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老人和他的400多个儿女
2008-07-31窦玉生
窦玉生
济南新菜市街4号,一排低矮,破旧的平房。
这里生活着一个传奇式的老人,他终生未娶,却有400多个儿女,这些儿女遍及天南海北,有的考取了大学,研究生,有的做了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如今,他的儿女们的数字还在与日俱增。
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他身材瘦小,年已61岁,和那个时代的很多老人一样,他崇拜毛主席,记者看到,他的会客室的显要位置,摆着一尊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塑像,他说:“我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专门去了一趟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老人家。”
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闻人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山东卫视,江苏卫视、羊城晚报等地方媒体,几乎所有中国有头脸的媒体对他进行过浓墨重彩的报道,
曾经,他是一个劳改犯,1983年,因为1100多元钱的经济诈骗案件,他被判刑4年,那时候,他没有任何尊严,“走哪儿都觉得丢脸”,“到处是白眼”。
如今,他是中国著名的道德模范,他的身后,是一串串道德荣誉称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省助人为乐模范荣誉称号,首届热心泉城公益事业十大杰出人物,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范个人……
去年9月,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在人民大会堂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他激动得当场落泪,他情不自禁地抿嘴微笑:“我和胡主席握了手,胡主席肯定了我的做法,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这辈子值了!”
他就是郑承镇,一个以收养流浪儿童为事业的老人,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把这个事业做下去。”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因为收养这些流浪儿童而一直没有婚娶,他解释:“这些孩子一般生活在底层,自尊心往往很强,我担心找的对象对这么多孩子有意见,使孩子们受到委屈。”
孩子往往是顽劣的,记者问他,整天和这些孩子朝夕相处,是否有过烦躁的时候?有过长达21年的收养流浪儿童经历的他坚定地说:没有。
他为什么有这么坚强的信念?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郑承镇说,小时候,父亲脾气比较暴躁,他经常挨打,“经常被鞭子抽,皮带抽,棍子打”,实在难以忍受时,他就出去流浪,因此,年幼时,他本人曾经饱尝流浪生活的苦涩。
1964年,郑承镇进入济南木器厂工作,被电刨削断了两个手指,这导致他的劳动能力迅速退化,在那个崇尚劳动的年代,不能擅长劳动的他经济很快受到了影响,“我挣不到钱。”这导致他36岁时,仍然孑然一身。
1983年的一天,一个饭店给了他一张1100元的支票,委托和济南禽蛋厂关系比较熟的他买一些“贴皮”的鸡蛋。经济窘迫的他拿到这笔钱后。一念之间,将这笔钱买成了烟酒,“我准备把这些烟酒批发给小商贩,从中挣些钱。”
但这笔生意是失败的,他的烟酒共卖了700余元钱。
他被这家饭店告上了法庭,当时,适逢中国治安全国“严打”,郑承镇很快被拘捕,并以诈骗罪被判刑4年,从此,“劳改犯”的标签就贴在了他的身上。
一家媒体对此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托人给自己介绍媳妇,他骗了别人一张1100多元的支票,导致构成诈骗罪并被判刑。
1987年,郑承镇刑满出狱,被极端边缘化,木器厂早把他开除了,他失去了工作,“我也没有户口,没有正常的身份,”并且,他还没有粮本,“连粮食也吃不上。”他只能寄居在大姐家里,但是大姐有5个孩子,全家靠姐夫一个月40余元的工资生活,境况相当困顿,姐夫还经常喝酒,耍酒疯。
更让他感到沉重的,是社会舆论,“到处是厌恶和白眼。”
这使他整天闷闷不乐,到处溜达,火车站生人多,他成了这里的常客。
他像平常一样在火车站遛弯,一个流浪的小乞丐伸手向他要东西吃,“那个小孩全身邋遢得不成样,脏兮兮的,头发像一堆杂草。”郑承镇说,但是,小孩充满渴望的眼神让他震撼了。“它让我想到了以前流浪的日子。”
他把这个小孩带回了家,这就是他收养的第一个流浪儿童。
回家后,他不敢让姐夫看到这个小孩,“我姐姐家是顶楼,楼顶有一个我外甥喂鸽子用的小屋,后来被当作储藏室了,我把它打扫出来,就让孩子住在里面,”每天等家里没人时,他就叫孩子下来吃饭。
3个月后,他决定把孩子送回家,“孩子的家长不知急成什么样了。”但孩子却不愿意离开他,他让孩子给他写了一封信,自己乘车把信送到孩子的家乡平阴县。
他顺利地找到孩子的父母,才知道这个孩子是平阴一个村户人家的“三儿”,因为孩子走失,母亲整天不吃不喝,以泪洗面,孩子的父母得知孩子的下落时,不约而同“扑通”一声跪倒在郑承镇脚下,哭着谢恩,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
“他们哭着说我是好人,庄户人家也都说我是好人,贵人。”郑承镇沉浸在回忆中,非常兴奋。“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我是好人,人们都用白眼看我。”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他也可以完全做个“好人”,受到尊重。“从此,我的头抬起来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孩子当时正读初一,因为贪看电影而上课迟到,被老师罚了钱后又让写深刻检讨,并在全班宣读,孩子的自尊心深受伤害,也害怕回家挨打,这才跑了出来。
有了第一个,他一发不可收拾,自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收留救助流浪儿童的活动,当他把两三个孩子一起往家带时,被姐姐和姐夫发现了。
姐夫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斥责他,并为他找了一个在学校看大门的差事,但是因为经常把一些脏兮兮的孩子往校园里带,他很快被辞退,不久,因为同样的原因,他又失去了第二份看大门的工作。
为了保障这些孩子的生活,没有多少谋生技能的郑承镇不得不去卖血,“为了卖血,我共办了4个血本,后来血克降低到6克,太低了,医生不敢给抽了。”
时针很快划到了1995年,当郑承镇收养到第47个孩子的时候,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组发现了他的事迹,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跟随在郑承镇后面拍摄半年之久,制作出纪录片《父亲》,并在电视台上播放,当纪录片拍完的时候,郑承镇收养孩子的规模已经达到77个了。
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很大,各路媒体陆续跟进,郑承镇进入了传媒时代。
随着郑承镇影响力的扩大,他收养孩子的规模也在与日俱增,截止到2007年年底,他已经收养了400多个孩子。
“我收养的孩子全国各地的都有,我为了送孩子就去过石家庄,太原等地方。”
后来,政府也逐步关注郑承镇的事迹,为他解决实际困难。“政府给我们赠送了电脑,办了低保,学校也免费接收这些孩子。”郑承镇说,如今他每个月能领2000多元的低保金,用煤由一家企业免费提供,再加上各方面的捐赠,基本生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没有后顾之忧的他对领养儿童事业的劲头更足。“我将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做下去。”至于理由,他总是这样重复:“我是个犯过错误的人,再也不能让这些孩子们犯类似的错误了,孩子一定要健康地成长下去。”
记者看到,在他拥挤的房间里,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以及他跟不同人的合影,这些放大的照片里,有他曾经救助过的流浪儿童,有各级领导,也有慕名而来的好心人,每个孩子离开时,郑承镇都会带着他和当时收留的孩子,一起合影留念。
如今,郑承镇已经能够从容面对媒体,并系统地对他的“经历”进行“解说。”他说,除了继续领养流浪儿童外,他此后还将致力于监狱,劳教所尤其是少教所的讲演,为监狱教育尤其问题儿童教育做出自己努力。
他总觉得,他的经历“像在做梦一样”。“前40年像一场噩梦,没自尊:后20年是美梦,被尊重。”
如今,年纪大了,他也萌生了找个老伴的想法。“等经济适用房下来了,就找一个,让她照顾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