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句子的妙用

2008-09-26蔡建明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语言

蔡建明

四个句子,一篇古文,而且是一篇长文,就这样教完了。乍一看,你会疑虑,古文有这种教法吗?细细想来,又禁不住赞叹起老师设计的巧妙。整节课既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又完成了专题赋予文本的学习任务,由平到奇,由浅而深,大气开放而又精致严谨。这一设计为古文选修教学尤其是自读课的辅导教学创出了一条新路:以“言”带“文”,以一驭万。

《滑稽列传》是《〈史记〉选读》“摹形传神,千载如生”专题的一篇自读课文。专题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史记》的人物形象刻画艺术,同时了解不同类型的传记在刻画人物时篇章构思上的差异。其中,《项羽本纪》是专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刺客列传》与《滑稽列传》是类传。《选读》赋予的任务就是从这个角度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陶冶学生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作为类传,《滑稽列传》其实是必读课文《刺客列传》的补充,后者主要借助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场面描写表现人物,前者主要借助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二者与专题其他文章共同体现了《史记》刻画人物手法的多样性。

节选部分写了三个人8个故事。淳于髡三个故事:一鸣惊人,智搬赵兵,罢齐威王“长夜之饮”;优孟两个故事:葬马,优孟衣冠;优旃三个故事:临槛疾呼,劝阻御苑扩建,劝阻漆城。全文共12节,约1600字。因此,无论文本长度还是内容深度都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老师基于文言选修自读课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只抓住了人物个性化语言这样一个角度,主攻一点,不去面面俱到,用四个句子就轻松自然地完成了辅导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兴致盎然,就文言知识问难释疑,在探讨过程中鉴赏技法,品析语言,感悟人物仗义执言的优秀品质。

课堂在简要复述故事之后,交流并回答了学生自读中遇到的疑难词语,然后逐一讨论四个句子。

一、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课件,下同)

师:请翻译这个句子并说明句中画线的“所”怎样理解?

(第一个学生翻译得不够准确,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回顾必修课本中的知识,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俗之所欲”等句子。学生回忆出“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这里可以译为“……的东西”,“所”的后面是动词或具有动词性的词语,然后顺利译出句意。)

师:这是淳于髡在智搬赵兵故事中说的一句话,之前他还有很多话,从这些话中你能不能看出他的进谏特点?请结合故事分析。

生1:淳于髡用的是隐语。当齐王问他是否嫌礼物少时,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给齐王讲了个故事,将齐王的行为比喻成故事中用很少的礼物祈祷丰收的农人,让他意识到要增加礼物才能搬得赵兵。

师:他的发言中提到隐语,有人能说出它的特点吗?

生2:用比喻、暗示的手法映射事物。他把农夫比喻成齐威王,说他想要的多,付出的却很少。他想再加点钱,但不明说,既不得罪齐威王,又达到了目的,很巧妙,成功地达到了进谏的目的。

师:你说得对。用比喻来暗示是个聪明的办法,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要到了钱,更为他借兵成功奠定了基础。

老师在这个句子的讨论中只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先是词句,由于句子的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先要求学生翻译,以便发现问题。果然,第一个学生翻译得不够准确,原因就是对“所字结构”这一重点文言现象理解不到位。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回顾必修课本中的知识,促使学生准确译出了句意: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但是祈求的东西太多。这一做法并不新鲜,只是借助了原有的知识积累,但是,这种意识很重要。在必修文言基础上的选修学习,应当带有温习旧知的任务,不断地强化巩固已有的积累,把词法与句法结构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在弄懂句意之后,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问立即带出了淳于髡的全部故事,自然地由言过渡到文,同时提出了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对故事与技法的深度理解,不再是简单的读懂要求,不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复,充分体现了选修教学的特点。学生对“隐语”应该是完全陌生的,为了降低难度,也为了不脱离文本,老师明确提出了“结合文本分析”的要求。由于结合了文本,学生在反复研习课文的同时很快弄清了“隐语”的特点:比喻、暗示,并且领悟了这一方式产生的效果。显然,这一问题的探讨为后面句子的讨论确立了方向,表面看,是在析技法,其实是在品语言,为最后归结到个性化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者也

师:请说明画线词的用法。

(老师先要求学生说明句中画线词是什么词性的活用,同时要求解释。学生回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贱”“以……为贵”。然后老师要求翻译句子,同时根据翻译的情况进行引导,学生译出了句意: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

师:优孟谏葬马用了什么方法?

生3:用了兵法中“以退为进”的方法。先顺着楚庄王的意思,让他很诧异,引导楚庄王明白道理,把马烧了吃。

生4:用夸张的方式引起楚庄王的注意。描绘了一个很壮观的送葬场面,让楚庄王意味到做法的错误。

师:是的,用了夸张的方法。“君王之礼”葬马谁都能看出荒谬,楚庄王自然也会意识到。优孟进谏还有一次,与这一次有什么不同呢?

生5:采用了唱歌的方式。

师:请朗读给大家听听。(生读唱词)

师:唱词表达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6:贪官不能做,廉吏也不能做。用了对比手法。

和第一句不同,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先翻译句子,因为这个句子理解的关键是两个词的活用,都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这体现了教师对重要语言点的准确把握。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学生机械地将活用套进句子,造成句意的生硬,老师的点拨使句意变得畅达。

较之淳于髡,优孟劝谏的方式复杂一些,不同的事情用了不同的方式。“葬马”用的是“以退为进”,其中又有“夸张”;“孙叔敖”一事用的是扮演、歌唱,在对比中再现孙叔敖生前死后的不同,感染了楚王,顺利解决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探讨“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朗读了局部文本,既解决了技法理解的问题,又在“读”当中感受与体验了劝谏语言的魅力,再一次扣住了教学设计的定位。

三、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师:请解释画线的词并翻译这个句子。

(学生回答,“即”是“如果”,“就”是“成就”,“为”是“刷”,“顾”是副词,译为“但是”。老师补充了第二个未画线的“为”是“建造”,引导学生回顾“顾”的其他用法,纠正了“顾”的理解,再让一个学生完整译出了这个句子。)

师:面对统治者“人贱马贵”和“漆城”的想法,优孟和优旃内心深处是赞同还是反对?

生(集体回答):反对。

师:但他们却说“请以人君礼葬之”“善,多纵禽兽于其中”,明明是赞同呀。

生7:先赞同他再否定他。

师:不错,优孟优旃对君王的做法是不赞同的,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是赞同的,本来正面的话被他们说反了。

生8:我知道了,这叫做“以退为进”。

师:是的,把忠言寓于谬言之中,用反说放大荒谬,起到了特殊效果,这就是他们的智慧。这种方式也叫做“归谬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会感觉到这些优人很了不起,找找看,作者是怎么赞叹的?

生(集体回答):“岂不伟哉!”

师:他们“伟”在何处?请用文中的话概括。

这个句子的研习侧重于两个方面。首先侧重对句子翻译切合语境的指导,由于关键词语影响到句子翻译的准确,老师先从词的理解开始。果然,学生将“顾”译为常见意义上的“但是”,经过讨论点拨,学生终于明白:“但是”表现比较强烈的语气转折,一个地位低下的优人对楚王说话用这种语气不妥,应该选择表轻微转折的用法,解释为“不过”。但教师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继续追问:你知道“顾”还有哪些用法?请举例说明。经过回顾梳理,学生借助必修课本的知识对“顾”的实词虚词义有了系统的认识,再次体现了选修学习瞻前顾后的特点。

研习到这里,教师开始以求同方式部分整合前面的学习内容。这一步骤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为最终的整合作了铺垫。优孟“以退为进”,与优旃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退为进”,从思维的角度去考察,其实就是“归谬法”。使人明白事理的方式很多,“归谬法”是其中极具智慧的方式,肯定了对方又让对方意识到荒谬可笑,同时并不引起对方的反感。讨论过程中,对人物智慧的赞扬又顺势引出了评价,进而引出了第四句的研习,过渡得自然而不露痕迹。

四、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师:请翻译这句话。

生9:太史公说,天道宽广无边,难道不伟大吗!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合于正道,也可以化解纠纷。

师:是的,他们以谈笑巧妙地合于正道,化解纠纷。读了这个文本,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淳于髡仰天大笑的神态,目睹了优孟摇头而歌的风采,更亲闻优旃临槛疾呼,感受到他们地位虽低,却一心为国的精神。这栩栩如生的形象,作者是怎么刻画出来的?

生(集体回答):语言。

师:三人进谏的语言并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特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

生10:有的说隐语,用比喻;有的正话反说;有的用歌谣对比。

师:既然都不一样,可见语言是个性化的。请自由选择一个人的语言,可以诵读,可以表演,体验人物语气、情感,感受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生诵读)

师:从这个性化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怎样的形象?

生(七嘴八舌):机智聪敏,能言善辩,仗义执言,为国排难。

师:课前请大家查一下“滑稽”的本义,如果查到了请与大家分享。

生11: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能不断地往外流酒。比喻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言词流畅。

师:说得很好。语言是个性化的,形象的本质却是一致的,所以太史公才把他们放在一起并给予高度评价,“岂不亦伟哉!”赞叹之情溢于言表。除了本篇外,《﹙史记﹚选读》已学过的篇目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个性化语言是什么?

……

第四句是太史公的评论,揭示了三个人物事迹的精神实质,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是全篇的点睛之句,也就成为整合全篇内容、整合课堂结构的关键句。由于研习的逐步深化与铺垫,课堂由语言、内容的理解层面进入到人物的精神层面。教师在进谏特点的整合中找到异同,导出个性化语言的品味,最终让学生领悟到,“滑稽”的背后是“仗义执言,为国排难”的可贵品格。课堂到了这里,整体结构完整而严谨,预设的目标得到充分的达成。

但教师并未停留,而是引入了“外一篇”,再次体味《〈史记〉选读》已学篇目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推动课堂进入最后的高潮。但是,这个“外一篇”并没有变成多样化手法的总结课,只是从语言角度切入,使课堂不至于旁枝逸出。有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项羽的《垓下歌》,引得众人沉默;有学生模仿刘邦“未央前殿”嘲笑他父亲的话,引得全体大笑。这时,教师进一步启示学生:这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在《刺客列传》中也有,它启迪我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写人,可以出神入化地刻画人物,使人物具有个性特色。《毛诗》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劝学》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让我们也学会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手法,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滑稽列传》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古文选修自读课的特点。作为补充性质的文本,在必读基础上,它理当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但我们拿不出更多的课时让学生像必读课一样研习,又不可能听之任之,这就需要用极为俭省的设计完成辅导任务,《滑稽列传》恰好给了我们这种示范。我们说它大气,首先是敢于舍弃,文言知识只突出了三个重要的语言点:所字结构、词的活用、词的语境义,其他知识由学生借助必修课的积累自主完成学习;其次是结构的开放,关键句或语段中心句的呈现,实际是呈现了全部文本的骨架,加上相关知识点的链接,自然形成了收放自如的课堂空间。说它精致,首先是聚焦知识点,抓住具体的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次是结构的谨严,着意铺垫,相互照应,步步推进,有水到渠成之妙,而无刻意求工之嫌。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210004)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我有我语言
同桌宝贝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