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特色学校创建的五点思考

2008-08-05潘兴国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优势特色

潘兴国

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应当表现出“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轨迹.通过创办特色学校,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使学校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许多中小学学校发展战略的一项必然选择.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运用教育策划打造优势项目

学校要打造特色项目,需要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形成项目优势.一是校本资源.它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学校决策层要善于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学校特色往往是所在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创建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

学校决策层需要打破常规,建立“特区”,给特色项目执行者以更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优势项目的策划要遵循从学校实际出发,对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认识本校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优势项目,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选择优势项目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骛远.优势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还需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基础、条件、传统、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形成独特的个性文化

一个特色学校真正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说到底是他的个性文化.特色学校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校,从根本上不是靠变换“花样”,而是长时间形成的学校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几代传承的校园文化,要靠几代人的传递和创新.要形成独特的特色,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标准.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特色.但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要在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2.提高品位.高品位就要有内涵,要有历史渊源,培养“老字号”,当然不是说一切照搬过去,而是把老的、旧的东西浓缩加工、取其精华、融入现在,要对原有的特色丰富完整,从理念到制度、作法、规则,包括相应的软、硬件加以完善加强.

3.提高认可度.即社会认可、专家认可、教育行政部门认可,这里社会认可是基础,良好的社会效益是社会认可的前提,而专家认可、教育行政部门认可重在把握方向.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保证——加强教育科研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开拓性的活动,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这样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特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办学行为,才能找准富有特色的主题,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对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个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科研的目的不仅在于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而更重要的在于切实地解决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可以说,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或者说没有教育科研的个性化也就没有办学的个性化.

四、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高素质的校长

作为教师的带头人,特色学校的校长应是一位教有所长的好教师,更应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管理者.他不仅能高瞻远瞩、统观全局,进行系统指挥,而且能承启上下、协调左右,实施目标控制;不仅能礼贤下士、集思广益,实行民主治校,而且能巧妙组合,有效激励,实施科学管理.概言之,特色学校的校长应善于通盘考虑各种管理要素、各个管理环节,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实现学校工作整体的最优化.虽然宽松的政策、领导的支持、合格的教师和必要的物资设备等其他因素亦不可忽视,但从总体来看,校长素质依然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此,选拔和造就一批优秀校长,对创办特色学校具有决定性意义.

五、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任务——培养有特长的教师

要把学校办出特色,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特长.因为学校特色往往来自于学校有特长的教师,以及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可以说学校特色的形成应该是由有特色教师的兴趣、气质、性格、行为等凝聚而成的.因此,培养高素质教师,使他们知识储备充足,综合素质较高,富有一颗爱心,具有敬业、创新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很重要的要求.作为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环境,让教师成名成家,使他们真正成为信念坚定、个性鲜明、文化素养高的特色型教师.促使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一要把基本功训练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能力;二要引导教师在总结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社会越成熟,名牌效应越明显.随着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化和家长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特色学校、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形成共识.市场条件下,特色、品牌已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必须树立特色意识、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才能保证特色学校教育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继东.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辨析[J].中小学管理,2000,11.

[2]劳凯生.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Christine Trimingham-Jack.教育政策与规划[z].杭州师范学院,2004,11.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优势特色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画与话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