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变暖考验粮食安全

2008-07-11冯武勇

金融博览 2008年6期
关键词:摄氏度臭氧气候

冯武勇

粮食安全逐渐成为新的全球问题,而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科学家认为,一个不断变暖的地球意味着更多的极端气候,也意味着粮食生产者不得不去改变种植习惯甚至作物品种。

三大挑战

在科学家看来,粮食生产者未来面临至少三大挑战:气温、水和污染。这些因素将左右全球粮食产量,从而加剧粮价波动。

研究显示,自19世纪初叶以来,地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7摄氏度,而温度持续升高,将减少热带和亚热带主要粮食产区的产量。在一些北半球国家,随着气温上升,部分中高纬度地区的粮食生产可能受益,但低纬度地区的成熟农作物带可能减产。

污染是威胁粮食生产的又一因素。在北半球地区,不断增多的地表臭氧正在威胁农作物生产,可能给农民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地表臭氧的形成和聚集与大量工业及汽车废气的排放有关,特别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林地区,地表臭氧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在印度等主要稻米生产国,地表臭氧聚集已经达到足以损害农作物的程度,许多地区的生产潜力正在因此减少。

极端气候

气温变化改变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降水等气象条件,因此,气温升高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在低纬度地区,气温仅升高1至2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就可能减少。在中高纬度地区,如果气温升高不超过3摄氏度,且具备足够的水源,农作物产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升温超过3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反而受到抑制。

全球变暖的另一种后果是极端气候的增多。总部设在菲律宾拉古纳省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赖纳·瓦斯曼说,极端气候伴随全球变暖而来,“有些地区会有更多的干旱,有些地区会被洪水淹没,而有些地区会同时遭旱涝灾害”。瓦斯曼说,这对作物种植方式带来新的挑战,且影响不会仅局限于育种、播种,“我们也需要提高农作物管理,发展节水技术”。

作物品种

生物学家提醒说,除了适应气温和降水变化,未来数十年内,粮食生产者可能还得适应不同于现在的作物品种。

专家预测说,到2018年,地球气候可能大为不同,现在看到的一些农作物届时可能已经从农田消失。虽然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培育新的稻米品种,但研究人员仍担心,这些新品种是否跟得上气候和人口变化的步伐。

学界预测,至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从现在的66亿增长到90亿,而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摘自2008年5月5日新华网)

猜你喜欢

摄氏度臭氧气候
守护1.5摄氏度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适应气候变化: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世界无安全之所
瞧,气候大不同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跟踪导练(二)(2)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北京打出117摄氏度高温自流地热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