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戏的发展与特点

2008-08-27王耀吟

关键词:小戏猪草安庆

王耀吟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形成初期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而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黄梅戏在第二阶段获得了大发展。自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丈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作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演员,使黄梅戏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电影的迅速传播使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

进入新世纪后,黄梅戏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作了新的探索。如《秋》、《啼笑因缘》、《风雨丽人行》等,加快了剧情节奏,将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相互交叉,增强了人物的感情力度,涌现出了马兰、韩再芬等一批年青的优秀演员。

黄梅戏为何深受群众的欢迎呢?主要在于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黄梅戏用的是安庆方言,东西南北各地的人都易接收,且具有轻快、幽默、优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征。她的表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如《打猪草》、《卖斗箩》等;她情趣盎然,机智嬉谑,表现出民间的幽默,深受群众的喜爱,如《夫妻观灯》;她质朴细腻,真实活泼,明快抒情,唱腔优美流畅,曲调丰富多彩,表演载歌载舞,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具有极强的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天仙配》多次在国外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法国一位影评家认为《天仙配》“悦人心目”;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

黄梅戏——“中国的乡村音乐”。

【简评】

本文介绍地方戏,语言简洁朴素,条理清晰分明。讲述黄梅戏的发展情况,一气贯注,如行云流水。介绍黄梅戏的特点,铺张排比,事例与引用结合,生动充实。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介绍时,在平实的文字里融入了对黄梅戏的热爱之情。

(吴国珍)

猜你喜欢

小戏猪草安庆
鱼殇
打猪草
扯猪草
拖拉机司机的“网络艳遇”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捐精捐出抚养官司,被判担责几多恩怨
打猪草
山高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