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经》的生命教育思想

2008-08-30吕锡琛

大学教育科学 2008年4期
关键词:道德经生命教育

吕锡琛

[摘 要] 《道德经》提出了“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等命题,凝炼而又深刻地阐发了 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并具体落实为“返朴归真”、“柔弱不争 ”、“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教育人类从种种糟蹋和浪费生命的“失道”状态中觉醒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生更为精彩!

[关键词]道德经;尊道贵德;返朴归真;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 04-0005-04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 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 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 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 的论 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 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 ”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 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 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 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 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 ,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 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 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 ,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 “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 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 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 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 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 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 ,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 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 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 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 “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 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 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 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 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性功能,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 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 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 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 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 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 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 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 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 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 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 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 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 [注:第十九章。],“ 复归于朴” [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 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 [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 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 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 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 ,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 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 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 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 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 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 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 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 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 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 [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 [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 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 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

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 。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 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 不自生”却能“长且久”、“ 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 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 [注:第七章],“既以 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 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 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 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 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 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 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 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 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 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 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 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 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 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 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 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 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 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 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 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 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 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 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 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 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 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 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 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刘笑敢.老子古今[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7.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李震声)

The Thought of the Life Education of Tao Teh Chin

LV Xi-che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Ch ina)Abstract: The book of Tao Teh Chin puts forward some topics, such as “Tao g ives everything birth, Teh fosters everything”, “worshipping Tao and exaltingTeh”. It deeply elucidate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life. M eanwhile, the book embodies “Tao” as “Teh”,which preserves lives. For exampl es,“ to return to nature”, “to be gentle”and“ to be frugal and curtail desi res”. It is helpful for modern people to draw the ethical wisdom. Thus we can b e aroused from the state of devastating and wasting lives, and cherish our livesand make them more fascinating.

Key words:Tao Teh Chin; worship Tao and exalt Teh; return to nat ure; life education

猜你喜欢

道德经生命教育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