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主要技术特征的研究
2008-09-05马谦
马 谦
摘要: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在过渡阶段的分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大的作用;过渡阶段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双支撑进入最后用力的关键;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关键词: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2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94-03
铅球运动是一项集动作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于一身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它又是一项重器械的力量性投掷项目,铅球项目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近百年,世界田径运动格局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铅球运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大赛中优异的运动成绩几乎都被欧洲的男女运动员所包揽,相比之下,我国的铅球运动成绩却徘徊不前,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要想使铅球技术水平不断跃向更高层次,创造出优异成绩,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无疑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在铅球项目的运动训练中,如果没有对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认识把握和崭新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认知其训练的本质,从而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文试图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主要技术特征进行研究,针对他们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动作提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来综合评定。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优秀男女28名铅球运动员为对象(表1),其中男子15名,女子13名,运动员均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
1.2材料仪器采用日本松下M90高速摄影机,均在28名男女铅球运动员比赛现场的正右侧面进行三次定点拍摄, 摄像机距投掷圈中心点14 m,拍摄频率为50帧/s,镜头高度1.25 m,且主光轴与投掷方向垂直,机内无时标,拍摄频率在比赛前后用拍摄电子秒表的方法进行校正,三次定点拍摄时比赛天气均为晴,风速小于3 m/s,拍摄环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内容具有很高的可比性,将拍摄所获得的录像资料采用生物力学平面定点解析的方法在爱捷运动分析仪(eimg7.1)上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所需运动学参数。
1.3主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运动技术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在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中,人体经过滑步使处于静态的“人—球”体系进入动态,以获得一定的预定速度进入过渡阶段,过渡阶段是从右脚滑动结束到左脚落地,即是滑步的延续,更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其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人—球”体系运动速度损失的基础上,为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发挥做好充分准备,并使身体处于最佳的发力状态。
2.1铅球运动速度与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变化的特征在铅球项目的过渡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图1)在滑步与过渡两个阶段的分界点附近出现重合,进而形成一种渐分渐合形态,两条曲线出现重合后按同一方向共同发展,并过渡到最后用力阶段,两条曲线再度分合对提高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当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成或即将形成最后用力姿势后,运动员应该有一个下肢的快速发力,使身体形成最大限度的扭紧、肌肉拉长状态,即身体形成“弓” 态,以便推球时能发挥身体最大力量,这一技术动作在铅球运动速度与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变化中表现为:两条曲线重合后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超过铅球运动速度曲线,理论上讲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速度曲线向上超出铅球运动速度曲线越大,说明运动员身体扭紧越充分,肌肉被拉得越长,越可能创造理想成绩,本测试的运动员两条曲线的差值最大为0.644 m/s,充分证明他们创造好成绩的根源所在。
在过渡阶段,铅球运动员右脚的前脚掌着地后,运动员的重心合速度立即呈下降趋势,这说明运动员在未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之前,便开始了制动缓冲过程,在过渡阶段结束瞬间,运动员重心速度均小于滑步结束右脚着地时的身体重心速度,且在过渡阶段中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水平、垂直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垂直分速出现负值,表明右腿伸肌做退让性工作。另外,运动员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重心速度下降至波谷的持续时间有差异,证明运动员之间右腿伸肌做积极退让性工作存在着差异,其主要产生原因有2个方面:1) 从解析的影片中观察到,运动员在整个滑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腾空,身体腾空后的再落地,地面给右脚的反作用力和脚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右腿伸肌做退让性收缩,表现在数据上为重心水平速度下降,垂直负速增加;2) 滑步阶段的运动主要是增加水平速度,而最后用力阶段不仅要保持增加水平速度,而且还要增加垂直速度,人体工作方式的改变必须在过渡阶段完成,最后用力阶段时的神经反射和肌肉的退让性收缩必然影响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的变化。
铅球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铅球速度变化主要有身体重心速度和上体前倾角的变化。铅球运动员在滑步和过渡阶段只有很好地控制上体,才有利于加长最后用力工作距离及运动员不停顿的过渡到最后用力阶段,计算中发现运动员姜某某在过渡阶段铅球速度增加很多,通过录像可见她在滑步时上体控制较好,几乎与地面平行,但到过渡阶段左脚着地前,上体开始抬起,造成铅球过早加速,影响了最后发力,而贾某某在过渡阶段时上体控制较好,与此同时,右腿及时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移动,缩小两速度差,使各肌群有一个牢固的支撑点,为最后有力垂直距离增大打下良好的基础,故铅球速度的变化不但和髋部动作有关,也与滑步开始和结束时躯干角有关。
2.2铅球运动员髋、膝关节运动学特征我们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本次测试的铅球运动员左右两髋及两膝关节的速度与重心水平速度R左髋=0.498, R右髋=0.516,R左膝=0.667,R右膝=0.457,水平达到P<0.05,说明髋关节与膝关节的速度与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呈显著性相关关系,所以,铅球运动员的髋部与膝部技术动作是过渡阶段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铅球运动员在过渡阶段,其右髋均水平速度有下降(表2),在右脚着地后,左髋水平速度大于右髋水平速度,左髋速度快是滑步动作的延续,有利于左脚迅速下插,左髋速度越快,髋横轴越能迅速地从与铅球投掷方向垂直变为与铅球投掷方向平行,当左脚落地后,右髋水平速度又超过左髋水平速度,右髋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右膝内扣,为最后用力做好力学方面的条件准备,说明左脚刚一着地,右侧便开始加速,有利于髋轴迅速向铅球投掷方向移动,而此时肩部基本未动,下肢运动先于上肢运动,最终形成躯干的充分扭紧产生超越器械的技术动作。
在过渡阶段,运动员左膝水平速度一直呈持续下降趋势(图2),与重心水平速度显著相关,说明积极的向前下方摆插左腿有助于提高重心水平速度;左膝的垂直速度在过渡阶段为负值,说明运动员左脚下落的积极,而左脚的快速下插,不仅能使双支撑得以形成,使重心在滑步时获得的速度尽可能的保持,而且容易形成超越器械的动作,这是有利的技术动作;而右膝的水平速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右脚着地后伸肌积极退让,右腿速度下降,但右膝很快向前方转动,使下肢的运动开始加快,水平速度回升,说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右腿落地后积极内收,内旋,带动膝和小腿向前移动较及时,较好的弥补了速度的损失,而右膝垂直速度为负值,说明重心向下减速显然右腿退让工作不足,因此,有待于提高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2.3铅球运动员右膝角度的运动学变化特征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过渡阶段时的右膝角度均显示了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滑步结束右脚着地后曲线下滑,经最大缓冲后上扬,而达到最大缓冲的时间运动员之间最大相差0.08 s,说明运动员缓冲地面冲击力能力这一技术环节存在差异,有明显的不足有待加强。为了深入研究,我们进行了右膝角度与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及合速度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此过程中右膝的伸展角度变化与重心合速度、重心的垂直速度增加值高度相关(P<0.01)、与重心的水平速度增值相关(P<0.05),说明运动员右腿的蹬伸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运动员双支撑前右膝角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开始了右腿的蹬伸,说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了最后用力。
3结论
1) 铅球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在滑步与过渡两个阶段的分界点附近出现重合现象,运动员按同一方向共同发展,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2) 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右膝垂直速度为负值,即重心向下减速,右腿退让工作不足,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3) 在过渡阶段,铅球运动员右膝的伸展角度变化与重心的合速度、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增加值相关,说明运动员双支撑前右膝角度发生变化,即开始右腿蹬伸,证明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这是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张英波.推铅球现代投掷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 段世杰.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国家体育总局,1999.
[5] 熊西北,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7] 马明彩,等.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 许耀球,等.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航出版社,1990.
[10] 冯晓东,等.铅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1] 袁作生,等.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2] 崔允龙,等.推铅球技术研究与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3] 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4] 王倩.田径技术诊断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5] 王庆跃.我国铅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M].成都:四川省教育出版社,1990.
[16] 王少春,等.九运会铅球冠军王智勇的力量诊断方法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
[17] 刘明.推铅球运动项目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02.
[18] 杨存斌.当今“中国铅球技术”的力学分析[J].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1991.
[19] 王倩,周华锋,刘茂辉,等.对两名不同水平男子铅球选手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404-406.
[20] 任平社,庄希琛.不同力量训练手段对推铅球技术与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