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8-08-05王莉萍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线粒体生物学背景

王莉萍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位生物教师的强烈愿望.以下是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生物学史的教学

目前生物学史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其对科学品质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学史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研究的方法,为研究性课题的开展提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从科学发现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为学好本学科知识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物学史实.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的知识、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思考、质疑、创造、审美,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有所收获.例如,介绍孟德尔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试验,最后选中豌豆,面对繁琐的数据他并没有放弃试验,而且创新地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巨大的数据不厌其烦地进行统计,前后花了整整8年的时间才得出基因分离定律.通过这一史实的介绍,学生会感悟出:科学发现、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克服重重困难才实现的.从而也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生物学素养.

二、介绍详实的背景资料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记忆,往往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缺乏情景和背景资料的支撑.对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背景资料为原有认知结构的再现、巩固,新旧认知冲突的产生,新认知结构的建构、巩固、迁移提供了适当的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进行认知结构的主观建构过程.背景资料创设的情景可以展示知识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展示知识的潜在的应用价值.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背景问题的新鲜感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背景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背景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热情.在选取背景资料时.最好能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提供丰富的信息素材

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信息素材,让学生领悟推理分析和知识的由来.课堂教学中,不要将结论性的知识直接塞给学生,而是教师首先提供相关的信息、素材,包括图、表、科学实验与科研成就,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领悟出结论性的知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比较、推理、分析的能力.如在传授“线粒体的分布”的知识点前,我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下列材料:(1)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肝细胞950个.肾皮质细胞400个,平滑肌细胞260个,心肌细胞12500个.(2)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线粒体比较集中.(3)鸟翼的肌原纤维、精子的尾部线粒体数目较多.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材料,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线粒体主要分布在生命力旺盛部位”的结论.

四、尝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例如,以观察、实验为主的实验探究式教学,以逻辑推理为主的理论探究式教学,以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讨论式教学,以学生分工进行专题准备的讲演式教学,以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视实验不仅要重视验证性实验,更要重视探索性实验;不仅要重视操作,更要重视实验的设计;不仅要重视实验结果,更要重视实验过程的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以及操作能力.通过实验,给学生以经历探究的体验.如在“酶与代谢”一节新课的理论教学之前,让学生完成两个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酶的催化效力高于无机催化剂;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学生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后,再来学习“酶的特性”理论的知识,就有了基础,就避免了教师将酶的特性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和学生苦苦背诵的尴尬局面.

六、布置开放性练习

通常的练习多是非开放性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开放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经常布置一些开放性练习,如教材上提供的一些研究性课题,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探索讨论等等,可以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线粒体生物学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重大突破:全新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线粒体DNA的精准编辑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MFN2调控线粒体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跟踪导练(一)5
三七总皂苷对线粒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