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生态的感性思考与理性实践
2008-08-15杨立雄
杨立雄
今天,人类以高于当初的代价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损失无法弥补。同样,教育也有“生态环境”,也讲究“生态平衡”,同样也需要“生态保护”。教育生态正在遭受着破坏,由此而付出的代价比破坏自然生态更不可估量。
我们需要时刻带着教育生态这面镜子,借助太阳七彩的光芒,反射教育时空中破坏与保护教育生态的教育行为与现象。
一、中小学教育生态的感性思考
2006年,我有幸成为昆明市中学校长赴新西兰学习培训的一名学员,在新西兰30多天的时间里,深入5所中学考察学习,参观考察了3所大学,听取教育部官员、中学校长、管理干部的专题讲座20个,听取了8所学校国际部负责人的讲座,与30名中国留学生座谈。通过接触、发现新西兰学校内部具体的教育现象,让我对新西兰的教育生态有了直观感悟。
中小学教育生态的概念内容与意义分别为:
教育生态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边缘学科,既不是教育学,也不是生态学,是将教育与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命学的原理,特别是生命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科学。
教育生态的内容。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传输和转化作用机制外,还有独特的价值流、知识流、能力流的富集与递增等规律与特征,这些规律与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现象、教育行为表现出来。
教育生态的意义。2007年江苏教育国际交流中小学校长论坛在无锡召开,专家在论及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生态环境的消极因素时提出三大问题:一是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心态,二是过大的办学规模和班额,三是学校建设的浮华之风。现实生活中,破坏教育生态的事例举不胜举。案例一:城市某小学,一个班学生人数达80人,老师去上课腰上得挎着一个由学生家长凑钱买的扩音器,这一做法曾被作为经验得到很多学校的效仿;案例二:农村某中学,学生在学校除了睡觉时间外,在教室呆的时间达14个小时,全部都为了应对中考的6个学科。而即便这样,这些农村初中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人数也只有30%左右。
以教育生态的本质回归确立生态化的教育理念,这是将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生态观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体现。
教育生态要求我们构建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我们从过去的征服学生、管教学生的传统中超越出来,重新确立教师、学生、家长同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同为教育生态因子的地位,平等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知识、能力的传递、交流,把校园、学校所在的社区、教育系统建设成为一个个教育生态圈,让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行为都成为“教育生态,法道自然”的环境。
教育生态学要求我们把握教育回归本源,回归自然中人的生命本质。这就需要我们格外关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问题”,格外关注把教育视为一种具有鲜活生命个体、具有鲜活生命组织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成过程、生产成果的土壤、空气、阳光,格外关注把教书育人放到生态的校园、生态的课堂、生态的教学活动中去,唤醒保护教育生态的意识,提高建设教育生态的能力。让每一个人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主体在教育生态中自由成长,让学生在向自然的回归中获得人性的回归。
中小学校长要增强保护教育生态的本领。政府的责任、学校的决策、教师的行为,都要以是否保护教育生态为标尺:一要构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性,形成生态主体的相互依存与协同发展;二是促进各个生态主体及主体间非政府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能力的提高;三是形成教育生态机制下生态主体的多样化、丰富性。
必须以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引导教育行为,反对和拒绝一切有害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教育行为与现象。
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规律。教育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生态有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一所大学可视为一个教育生态群落,一个教育系统;一所中学或者小学则可以视为一个群落,一个小的教育系统。教育生态系统内的每一个主体的行为也都影响着教育群落的生态。教育生态的建设和保护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具体、实在、细致的行为。
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规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三大功能团。教育生态系统中也有三大功能团,它们是:引导保障群、传导开发群、继承开拓群。它们相互作用机制都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传输和转化。教育生态系统还有价值流、知识流、能力流的富集与递增。建设教育生态,就是要遵循教育生态的作用机制,遵循着眼于各种流动的传输,实现最大的收益。
教育生态的多样性规律。教育生态各种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多种多样的,遵循以下四个法则:一是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对教育产生综合性影响。二是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多样性。三是生态因子同一方向重复作用,会导致后果的持久性。四是生态因子对教育作用的阶段性和周期性。教育生态多样性对管理的理解是:管理就是要发挥生态因子的作用,就是发现、发展和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在一个生态群体里,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人为的整齐划一,就是对教育生态的一种破坏。这是优化教育生态管理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
现代教育是走向生态化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后来提出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生态文明。这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是现代教育?在设施不断完善、装备不断现代的同时,教育的生态环境却不断在恶化,这说明现代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是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生态化的教育。
现代教育就是要按照生态学的观点进行改革,超越现代化工业时代把人培养成为考试机器的思维与模式。培养生态人格,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意义,张扬个性价值,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学校组织与社会、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就是要把本系统归于自然发展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逐步走向生态化,把生态教育的开放性、个性化、和谐、共赢和可持续发展五个生态特征,在学校管理理论生态、教学生态、校园文化生态、教育资源生态等方面充分彰显出来。其内涵是一种生命的资源,其外延是一种生命环保成长的生态环境。
现代教育就是要把一个个学校构建成教育生态的细胞,成为生态化的学习型学校组织,成为让学生生命个体置身其中,并能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多方和谐共赢的生态系统。
二、中小学教育生态的实践
当你走进校园,感受到学生鲜活的生命、教师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看到路过的同学、老师灿烂的微笑向你示意问好的时候,你的内心也充满了阳光。这样的教育生态的建设与保护,力量来自其中的每一个因子,信息的传输、能量的变换、爱心的传递,使生态环境处于竞争与协同进化、动态平衡的有序发展中。作为学校管理者,首要的是构建一个内部的生态系统。昆明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既基于基础教育的共性,又努力彰显学校个性,提出了“小班制、双语式、高品质、生态化、学习型”五个生态系统:
1?郾双语式的生态课堂。教育面向世界,双语教学是最具体最实在的行动,我们所提出的“主题词学科互动双语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给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2?郾小班制的生态模式。让每小班制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成為最好的自己。公办学校办小班,在国内为数不多,学校30人以内小班制在云南省、昆明市还没有。小班制,其实是简单的生物常识,一亩地种庄稼,密度适宜,生长才茁壮,产量才高。小班制里的学生像阳光般灿烂成长。
3?郾高品质的生态服务。为旅游度假区、为住区居民、为学生家长提供优质服务。高品质具有质量高、效益好,具有良好公众影响力的特征。追求质量是学校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和分数的质量。服务,有品质,才有品牌,才有品位,才能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
4?郾学习型的生态团队。这是运用学习型组织这一前沿管理理论来管理学校,这是要求学校组织健康、和谐、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学习型学校是教師、学生学习化生存的生态组织。通过建设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大机制提供强大的内部支撑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则是教育生态的自我灌溉,使师生在生态化学校的学习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5?郾生态化的资源整合。滇池是云贵高原的明珠,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边的度假区实验学校是生态化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学校,有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云南民族博物馆、体育训练基地等。实验学校只有整合优势资源,创建星级学校,才能把学校的环境与度假区的环境融为一体,才能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校。
要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建设适宜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教育生态群落。
教师生态化群落。教师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一些教师到了一定时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动力减小,不思进取,敷衍塞责,专业知识分享意愿低落的现象,这对教育生态是一种消极的甚至破坏的行为。教师队伍生态化建设是一个难点和重点。
学生生态化群落。学生生态关系非常单一,每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成绩相互之间了如指掌。建立生态化的学生群落,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广阔的空间,需要引入社会资源,大面积扩大艺术、体育等学习时空,加大学生校际学习交流,扩大学生的内涵与外延,增加多样化的学生群落关系。
家长生态化群落。学校越来越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学校,学校越来越不仅仅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场所,它也是社区的学校、家长的学校、社会的学校。培养一个好学生,再好的家庭教育,都离不开好的学校教育支持。培养一个好学生,再好的学校,都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必须把家长培训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的重点,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以学生为纽带,以学校为平台,把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拽得紧一些,形成一个与教师、学生对应的群落关系。
文章写到最后,心释然了许多,却依然沉重!面对现实思考教育生态,需要更多的感性触动我们的心灵,面对未来保护教育生态,需要更多的理性坚定我们的信心、勇气与力量。教育生态的核心是生命观,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尊重他们内心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要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中小学校长要以教育生态的新视野确立教育理念,审视教育现实,引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才能促进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教育走向生态化。
作者单位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黄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