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2008-09-10褚树荣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7期
关键词:课型新课程小说

褚树荣

单从教学的层面来考察,我以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有两个:一个是课程评价问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测评?新课程高考如何进行?这些评价问题直接制约着新课程的教学。但有些问题是一线教师无法左右的:如新课程高考方案如何?新课程高考试卷怎样?我们只有执行和适应。另一个“瓶颈”就是选修课的开设。且不说学生能不能自主地选课,教学班能不能走起来,单是教师如何教学选修课,就大多数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没有先例的新课题。

选修课教学难。难在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积累有欠缺,如不懂《论语》的人教《(论语)选读》,没读过外国小说的人教《外国小说欣赏》,没有完整看过《红楼梦》全书的人教《(红楼梦)选读》等等;难在没有选修课教学经历的人教选修课,课型的陌生使很多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以不变应万变”:一篇一篇又一篇。篇篇教成必修课;难在对选修课程和相应教材的价值追求和总体特点缺乏认知,选修课程的价值是实现差异性教育,各种教材的编法最能体现该领域知识的本质和规律,但在实际教学时我们有意无意地进行“一刀切”;难在教学时间和内容、教学深度和教学进度的矛盾无法调和,习惯于一学期教学一本书,现在要教两本书,有些甚至选修1A、1B一起上。一学期要备四种不同教材的课!

舶来品式的课程总体方案已成定局,出于各家出版社而知识体系不统一的教材也已选定,一线教师也只能“知难而进”了。课程专家有言:课程改革最后决胜在课堂。教师要在选修课堂里求生存促发展,就必须探索选修课的教学策略。下面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依纲据本,尊重选修教材的特点

课程标准制约选修课程的开设,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这种教材的编法,而选修教材的特点又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又关系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法选择,是一种因果关系。目标确定和教法选择都属于教学策略,跟教材特点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五种选修系列的教材,本身的特点各不相同。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如《语文文字应用》;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如文学欣赏类的教材;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文化论著”研读类的教材。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教材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以《外国小说欣赏》为例,我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点想法》(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3)中对教材的特点作了粗浅的概括:1吸收小说研究领域已被广泛认同的新成果,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教材单元。2选文的深度,决定了师生阅读这些小说有一定的难度。3单元内部的体例安排照顾到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实际。每个单元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4单元内部板块有着“纲举目张”式的逻辑关系。话题、课文、思考和实践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一纲两目”:一纲——“话题”规定了阅读的主题。两目——课文提供了阅读的例文。“思考和实践”明确了阅读的任务。教学《外国小说欣赏》就必须要照顾到这个特点。以宁波市高中新课程“聚焦选修课堂”课例研讨活动中的《半张纸》的教学为例,教材的特点制导着教学的进程。这种制导关系可以用四句话概括:1话题为主线。即落实“话题”既是教学目标,又是主要教学内容,又影响着教学设计。《半张纸》编在“结构”话题单元里,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小说结构的相关知识。学习从小说结构角度欣赏小说艺术。2课文为范例。用“吃肉取核”作譬。“吃肉”是理解课文,“取核”是欣赏小说结构艺术。老师的“吃肉”过程是:通过齐读和轮流读的形式,熟悉课文→讨论提取展示小说情节的关键词→漂流瓶式的想象和还原主人公的两年生活。“取核”的过程是:从文中找出两三句可以概括情节的中心句→从中心句中概括小说的结构框架,即“半张纸”——“一段人生事迹”//“两分钟”——“人生中的两年”→尝试用一个词语概括结构的特点(学生用“浓缩”“概括”“意识流”等)3思考要渗透。因为(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与实践”是“本教科书最有特色也最为紧要的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走出习惯的阅读陈见,发现另样的进入作品的方式。”(教科书“前言”)该话题后面,有思考题:“《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应该是教学重点。但教学又不能成为解决课文思考题的过程,于是,该问题要渗透到教学的主要环节中:作者是怎样实现浓缩(概括)的?→这样的浓缩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出种种“好处”:这样的结构给小说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内容更有张力),这样的结构使小说情节成为人生过程的隐喻(人生就是酸甜苦辣的过程)。这样的结构使主题更为集中、本质(人生的幸福就是让主人公尝到生活的全部赐予),等等。我以为这样的教学,就是在引导学生欣赏结构艺术。4实践靠训练。有些课文后面有实践训练题,它们实际上是欣赏小说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教学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能不能对小说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不能初步评价结构的妙处?于是教师选了英国作家哈里特,思勒的微型小说《招牌》,让学生比较评价《招牌》和《半张纸》的结构异同,并思考这样的结构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学生发现《招牌》的结构很有哲学意蕴:招牌显示了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招牌给人以昭示,岁月变迁,简洁的人生更接近于生活的真谛;人生就是一个循环过程;时尚就如招牌,传统的也会成为时尚。等等。我以为《半张纸》的教学就是从教材特点出发进行教学的一个样本。

化个为类,优化点面结合的教学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我以为“个”(点)和“类”(面)是很重要的概念。“个”就是一篇文章,“类”就是一组文章或者同类文章。从教材选文的呈现方式讲,“个”指传统的教材以及有些必修教材是“一篇一课”式,而“类”指新课程有些必修教材(苏教版)和选修教材基本上是“数第一课”式;从教学法角度讲,“个”就是单篇课文教学,“类”就是单元或者主题教学;从教学内容而言,“个”就是单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类”是统帅一单元几篇课文的主题(话题)内容。如果说,必修教材基本上以单篇教学为主,那么,选修教材应该以单元教学或者主题教学为主。但是,任何单元教学或者主题教学都不能跳过篇的教学,教学中能否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是选修课教学成败的关键。下面以人教社的七种选修教材为例。对“类”的项目作一巡视。

每一个“类”的细目下面都有一组文章构成单元课文,即使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也是长篇的节选,每一课的篇幅都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课文。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势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化个为类、点面结合是选修课教学的必然,也是与必修课教学的根本不同。所谓“化个为

类”是指在设计教学时。单篇文章的解读要凸现单元主题的要求,单篇文章其实是实现主题的一个例子。有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同类的作品比较,让学生通过作品的比较阅读,掌握这类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知识点。所谓“点面结合”是指在单元教学的时候,单元的教学要求,要通过具体的篇章来实现,具体的篇章就是“点”,单元或者主题的要求就是“面”。举个例子说,《先秦诸子选读》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认识剧作家的风格和相关的戏剧艺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认识传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中国现代散文诗歌欣赏》理解作家对相近主题的不同吟唱,《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散文的艺术,《外国小说欣赏》认识话题知识,学习从某个角度欣赏小说艺术,《语言文字应用》从不同层面上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这些都是“面”的要求,而一篇篇的课文都是“点”。

探索实践,尝试丰富多元的课型

选修课以“走班”或者说“教学班”为主,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选修课的教材多样,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譬如“诗歌与散文”系列。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精选重点篇目鉴赏研读,朗诵会等形式也可采用;“小说与戏剧”系列。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阅读欣赏的报告会、戏剧影视作品欣赏沙龙也可组织;“新闻与传记”系列。重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也可尝试简单的新闻写作;“语言文字应用”系列,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实用写作;“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主要是开拓文化视野,增强文化意识,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同的系列,应该有不同的课型,即使同一种教材,也应该尝试不同的课型,这样更符合选修课程的性质。我以为以下几种课型,在选修课教学中可以尝试。

1教师串讲课型:以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典型篇章的阅读鉴赏。

可以以一篇为主。串起其他几篇的教学,如《(论语)选读》中的《为政以德》一课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主,《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以《荷葆丈人》为主。

2主题讲座课型:根据单元主题(话题),以几篇课文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介绍主题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艺术。很多欣赏类的教材,均可采用这样的课型尝试。

3读书报告(朗诵)课型: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如:学期初定题→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心得写作→教师浏览选择→策划报告会议程→师生评价→获奖或者推荐报刊。

4评点交流课型: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等方式进行。如评点示范(教师示例和古人典例)→点评点的确定和语言的选择→点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理解、质疑、阐发、联想、鉴赏和评价)→试评→交流(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台讲述)

5课题报告课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进行交流展示。这比读书报告会稍微正规些,班级和学校均可举行。讲述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事先布置任务→尽可能搜集资料→课外写作→成果交流。

6作业练习课型:结合课文后面“练习”的题目。教师拟制相关练习题,以课外作业或者当堂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并注重讲评。

7主题活动课型:围绕一定主题,策划“短平快”的实践活动。如“小说戏剧”系列的影视观摩会、课本剧试演,又如“传记新闻”系列的新闻采访等活动。

实事求是,关注高考复习的方向

选修课的教学尽管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高考的关口还在每个学生的前面,所以选修课教学不用违言应对高考。新课程高考各省有不同的方案,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对教学影响更大的是那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试卷。从先行进入实验区的四个省市新课程高考卷来看,试卷除了结构上有所微调,阅读部分增加一点选择性之外,跟老课程的高考试卷模式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总之,论生活化,高考试卷远远不如各省市的初升高试卷的改革力度大,而且很多省市的语文初升高试卷呈现出的崭新的面目令人惊喜。论语文化,现行高考卷的考查内容和方式也远远不如台湾的国文考试题目来的精致和文雅。论灵活性简洁性,全国卷的模式远远不如上海卷的合理。可以看到,各省市进入新课程实验后的高考,与老课程的全国卷模式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样,在高二、高三进人选修课教学时,已经可以适当兼顾到高考语文复习了。以人教社(语言文字应用)为例,“课堂活动”中的材料可以作为复习中的例子,“工具箱”中的方法和概念可以用来解决语言疑难,“小试身手”中的题目是非常好的语言练习题目,一些干脆就是历年高考题的集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语言文字应用》虽然是用来进行活动化教学的好教材,但可能编者照顾到汉语选修教材的可读性,其中也偶尔流露出活动设计低幼化的痕迹。对于这些地方,教师可以淡化和跳过,但是高考卷的前几道语基选择题和后面的语用题的复习,是很可以从教材中借鉴思路和材料的,它将改变高考语言基础复习和语用题复习时千人一面、千课一律的僵化局面。再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就“诗歌之部”来看,“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这三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既是中国古代诗歌欣赏的传统方法,也符合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更有意思的是目前流行的诗歌鉴赏题考来考去不就是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吗?从目前流行的考法。命题者还未对“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表现出足够的重视,这尽管有操作上的障碍,但古代诗歌放弃了声韵的考查,总是一个遗憾,教学时就应该进行弥补。再譬如《(论语)选读》,我们以为教学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内容:一、识记与积累。包括词语句式理解,文言点逗,名句默写,成语理解等。二、整合与建构。包括较长课文的内容梳理,片段阅读,思想观点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理解和阐发,对某个主题的内涵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等等。三、拓展与运用。以文体讨论或者小作文形式,重在经典重读,古为今用,根据现代立场看经典思想,承传传统思想中的现代价值,等等。这样的教学,跟目前的高考文言文考查方向是一致的,而且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人们对于文化经典的解读会有新的眼光、角度和要求,这种新的视角,或早或迟会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出来,高考试卷应该也不例外。

猜你喜欢

课型新课程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倾斜(小说)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