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奥运写评书
2008-10-10杨玉昆
杨玉昆
2007年,为迎接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提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号召后,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已经退休多年的档案人,自己究竟能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做些什么?正在这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评书奥运”节目。因为我在该台的“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嘉宾,因而被主持人聘为该评书文稿的执笔人之一。
打这以后,我读了不少奥运方面的书,既有奥运的百年历史,也有奥运的风云人物;既有萨马兰奇、何振梁这样的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卓越贡献的大人物,也有为筹备北京奥运会在各条战线上奉献奥运的普通人。我还听了不少刘兰芳、单田芳等著名评书艺术家的段子,从中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初步掌握了一些评书写作的技巧和套路。经过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完成了我的第一篇评书作品。为慎重起见,我还在家里尝试着按评书的艺术风格进行多次演练、反复修改。就这样,我的第一篇评书作品得到有关专家和广播电台同志的首肯。从今年1月1日起,由北京评书老艺人马岐播讲的“评书奥运”节目,在北京电台正式开播。我撰写的长篇系列评书《何振梁》、《萨马兰奇》,以及反映来自北京各条战线奥运火炬手事迹的短篇评书,相继被广播电台采用播出。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广播电台又对“评书奥运”节目提出新的要求:奥运会期间,以评书的形式演播前一天赛事实况,并决定开幕式盛况作为第一讲由我执笔撰写。为此,我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经反复斟酌,把第一讲的题目定为“北京奥运会万众欢呼,鸟巢开幕式异彩纷呈”。8月8日那天晚上,我早早就准备好了纸和笔,一边观看开幕式盛况,一边记录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每个细节,同时还对开幕式进行了全程录像。开幕式结束已是9日凌晨,我即刻打开电脑整理文稿,并跟实况录像进行反复比对,5000字的评书文稿终于在凌晨3点半通过网络传给了主持人,确保了当天上午“评书奥运”节目的准时录制、审查和正点播出。
这次参与“评书奥运”即时播出的经历,不仅是我有生以来之幸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一是使我学会了随时迎接新的挑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今日之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应对其惟一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老年人尤其要自觉主动地学习,不然就会落后,老有所学是老有所乐的良方,也是老有所用的前提。
二是拓宽了搜集资料的渠道,切身体会到及时收集资料的重要性。图书馆、档案馆、书店以及报刊、电子网络都是搜集资料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我18年前收藏的第11届北京亚运会会刊合订本,在这次撰写评书奥运文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间,我订阅的北京奥运会会刊,不仅为我撰写文稿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还将成为我永久珍藏的奥运史料。
三是使我学会了高度关注正在发生的事件。而这种高度的关注,同样需要对新闻的敏感、联想和感悟,需要快捷的综合与条理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写成最感人的评书。以开幕式而论,从独唱女孩到钢琴女孩,从风筝女孩到抗震男孩,他们频频在宏大的演出中亮相,我也一次次地被眼前的情景所感动,不仅让我满怀激情地完成了开幕式这讲的定场词,也为我创作儿歌《十唱北京八月八》奠定了基础。这首儿歌不但被《北京广播电视报》刊用,还在广播电台由少年儿童朗诵播出。
2008年是北京的奥运之年,也是我退休后最忙碌的一年。我除了参与评书奥运文稿的撰写外,还主持了以“档案与奥运”为题的“每期一辩”,参与了《心桥·奥运专刊》的编辑,我还是“首都治安志愿者”。北京奥运会为我们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老档案工作者,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