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奥运,“喝”彩予谁?

2008-07-30

卓越管理 2008年6期
关键词:百威啤酒

田 宇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百威啤酒以5000万美元巨资买下了“奥林匹克”字样和五环标识的使用权。与此同时,盐湖城当地一家小小的不起眼的酿酒商在自己的货车上刷上了“Wasatch,2002年冬奥会非官方啤酒”字样,大造声势,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众人的眼球,削弱了百威啤酒的营销效果。

虽然奥运赞助商手中握有“排他性”、知识产权等利剑,但是,营销战争中赞助商们处于明处,而非赞助商在暗处。赞助商们在国际奥委会划定的领地里、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尽情发挥,竭尽所能不让竞争对手抢走哪怕一点点光彩;非赞助商则蛰伏在暗处,以逸待劳、游刃有余,只要挥汗如雨的赞助商留出一个空隙,他们就迅速出击,既博得满堂彩又没有留下把柄。现代奥运会已不是一场纯粹的体育竞赛,更是一场品牌盛宴。随着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归零的临近,各家奥运合作伙伴、奥运赞助商们加快了体育营销步伐,使出各种招数不断提高品牌美誉度,非奥运赞助商们也尝试着以各种灵光的创意分享这一体坛饕餮。

啤酒毋庸置疑是与奥运精神最贴合的几大产品之一。从产品属性来讲,啤酒作为情绪性饮料,跟体育竞技本身具有的刺激性、宣泄性特质结合非常完美。从产品消费人群来看,饮用啤酒的核心消费者大多为活力、激情的年轻人群,他们崇尚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同时对体育竞技比赛也有相当的偏好。

啤酒

2005年8月10日和11日,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相继与北京奥组委签订北京奥运赞助协议,双双成为北京奥运国内啤酒赞助商,加上已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的百威啤酒,北京奥运已有三家啤酒赞助商;而雪花则在2006年5月16日高调宣布了其“非奥运营销战略”。

百威:奥运珍藏包装& 蚂蚁迎奥广告

2004年9月28日,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公司旗下的百威啤酒正式成为国际啤酒赞助商并全力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从奥运珍藏版包装到蚂蚁迎奥系列电视广告,从百威啤酒花园到精彩纷呈的音乐会,从网络竞赛到各类买赠奥运门票活动,一时间各种营销活动缤纷登场。

今年年初百威在中国大陆推出了一套三款的百威08迎奥运限量版啤酒。绚烂夺目的金黄色,高贵耀眼的银白色,热情四溢的红铜色,三种颜色的设计恰好与奥运的金牌、银牌、铜牌一一对应,暗含了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的礼赞,也渲染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盛典氛围。而作为奥运会国际啤酒赞助商,百威还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推广奥运的整体形象包装,成为联结北京和全球的在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百威啤酒的母公司—Anheuser-Busch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市场及新产品副总裁王道介绍,久负盛名的蚂蚁广告是Anheuser-Busch公司特地为中国市场制作投放的广告系列。从1995年开始,百威的蚂蚁广告就不断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第一集百威蚂蚁广告讲述的是一群聪敏团结的小蚂蚁和一只食蚁兽斗智斗勇,最终获得胜利,并一同畅享百威啤酒的故事。

据了解,目前百威蚂蚁迎奥系列广告的投放正在大面积铺开,除了在电视、平媒上的投放外,黄金地段的户外大屏幕、公共交通上的移动电视,以及视频网络、百威的官方网站,都可以看到百威的奥运广告。除此以外,在一些高端的夜店、酒吧、餐饮场所也可以看到百威的广告。“啤酒的同质性很强,采用蚂蚁能更好地传达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产生关注与记忆效果,还能让消费者产生更多的品牌联想。”

奥运会期间,百威啤酒还将在“百威俱乐部”(Bud Club)举办八场盛大派对。受邀的运动员、名人和消费者将共同体验这个集室内与户外一体的超级夜总会,尽情享受舞池、游泳池、360度大屏幕营造出的梦幻空间。此外,百威啤酒花园将于奥运前夕在全国10个城市盛情绽放。在百威啤酒花园,人们除了能享受到百威高品质啤酒外,还有丰富趣味的奥运表演及游戏,为普通人释放奥运激情提供了绝好平台。

燕京:为中国干杯!为超越梦想干杯!

日前,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07年报告显示,公司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凭借如此成绩,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共同占据了国内啤酒市场40%以上的份额。与青啤相比,燕京啤酒显然占据了奥运营销的天时地利。“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的燕京人希望通过赞助奥运成就世界名牌。很快,燕京啤酒成为QFII重仓股并得到兴业证券等多家机构的推荐评级。

2005年8月10日上午,北京奥组委与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协议。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内啤酒赞助商。

“在北京,就要吃烤鸭,喝燕京啤酒!”今年的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对记者说。燕京啤酒提出了“感动世界、超越梦想”的品牌主张,而且高调打出了“新北京、新奥运、新燕京”的口号。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燕京在这一机遇中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奥运会为燕京啤酒的品牌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融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为此,针对低端市场,燕京通过强化网络建设和终端服务,扩大品牌诉求,扩大品牌知名度;对高端市场,燕京致力于调整产品结构,打造品牌的美誉度。

李福成透露,奥运期间,燕京啤酒将在央视7个频道密集播出广告。与此同时,燕京集团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暨中国皮划艇艇队结为官方合作伙伴,除了在两年期的合作中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外,还承诺在北京奥运举办之际,在顺义水上项目比赛决出的32块金牌中,凡中国运动员每获得一块金牌,燕京将奖励100万元,银牌奖励50万元,铜牌奖励20万元。

利用去年奥运门票销售的时机,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燕京启动了消费者参与的奥运门票赠送活动。燕京啤酒还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奥运营销活动,如“千人团看奥运”活动、“燕京啤酒圆梦活动”、“喝燕京啤酒去北京看奥运”等,这一系列的动作对燕京啤酒的销售非常有效。在今年奥运会期间,燕京集团将组织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经销商和生产业务骨干近1万人到京观看比赛。

“燕京啤酒,为中国干杯!”这个口号是“感动世界,超越梦想”主题的延伸,“为中国干杯”是从消费者的角度以简单而富有生命力的形式诠释了“感动世界,超越梦想”,切合消费者的心理,喊出了消费者的心声。

青啤:一个激情欢动的“奥运公民”

“作为奥运赞助商的代表,我将成为北京奥运的火炬手,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行业的火炬手、中国品牌的火炬手,我为此感到骄傲!”素有商界“铁娘子”之称的北京2008奥运赞助商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女士,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启动仪式后对采访记者说。

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国际品牌之一,身为北京2008奥运会赞助商的青岛啤酒,肩上的担子尤胜他人。总裁金志国深知,走上奥运“考场”,青岛啤酒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是整个“中国食品”,甚至是整个“made in China”的形象。在金志国看来,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代表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提炼。“它会使我们学会尊重规则、尊重制度,参与竞争、超越自我。而尊重规则与制度,就能够享受竞争、超越自我,就会打造我们的创新力,从而让企业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2008年5月7日,旨在促进全民体验奥运激情的“2008青岛啤酒‘激情欢动,为您干杯全球奥运激情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作为活动交互式传播与互动体验平台的CHEERS-CHINA网站也隆重上线。这标志着青岛啤酒2008年奥运战略的全面升级拉开大幕。

与“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相呼应,青啤将2006年定位为“点燃激情”年,2007年为“传递激情”年,2008年为“释放激情”年。而在“激情点燃”之后,青啤就制定了翔实的体育营销计划。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岛啤酒的奥运营销,从2006年点燃激情的“我是冠军”、“奥运大篷车”,到2007年传递激情的“倾国倾城”,再到如今释放激情的“奥运激情全球征集”,活动形式在变,参与人群在变,但不变的是其倡导的“全民奥运,全民体验奥运,全民互动体验奥运激情”的奥运公民责任。

2009年是青岛啤酒的演绎激情年,在后奥运时代,青岛啤酒仍会继续按照“三位一体”的营销模式继续走下去。“奥运会本身具有时效性,奥运精神却具有长效性。奥运比赛可以结束,但是奥运精神却可以长期留下来,支撑我们更高、更快、更强地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雪花: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

2006年5月16日,从未和奥运相关组织商谈赞助事宜的雪花啤酒,对外高调宣布了其非奥运营销战略,接着就把在央视播放的雪花啤酒广告从“畅享成长”版换成了“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版。其广告词说“没人赞助我球鞋,我跑得不快,跳得也不高,但咱也不简单,这比赛,有我们才行……”

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尤如一匹腾空而出的黑马,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圈地运动式的并购。目前,华润雪花旗下已经拥有40家左右啤酒企业,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千升。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千升的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的一个奇迹。

雪花啤酒市场总监侯孝海认为:对消费者来讲,他根本不会在乎谁是奥运会赞助商,他们在乎的是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实惠。也就是说,如果啤酒公司愿意把对奥运会本身的赞助费用拿来花在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会更加满意。所以,雪花的选择是直接与消费者交流,以消费者为中心,与消费者一起面对奥运,分享奥运带来的快乐。

“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是雪花2005—2008年三年的营销主题。“奥运赞助商们只围着奥运做功课,奥运之后又怎么办?而啤酒爱好者们在任何时候都会想到雪花。”侯孝海称。

三年规划。在品牌价值主张上明确提出了“啤酒爱好者,雪花支持你”,并在广告片中让啤酒爱好者喊出“这比赛,有我们才行”。雪花的主要目的就是更贴近啤酒消费大众的心,以明显区别于竞争品牌“赞助奥运、用奥运来影响和塑造品牌”的手段。

华润雪花啤酒总经理王群表示:我们在深入研究众多品牌赞助奥运的基础上,针对广大啤酒消费者对奥运会的关心和支持,提出了雪花啤酒“非奥运营销”的品牌策略,从更广泛的支持啤酒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同消费者一起参与奥运、支持奥运。 “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标识总让人觉得与奥运脱不了干系。

有调查表明,在那些购买奥运资源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那些非奥运赞助商在奥运期间成功突围的案例比比皆是。2006年,中国的啤酒市场规模增长了近15%,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扩容”: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8%和10.2%,而百威只有7%;雄踞首位的则是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华润雪花啤酒。08奥运后的“啤坛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牛奶

2008北京奥运乳品行业的赞助商是伊利,但其竞争对手蒙牛却被更多的消费者误认为也是北京奥运赞助商。从最初2001年蒙牛发动的支持北京申奥的万人签名活动,到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选定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提供食品,再到2006年至2007年之间与中央电视台打造《蒙牛城市之间》全国大型“百姓奥运会”。据益普索市场调研机构2007年8月的一项中国公众对企业奥运营销认知度的调研资料显示,蒙牛成为误认率最高的非奥运赞助商,误认率高达57%。

蒙牛:没有得到奥运,但它抓住了营销

“不管你是奥运赞助商,或者是非奥运赞助商,谁拥有奥运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在于谁能够营销。”蒙牛体育营销顾问,北京联合太度体育公司的总裁朱小明如是说。

营销绝对是蒙牛的强项。一场超女,让全民都为之疯狂,蒙牛也尝到了与电视栏目合作的甜头,而当其他企业开始纷纷效仿蒙牛,赞助各式选秀栏目时,蒙牛却峰回路转,找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城市之间》。作为一档从法国引进的节目,第一年的《城市之间》是由光明赞助的,而光明只是单纯地赞助了央视的一台节目,没有相关活动,也没有落地,没有能够产生任何的影响力。蒙牛的落地措施,让营销的长尾理论反应了出来。

“我可能没有办法利用奥运的名义来做很多活动,但我可以掌控、买断渠道。”作为非奥运赞助商,朱小明认为,企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研究人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奥运的,控制了渠道,就赢得了很多东西。“非奥运赞助商,不应该只看奥运,而要看到奥运带来的潮流。比如带来体育、健康的生活观念,其他与体育相关的东西,诸如出版物、节目、家门口的赛事等等的增加,这才是奥运对企业真正的意义。”作为乳制品企业,蒙牛从关注全民健康延伸到推动全民健身,又通过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与奥运精神契合呼应,打出了一副漂亮的非奥运营销牌。但无论是《超级女声》还是《城市之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的力量”,始终是蒙牛一脉相承的路线。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和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公告发布的数据表明,蒙牛在中国乳业市场占有的总体份额稳居第一,已经连续4年占据液态奶市场冠军。“奥运期间的营销,企业是不得不做的,如果到时候没有你的声音,人们可能就会忘记你,这也是大家拼命想做些东西的原因。必须跟足够大的事件、人物站在一起,才能体现企业足够的影响力。”没有08,没有奥运,蒙牛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玩儿的别样精彩。

伊利:“奥运+冠军”品牌体系+“绿色+人文”产品体系

当北京奥组委在2005年11月16日下午4点正式宣布伊 利成为2008年奥运赞助商的那一刻,伊利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牵手奥运会的中国食品品牌。这也是中国食品行业实现奥运会赞助商“零的突破”。

2006年2月,伊利签下了雅典奥运会百米跨栏冠军刘翔为其形象代言人,在奥运营销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伊利的品牌营销似乎也实现了“刘翔速度”。 2006年7月,刘翔在瑞士洛桑刷新了百米跨栏世界记录之时,伊利在极短的时间内打了一场极为漂亮的品牌营销战,在广大消费者心中成功搭建起“伊利+奥运+冠军”的品牌体系,为今后的奥运营销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伊利在2007年4月宣布启动“伊利奥运健康中国行”活动。这场规模空前的民间奥运健身文化推广主题活动,是迄今为止开展的全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最贴近社区的奥运主题活动。其目的旨在推动“全民奥运”热潮,引领大众参与全民健身,而“做健康明星,与奥运同行”是活动所倡导的理念。

随着奥运营销的不断深入,伊利再次进行调整:逐渐把重心从“高举大旗的活动推广”升级到“调动国人的奥运热情”上来。伊利集团作为乳制品的奥运赞助商也在07年末推出了“奥运计划2.0”,摒弃庸常营销手段,提出“有我中国强”的奥运专属品牌主张,策划用户参与度很高的“寻找我的奥运坐标”大型网络活动,迅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在奥运营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伊利也清楚认识到“健康”是让消费者对其奥运营销活动形成共鸣的关键。因此,伊利一方面尽最大的力量宣传奥运、支持奥运,另一方面也构筑其安全健康的“奥运产品体系”。

伊利将奥运的“绿色、人文”精神与其品牌形象合二为一,凸现中国制造与全球绿色发展潮流的紧密结合。伊利推出了全球首款能够有效解决乳糖不耐症的产品—“伊利营养舒化奶”,为不能饮奶的亚洲人送去了福音,同时也缔造了中国乳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峰,同时更有力地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

饮料

奥运营销“高手”可口可乐的全球奥运项目总监富兰克林曾说,“奥运会、品牌、消费者,这三点一线的紧密联系是赞助商成功的关键。”如何在宣传奥运理念的同时,完美地将奥运理念融入品牌内涵,建设自身的品牌价值,成为企业奥运营销的重中之重。伊利、海尔、麦当劳等企业都成功走出了“奥运、品牌、消费者”紧密联系的营销战略。

可口可乐:奥运精神、品牌内涵、消费者,三点一线

可口可乐公司的奥运营销原则就是将奥运精神、品牌内涵、消费者联系三点连成一线。人们普遍认为,在以往的奥运营销中,作为奥运会的惟一饮料供应商,可口可乐从饮料、火炬接力、设立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出版奥运歌曲唱片及历史书到电视台转播等项目的赞助都显示出了一个全球销量最多的饮料品牌对一项关注者最多的全球性活动的无限热忱。

2001年7月13日夜,北京获得奥运申办权仅仅22分钟后,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公司便宣布成功推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可口可乐纪念金罐,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北京分部的全体员工彻夜未眠,加紧生产“为中国喝彩”字样的全新包装可口可乐,第二天,这些产品就摆上了北京各大超市的货架。

2004年雅典奥运期间,可口可乐选用大家不曾注意的新星刘翔和腾海滨演绎“要爽由自己”,为品牌加入奥运年轻、朝气、自由发挥的元素,结果一炮打响。公司自2001年起即沿用的“泥娃娃阿福贺年”广告片,也很好的契合了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内涵。

可以说,可口可乐很好地做到了通过各种方式将无形的奥林匹克精神具体化,让消费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力。

但即便如此,百年冤家百事可乐也能找到突破口,自上世纪90年代起,百事可乐依次用“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突破渴望”等突破可口可乐的“口渴就喝可口可乐”,更加旗帜鲜明地演绎诸如荣誉、友谊、平等、奋斗、活力、梦想与激情、快乐源自努力等奥运精神,并辅之以NBA赛事等,用既迂回又直接的方法抓住了奥运最大的追随群体——年轻一代。2005年12月中旬,百事可乐市值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第一”。

百事可乐:平民上罐,草根爱中国

前一段时间人们经常能在媒体中看到这么一则百事的广告:一个瘦弱的小个子与一个大力士扳手腕。眼看快要输了,这时他铆足了劲嘴里发出“哎、哎、哎”的声音并扳赢了大力士,广告最后喊出了“爱中国”的口号并出现了一个竖起双手大拇指的手势。

百事采用一套以“草根”对抗“明星”的营销策略不仅是因为百事在这场体育营销的资源PK赛中处于劣势,而且还可以在巧妙避开官方对非奥运赞助商诸多限制的同时,通过“草根”的力量从侧面切入奥运主题。毕竟,奥运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应该被看作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会。

紧接着,百事奥运年营销战略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在去年9月初被启动,百事举办了名为“13亿激情,敢为中国红”的发布会,破天荒地推出了一款红色包装—“中国队百事纪念罐”,罐子上印有中国体育明星和从前期活动中选拔出来的21位草根明星的头像。百事的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和争议。此次换红装活动在百事奥运年的营销战略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008元旦夜,上海徐家汇上演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倒计时迎新活动,现场数万名参与者高竖起双手大拇指齐呼“爱中国”共同迎新,这场别具特色的倒计时仪式同时也宣告了百事2008“爱中国”计划的全面启动。百事国际中国区市场副总监梁敬成表示,因为“竖起双手大拇指”是人们最常用来表示自豪、夸奖和赞许的手势。因此百事以此来作为在2008这个金牌年中鼓舞所有人为中国队加油的一种方式。对于奥运会这种全民参与、激情互动的盛事,百事利用一种大胆的反差吸引公众注意,通过这种方法,作为非奥运赞助商的百事突出重围。

王老吉:看奥运,喝王老吉

捐款1亿元!5月18日晚,广东加多宝集团代表手持9位数字的捐款支票,亮相央视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一夜间“红罐王老吉”随电视和网络红透全中国。国际权威调研机构AC尼尔森关于饮料市场的一则最新数据显示,在罐装饮料市场,红罐王老吉已经超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名。

“当时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是想在赞助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拍一条气势磅礴的广告大片。”耿一诚称,从加多宝原来的理解,赞助奥运——大投入的广告——拉动销售,国际饮料大品牌似乎都是这样成功的。

2005年,王老吉销售额飙升至35亿。同年,打造中国的可口可乐的口号喊遍中国各地。同年,觉察到危险的可口可乐收购香港健康工房,准备推出自己的凉茶产品,最初“健康工房”仅限于香港销售。王老吉与可口可乐之间战争的导火索,实际上在王老吉喊出“打造中国的可口可乐”之时就已经被点燃。2005年,可口可乐收购了香港“同治堂”旗下“健康工房”,外界纷纷猜测,这正是针对咄咄逼人的王老吉所采取的对应措施之一。

判断健康工房所等待的契机,只有一个契机值得可口可乐如此隐忍,那就是2008年,奥运会。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对于奥运会的执著,即使不为争夺凉茶市场,可口可乐也必然会与其生死对头百事可乐在奥运市场中展开角逐。于是,健康工房完全可以在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之中,搭奥运的快车,一举闯入市场——比起在目前饮料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刻进入市场,借中国奥运之势进入市场无疑明智得多。

但是成美营销看到王老吉最大的风险:红罐王老吉在“凉茶”与“饮料”的定位之间摇摆了7年!这也是加多宝坚定做一个凉茶专家,而不是全面铺开,做一个面面俱到的饮料“全能王”的原因所在。

可以想象,当中国奥运传递火炬点燃的时候,也将是“健康饮品”的一次市场大战号角吹响的时刻。无数虎视眈眈的饮料企业正在紧盯着王老吉,仅凉茶品牌,就包括和其正、清心堂、益草堂等等。身为行业领军者的王老吉实际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目标,因为市场份额,只有从王老吉手中抢夺。中国奥运对于王老吉来说,与其说是机遇,更不如说是挑战。

从什么都不卖到什么都卖靠电视转播权一夜致富——奥运会这棵大树并非一天长成,奥运经济能发展到今天的盛况,是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发展以及商业奇才的诞生使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奥运经济的发展一直呈波浪式曲线前进,百年过去,奥运会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品牌。

08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育年,饮料行业各个企业无论是否取得奥运的赞助资格,他们都力图在市场上取得最大的市场影响力。正是由于有奥运的存在,今年的饮料大战来得特别早,同样竞争也会更激烈。对于那些有幸为08奥运提供了赞助的企业,他们需要思考:公司通过奥运到底获得了什么?尽管奥运会本身是个巨大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对公司品牌、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有何影响?作为赞助商,自己是充分认识到并捕捉住了这次机会,还是让机会从手中溜走了?

对于利用非奥运营销手段来“营销奥运”的企业,他们需要判断:是否真正做到了充分利用这一生一次的机会,让北京奥运会提供给自己公司的营销平台充分发挥了效用?是否用成功的战略和执行,在营销史上留下了自己书写的成功案例,并让自己所在的公司在未来十年中由此大大受益?

奥运临近,可是留给企业家们的思考也许只是刚刚恰入正题……

猜你喜欢

百威啤酒
国内千元级啤酒暗战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谱研究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百威新锐罐突破传统设计 引领潮流广东全球首发 BigBang成员太阳助阵演绎超凡态度
换啤酒
新闻速递
啤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