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五则

2008-07-11

金融博览 2008年6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经济

吴敬琏:目前的经济困难需要综合处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研究员日前在上海指出,雪灾和地震等突发事件对中国经济不会有致命影响,因为经济总量很大,但中国经济目前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不能将情况看得简单,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多种手段综合处理。

吴敬琏表示,首先要分析中国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出现了对经济状况大相径庭的分析,这就需要政府和学者进行充分对话和讨论。他呼吁,要赶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粗放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必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投资、消费比例失调、金融体系变得脆弱。而出口驱动增长模式必然造成对外经济利润下降、贸易摩擦加剧以及由货币过量供应引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危险。

面对宏观调控的困境,吴敬琏认为,需要综合处理,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紧缩,汇率相机加快升值,央行采用三大常规手段;另一方面财政手段也要跟上,这是针对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如减税。

吴敬琏最后表示,有些办法不是好办法,要谨慎使用,特别是管制、冻结物价的办法。有人认为燃油不能涨价,会导致CPI升高,其实长期以来要素价格太低导致经济结构恶化、增长方式不能有效转变,石油消费就存在很大问题。□

梅新育:必须警惕热钱回流的远期风险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日前表示,热钱进入会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推高资产市场的泡沫。而如果热钱出现大规模回流,则可能给我国金融秩序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走势逆转的风险主要来自资本流动方向逆转,而资本流动方向逆转的潜在风险又来自以下两个基本机制:美国次贷危机传染,以及国际游资认为中国大陆汇率和资产市场收益到顶而套现,在华外资企业积累了巨额留存收益、海外游资主体借贷投入中国市场等因素又将强化这两个基本机制的冲击力。”梅新育说。

梅新育认为,次贷危机正在继续深化,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如果海外机构投资者、外资企业等为了弥补总部损失而大举出售在华资产,把资金调回母国,人民币汇率将受到沉重的向下压力。

梅新育认为,自从2002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兴起以来,国际游资大量流入中国大陆楼市、股市等资产市场。然而,目前中国楼市已风声鹤唳,股市也出现大幅波动,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也意味着日益逼近这一轮升值周期的顶点。不少海外游资主体实际上是借贷投入中国市场,如果危机深化导致其偿债能力削弱,他们将很有可能不得不加快抛售中国资产套现回流。

梅新育认为,非理性集体行为是金融市场的常态。在长期内,相信人民币兑美元仍呈升值态势,但在中期内,只要上述机制启动,外逃的市场参与者达到一定数量,其余市场参与者就会在恐慌之中争先恐后出逃,最后导致外汇市场不可收拾,人民币汇率发生大的变动。

梅新育认为,尽管我国经济目前因人民币升值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一旦人民币汇率发生大的变化,我们同样要蒙受严重冲击。因此面对热钱挑战,除了强化监管之外,还需要坚决拒绝一次性大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防范因人民币升值周期到顶热钱迅速套现回流的风险。□

樊纲:食品价格该涨就涨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在“2008光大金融论坛”上表示,对于食品的价格,中国人不必承担过多责任,政府可向民众说明,食品价格该涨就涨,并且食品价格的上涨将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樊纲认为,当前能源价格的上涨推动了成本上涨,并导致了粮食价格上涨,最后引起部分消费品价格上涨。同时,美元过剩导致全球需求过大,美元加速贬值导致资源价格加速上涨。樊纲表示,今后几年,能源、粮食、资源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仍将影响中国经济,因此国家在政策上要有长期打算。

对处于国家管制下的石油和电力价格,樊纲认为,也应该尽快小步逐步提高这些产品价格,并与国际接轨。樊纲表示,这些资源是在全球范围内涨价,实际上对中国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影响。可能出现的影响只在于需求的替代效应,会使一类商品的总需求减少,并使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出局。但是,如果这些产品的价格不涨,那么很多消耗这些资源的产业就会转移到中国,那实际上就是拿中国的钱去补贴外国企业。另外,由于中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需求向中国转移,中国在国际产出中比重加大,导致国际对资源和能源更多的需求,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些资源价格更大幅度的上涨。□

苏宁:经济的内生动力决定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15日在中印金融合作论坛上表示,尽管面临全球通胀压力普遍上升的不利局面,但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不过需对未来的通胀压力给予密切关注。

苏宁指出,从国际经济和货币环境看,受美元持续贬值和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胀水平和压力明显上升。但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政状况良好,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增长较快,防范通胀风险的能力已大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中国不会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

苏宁表示,应对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给予密切的关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以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要注意根据短期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进行适度、适时的微调。

苏宁表示,当前财政政策重点是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较大幅度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房等建设方面的支出。货币政策重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应继续搭配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吴晓求:资本市场应加强供求综合协调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2008光大金融论坛”上表示,为使资本市场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监管层必须调整资本市场的政策重心,应从单一的需求管理走向供求综合协调管理。

吴晓求认为,要使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原有的无效率运行周期,除了必须进行制度变革和厘清战略目标外,还必须制定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发展政策,寻找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点。新的政策理念和支点应立足于在由供给主导的供求战略平衡上。

吴晓求表示,关于供求综合协调管理,包括在供给层面上优化供给结构,继续推进海外蓝筹股包括红筹股的回归,鼓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优质资产整体上市、着力推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和积极稳妥地推动股指期货等新品种。并且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约束上市公司恶意融资的行为等。在需求层面上,形成与供给相匹配的资金流。应通过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适当的税收政策,积极疏导内部需求。另外,在拓展外部需求方面,积极培育与巨大潜在供给相对应的外部超级需求者。□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