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新理念教学

2008-08-05罗惠兰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新教材化学新课程

罗惠兰

新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就是以培养人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方法.经过对新教材、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新教材最主要的特点是:

1.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学会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养.因而在教学教育中应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应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由、多项交流和探究行为的方向转变.

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教材中的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加强了化学与技术、社会及生活的联系.如:“我们周围的空气”“水的净化”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教材中还增加了“燃料及其利用”和“金属材料”等内容,其中不仅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更让学生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并能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审视自然与社会,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更好地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实行角色转换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结合教材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四组物质: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石灰石和稀硫酸;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④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分析以上四组实验结果,让学生选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组.

由上一步选取的药品进一步设问:实验室应选择什么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选仪器有哪些作用?怎样检查所选装置的气密性?如何向发生装置中装药品?怎样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若要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操作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学生在分组探究中动脑动手,组合出十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在“交流提高”环节,每组学生分别介绍本组装置的特点.同学问也可以相互质疑,最后归纳总结,得出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要注意组内的配合,也要注意组间的合作,互相关注,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承受失败的郁闷,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2.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连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长久以来,我们注重的是知识本身的教育而忽视了所学知识能为我们做什么的教育.学生们把学过的理论知识束之高阁,但又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在新教材中,“化学在我们身边”是贯穿始终的思想.由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自己身边常见的现象和物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在学习“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后,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家庭中所用的“洁厕灵”能够除去水池或马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有气泡冒出,由此证明“洁厕灵”是一种酸性物质.那么,经常使用“洁厕灵”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会腐蚀铁制的管道.)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使用“洁厕灵”后,可将洗衣服用过的肥皂水再次冲洗管道,达到酸碱中和的目的,从而保护管道.)在这样的小问题中,学生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原来离自己这样近,从而慢慢消除与知识的距离感.另外,在教学中也要随时将运用到化学知识的高科技现象介绍给学生.如:最近,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了由中南大学黄伯云等人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这项技术打破了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此产品的局面,年产值可达2亿元.从这些最新动态,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了解化学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化学与先进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创新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的空间增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获取新科技、新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觉的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活水长流.例如,在备每节化学课时,都要思考和寻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没有联系社会和生活?有没有体现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渗透了德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注意使这些新理念在备课和教学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如介绍我国水资源的缺乏状况,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介绍酸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新教材中新增的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为了讲好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要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如:煤和石油、酸雨、人工沼气在我国的应用,太阳能的利用,氢能源、风力发电的应用等等,尽可能的扩大信息时空.其实,大量寻找资料片的过程就是丰富自己知识的过程,使自己不断地得到提高.

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形成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和完善认识.新课程为教师留下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锻炼自己,提高素质.

猜你喜欢

新教材化学新课程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