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2008-08-12徐明璐
徐明璐
现在,不少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特别是农村中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师有“两多”,一带的班级多,二是课时多,有的多达十几个课时.这“两多”不利于师生交流,不利于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起点不一样,但普遍偏低,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应试教育依旧,低学段没有开足信息技术课时.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衡,地区有别、城乡有别、家庭有别.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而课时是一定的.
如何针对上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我谨作初步探讨.
一、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信息技术课应纳入常规教学管理,既然是必修课,管理上就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就变成空话了.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贡献上是平等的,如果说有差异,只能是指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任何人为制造学科歧视的行为都是对教育理解肤浅的结果,实质上也有悖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
二、运用建构主义的教育观指导教学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一上机就进入津津有味的学习状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只有学生主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最为有效.在学习某项内容前,务必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学,其价值与意义何在.
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抓住知识之关键脉络,精讲,少讲,宁多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下功夫,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学生的知识主要靠自己理解学来,学为主,教为辅.
为了做到精讲少讲,首先要抓住关键的知识与技能,以PowerPoint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PowerPoint的价值,点明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学生人人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PowerPoint本身只是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一种,希望学生以后能举一反三.抓知识脉络,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步曲”:
1.创建——如何新建演示文稿;2.编辑——插入文字、图片、声音,如何添加、删除幻灯片;3.放映——定义放映方式、放映.
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要将关键信息突现出来,减少干扰信息,以便学生辨认.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讲超链接时,关键信息就是超链接关系本身,为向学生说明问题,通常,教师做一个主网页,一个副网页,主网页上有一个标题如“我的主页”标记是主页,一个链接项“自我介绍”留作链接用,副网页简单写上一句“我是一各学生”,并且这两个网页分别取名为zhu.html、fu.html,或直接取名为1、2.这种风格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效仿.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
现在有人提出信息技术课可采取“放羊法”、“游泳法”进行教学,简单地对待信息技术教学是不利于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学习的计划性与高效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备好课,备课充分,讲解才可能精当,才可形成大密度、高容量、轻松易接受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情境性的,备课是为了实际教学,课备得充分,教师讲起课来更加自如一些.
任务驱动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任务驱动式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任务要明确.2.任务要有层次.3.任务要有挑战性,在量与难度上,让20%的学生全部完成,其余学生完成多半,主观上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气氛紧张有序.4.讲练要有机结合.例如在超链接教学中,任务分解如下:
任务一:演示什么是超链接,建文件夹.任务二:运行FrontPage,建第一个网页,为主页作简单编辑,保存到建好的文件夹中,预览看效果.任务三:建第二个网页,作为副页,简单编辑.保存到建好的文件夹中,预览看效果.任务四:继续编辑第一个主页,选中(抹黑)链接项目,弹出菜单,找到创建超链接命令并执行,找到被链接网页,并确认保存创建结果,在FrontPage预览看效果.任务五:在浏览器中,打开主页看效果,交流,体会,答疑.
任务分解后,边讲边让学生练习,一次讲得太多,学生接受不了,最好每次讲一到三分钟.学生练习二到六分钟.
总之,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应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