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2008-08-23代振华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成功地破解了长期困扰人们头脑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理论体系命名、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成熟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的党。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060—03
收稿日期:2008—05—30
作者简介:代振华,男,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成功地破解了长期困扰人们头脑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理论体系命名、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1.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毛泽东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之前就说过:“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有所趋赴。”①所以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面旗帜,把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面旗帜下集合起了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毛泽东思想就是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由于我党没有充分认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走了一段弯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的科学论断。并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党的十五大又明确地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作为党的行动指南。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认真反思我们党近80年奋斗历史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结合世情、国情的新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
从1942—1945年全党范围的第一次马列主义教育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到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从现在起,用三年时间,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活动(双学),再到
“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讲正气树新风”活动,构成了我党重视从思想上、理论上建设党的历史。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是发展的,因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的理论品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21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世纪还能不能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关键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科学总结经验,继续奋勇前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没有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做独立的理论体系来论述,也没有用某一位领袖名字来命名,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统一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强调这一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从而破解了长期困扰人们头脑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理论体系命名、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地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面旗帜,经过失败和挫折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一步步地成熟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痛苦反思,并立足本国的实际,坚持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之后,才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毛泽东曾向全党提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②建国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缺乏本质的理解,造成了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在这些重大历史关头和根本问题上,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的先例。邓小平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为全球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使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斗争更为尖锐、复杂和剧烈,以经济、科技、军事、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又一次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开拓和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西方社会对华敌视、分化、和平演变的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被活生生的共产主义运动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延续。
邓小平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恢复和确认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正确原则,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把他们提出但不够完善的理论,加以充实、拓展和深化,而且在于突破了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成功地树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然而,是科学地发展这面旗帜还是教条式地神化这面旗帜,这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江泽民在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样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③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党才与时俱进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合着时代脉搏跳动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可见,成熟的理论除了具有缜密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邓小平作为一位坚定而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密切关注着世界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动向、新趋势,并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的新特点,敏锐地捕捉时代发展的新机遇。他果敢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④并明确表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⑤尽管如此,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面对当今时代的历史性课题,在正确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对外发展战略,制定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国策。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抵御住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大的风波,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十分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运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两个治国方略”、“三个代表”、“四个如何认识”、“五种精神”等重要思想。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从根本上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些新探索、新发展给邓小平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1世纪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前景喜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进程中比较集中地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和矛盾,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党内外、国内外均有不同声音。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面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才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见,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辟了这个体系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这个体系,科学发展观则是合着时代脉搏跳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
逻辑的演绎在检验一种理论是否成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却不能代替实践的最终检验作用,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一个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理论在70年代末开始酝酿和准备,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理论的主题,党的十三大形成初步轮廓,党的十四大确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五大正式写入党章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开始起航。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的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经历了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的严峻考验成功驶向21世纪。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正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发!
可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史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史、国富民强史,也是伟大的实践检验成熟的理论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集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于一身的成熟的理论。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第554页。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页。③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④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383页。
责任编辑:思齐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宪法文本中“合法”一词的规范分析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