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资源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2008-08-12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庄稼网络资源动画

原 芳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基于传统教学媒体(如:黑板、粉笔、挂图、常规实验教材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抽象的化学概念及原理;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微观结构;不易观察的化学现象的展示及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等,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方式于一体,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网络资源扩大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

有些化学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但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①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可减少污染.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小白鼠中毒死亡”,让学生感知其毒性.

②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的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③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有些实验由于时间太长,如金属的锈蚀、晶体的生长,不适合在课堂上做.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快实验过程,情况逼真,可见度大,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信息,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利用网络资源再现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首先,在化学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物质、现象和化工生产过程,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看到液态的氮、氧,光彩夺目的金刚石;可以看到由固态二氧化碳创造的烟雾缭绕的效果;可以在电视上参观污水处理厂……身临其境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增加对自然进行探索的热情.

其次,化学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演示实验的现象往往稍纵即逝,学生经常为没有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遗憾,如果重复进行实验,必然会造成时间和药品上的浪费.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过程,并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调节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

三、利用网络资源化微观为宏观,突破化学概念中的难点

化学是一门通过宏观现象研究微观世界的自然科学,对于微观世界中蕴涵的知识奥秘,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给学生展示出来,但运用网络资源可以将微观过程,通过重放、慢放、定格等操作,引导学生解剖知识的疑点和难点,带领学生遨游微观粒子天地,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如,在学习分子、原子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等微观知识时,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感到比较抽象.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利用《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等小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有关概念.

四、利用网络资源揭示化学变化本质

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化学变化,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我们通过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又如,在做“锌-铜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的方向及两极电一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五、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思维,突破习题中的难点

在很多信息题中,都会涉及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有些知识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例如,某题中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虽然题中作了解释,但学生还是感到不好理解,我们播放了“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使学生很容易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为什么有“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校园网与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突破教学中各个难点,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庄稼网络资源动画
为什么说海带是海里的“ 庄稼” ?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爱过所有的庄稼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稻草人的爱情
动画迷,变身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庄稼的绿色革命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