等数种,但通用时间较短。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除中央苏区发行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货币以外,其他苏区也早就发行了地区性的货币,有许多苏区还设立了省苏维埃银行,以及区、县苏维埃银行(或工农银行、工农兵银行、农民银行、平民银行、贫民银行)。这些银行发行的货币共达数十种之多,发行的地区与范围也很广。可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各苏区经济领域内也到处点燃起燎原的“星火”,这些货币的发行,同样可以反映出当时“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形势。

在地区发行的货币中,最早的是“浏东平民银行信用券”,发行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可见浏阳地区在秋收起义后不久就发行了货币。在其二角券上还印着“打倒资本主义”、“拥护农工政策”的革命口号。鄂西农民银行在一九三0年发行了货币,也是较早的,其一元券上印着“武装保护苏联,打倒帝国主义”、“扫除封建势力,消灭军阀混战”的革命口号。此外,当时许多苏区货币上,也都印着革命的标语和口号,如鄂豫皖苏维埃经济公社二串文券上印有“完成土地革命”、“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鄂西农民银行一角券上印有“活动赤区金融,完成地方暴动”的口号。湘鄂赣省工农银行二百文券上印有“实行革命经济组织,冲破敌人经济封锁”的口号。其二角券背面印有《苏维埃十大经济政策》的文告。川陕省工农银行三串券上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八小时工作”的口号。这些口号均起了宣传人民与教育人民的作用。有些货币还对白区起到了宣传作用,如鄂西农民银行一元券背面《用券条例》中载明“白色区域如愿意使用本券,尤所欢迎,来赤区兑现,各级政府当负护送责任”。这些货币都如实地反映了我国土地革命时期的的有关政策与历史面貌。

总的说来,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各苏区的货币,不仅是我国革命史上早期的经济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这些货币在当时起了繁荣苏区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冲破敌人经济封锁和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的作用。所有这一些,对动员、组织群众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斗争,以及保卫边区政权,均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县委政法委

猜你喜欢

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试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商业贸易政策的意义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成立与撤销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