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大兴档案事业
2008-10-10北京市大兴区档案局
北京市大兴区档案局(馆)
北京市大兴区于1956年建立档案工作,文革期间,档案工作基本处于停止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档案工作全面恢复,1986年7月,大兴县档案局、档案馆正式挂牌。
一、档案局(馆)体制的调整与建立
大兴区档案馆原来只有平房三间(约45平方米),地下室三间(约5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当时库存档案12000余卷。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黄村卫星城的建设,预计每年应接收进馆的档案就有3000多卷,由于条件所限,大量应接收的档案不能接收进馆。
1990年2月,档案局(馆)搬入新楼办公,面积1968平方米, 配备279套档案柜,馆藏档案资料26000卷(册)。随着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现档案馆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占地面积约15亩,建筑面积预计15000平方米,附属设施1000平方米的新档案馆建设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
区政府对档案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档案办公设备、档案资料征集、档案抢救、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等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并得到落实,有效地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优化馆藏,紧抓档案馆工作
1、馆藏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成绩。
建馆初期,接收、保管的档案只限于文书档案。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接收的档案门类不断增多。现在,馆藏档案除文书档案外,还有会计、婚姻、知青插队、招工、土地证、地名等专门档案;有关农业、水利等方面的科技档案、部分城建档案;照片、印章、奖杯、奖牌、奖旗等实物档案;录音、录像、光盘等音像档案及图书资料等各种载体档案。截至2007年底,馆藏档案达到112680卷(件、册、张、盘)。
2、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
根据《档案法》规定,馆藏满30年档案应向社会开放,我馆馆藏到期档案经过工作人员审查鉴定后,及时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开放10批次共计10353卷,个人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在我馆查阅开放档案。
3、政府信息公开查阅迈出新步伐。
大兴区档案馆2008年被定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我们积极与区政府信息办配合,投资18万元,装修改选了查阅大厅,购置了现代化设备,改善了查阅环境,向社会各界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在档案利用方面,档案作为凭证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如高米店村是大兴区政府2007年计划拆迁村,拆迁办人员多次来我馆查找有关房屋土地档案,大部分查到并取证。这些档案,解决了政府在拆迁工作中有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档案管理保护达到新水平
我们坚持完善制度、确保安全。改革30年来,我馆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对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切合工作实际。目前,我馆已建立的制度有档案馆职责、档案接收征集制度、开放档案办法及开放档案实施细则、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办法等20项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实行现代化。在档案管理上,我馆建立了馆藏全宗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完成了对文书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的采集工作,婚姻、知青插队、招工等专门档案已全部实现计算机检索,提高了查档率和检索速度,减少了利用者等待的时间。
四、档案业务指导不断创新,推动全区档案事业的发展
1、机关档案工作
1991年,根据兴政办(1990)10号文件的精神,加强机关档案管理达标升级的业务指导工作。当年全县共45个单位达到县级标准,占全县立档单位的50%;有14个机关单位档案管理晋升为市二级标准;县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企业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另有一建等7家企业档案管理升入了市级先进。1997年4月,大兴县档案局召开全县档案晋升市二级标准业务工作会议。截止到2000年底,全县档案目标管理升市二级工作普遍完成。
2002年,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制发了《大兴区档案局以件为单位归档标准》,完成了全区108个立档单位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工作。2003年,在全区普遍实行了立卷改革,使档案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2007年为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8号令》,我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审批小组,出台了《大兴区档案局关于落实<规定>的实施细则》。
2、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1998年,根据市档案局要求,结合本县当时的档案工作情况,开展了村级建档工作,下发了大兴县村级档案建档试行标准,2000年完成了358个行政村的建档工作,2002年底,553个行政村的村级建档工作全部完成。
2002年,区委在全区各镇建起了农民需求工作室,广泛收集信息,为农民致富服务。2005年以检查落实《村级档案收集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和为“创建”活动提供服务为重点,分别下到各村镇进行业务监督检查指导,使村级档案能充分反映其重点工作的突出特点,做到分类科学、条目清晰,与争创五好党支部相统一。
3、非公企业建档工作
2001年,与科委共同协商,确定了民营企业建档试点单位。我们深入到各民营企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耐心指导、帮助有需要的民营企业建档,民营企业建档工作,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的一个新途径,也是加强软环境建设,政府职能部门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受到了市档案局的好评,其他区、县也曾到我区参观学习。截至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150家企业完成了建档任务。
4、社区档案工作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建设成为我区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我们专门制定了《大兴区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大兴区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文件。当年便完成了22个社区居委会的建档工作。2004年经努力,全区71个社区居委会已全部建立了档案室,共归档6147卷。2007年,为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编写了《大兴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手册》,制发《社区档案管理考核标准》,截至2007年底,全区86个社区居委会完成建档任务,初步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5、重大活动档案工作
200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区委办、政府办制发了《加强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归档的内容、要求和制度。2003年“非典”期间,档案局与区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非典”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并派人提前介入到非典防控指挥部,共整理防控“非典”档案12类,1119件,全部接收入馆。2005年,开展了对京九铁路、京开高速路、五环高速路、六环高速路四大工程项目的归档工,共归档文书档案162卷、科技档案32卷、会计档案190余卷(册)、照片档案3册200余张,并移交入馆。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中,起草下发《关于做好先进行教育活动的档案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圆满地完成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任务。
五、挖掘档案资源,提供档案信息
档案馆从1987年至2007年编制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大兴的足迹》、《黄村卫星城城市建设》等编研资料44种,约231万字。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功能,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01年8月被命名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举办“大兴区区史展”、“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大兴”等展览深入到机关、乡镇、农村、社区和学校巡回展出,参观者达40多万人,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大兴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档案工作进入信息化新阶段
大兴区的档案信息化工作1995年开始起步,发展变化可划分为应用推广、初步发展、数字化建设三个发展阶段。
应用推广阶段(1995—2000年)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档案局馆1995年投资14000余元,购置了第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机关办公条件及利用服务工作有了较大的改善。1998年又购置了两台计算机,为档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996~2000年,档案馆每年优先录入利用率较高的知青招工档案目录约10000条。
初步发展阶段(2001—2004年)
2001年,档案局先后购置了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推进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2001年,在区综合信息网建立档案局(馆)主页——兰台纵览,开始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档案工作。同时,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完善馆藏档案检索体系,完成全区各镇、村地名、招工、知青、婚姻和文书类开放档案的目录录入434317条,基本实现了档案利用计算机检索,提高了查阅效率,实现了开放档案网上查询。
数字化建设阶段(2005年以后)
2005年,档案局成立信息科,加强了对全区立档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指导。2007年 6月向区属立档单位制发了《大兴区国家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施细则(暂行)》,对电子文件管理体制、归档范围、归档方式以及移交、利用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目前,区档案馆按照利用优先、重要程度优先的原则,建立了各门类档案及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12个,录入文件级目录955807条,案卷目录6.9万条,珍贵历史照片534张,为社会提供查阅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七、档案执法、宣传呈现新特色
1、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全面推进档案工作。
1984年至1990年,局馆人员仅有5~7人,90%是高中及初中学历。改革开放30年来,档案工作依托全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截至2007年,局馆人员增至3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就占近50%。
1987年以来,为提高全区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档案局采取培训与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档案人员上岗、立卷归档业务、社区档案工作、档案执法及专题培训班46期,召开专题座谈会3次,参加培训人员达3836人次。
2、档案业务和档案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
1988年是档案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大兴区于1月份召开了贯彻实施《档案法》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学习并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档案法》。各单位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会议宣传档案法规。区档案局与广播电视局共同策划宣传《档案法》专题节目,群众对《档案法》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
此外,区档案局馆还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借重大活动开展上街咨询宣传活动,积极向市、区各新闻媒体投稿反映全区档案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果,举办展览组织学生来馆参观,并深入到社区、机关、农村、学校进行巡回展出,使干部群众了解大兴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和各项建设新成果,为实现“新世纪、新大兴、新形象”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档案行政执法形式不断创新。
1998年,由区档案局牵头建立了档案行政执法队伍,10名档案行政执法员,60名执法联络员经过培训上岗。为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制定了5项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重新修订档案行政执法制度13项,先后出台《行政许可程序性规定》、《行政许可办理流程》两份规范性文件,17种行政许可文书,4项行政许可制度以及《大兴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标准细则》。1993年,由档案局、区人大、区法制办、区司法局成立了联合执法检查领导小组,定期对全区各立档单位进行档案执法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档案事业取得的成就,我们认识到: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与领导的重视和各级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保持档案工作者锐意进取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的开拓新思路,使大兴档案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